[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是自发性的行动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5

修行是自发性的行动

梁乃崇教授

修行的工作就是要先把自己修好,才能去度别人;如果你自己的问题都还没解,就在那里自以为好心的管别人的事,这就不对了。

此外,出手协助,也是基于对方明确地、诚心地表达希望你帮忙他,这才能出手。「如响」,就是有人请求了,我才回应;你不请求,即使我知道你根本不对劲,我也不会讲的。只有当你是真要修行,并提出请求,我才「有可能」出手帮你──不是一定哦!

帮助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有时候,真正的帮助是不能出手的:我知道有事情要发生,我也不能帮他把问题排除;所谓的帮他,就是让他自己去面对问题。因此,我常常是冷眼旁观,看着事情怎么发展;若有要紧的地方,顶多稍微点他一下;如果他听不懂,那也没有办法。

所以,帮助,并不是热心过头地帮他修;你若帮他修了,他便学不到了。你以为他的问题现在解决了,那只是现在碰到的这一个;同样的问题以后还是会再长出来,而他还是得面对。所以,帮助,往往是不能出手的,别人的问题都是他学习的机会,我们常常只能冷眼旁观,只在必要的时候稍微点一下。绝对不是苦口婆心、唠唠叨叨、要他怎么修、要他怎么做、规定这个、规定那个……,如果你帮人是这么唠唠叨叨、一直耳提面命、规定这个、规定那个、要他做这个、要他做那个……,在我看来,就是你太超过了。

修行工作是自发性的行动。你若想帮助别人,就是要启发他能够自发地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实践自己的功课;而不是帮他做,也不是规定他要去做什么功课,指导他做这个、做那个。

如果别人请教我,我只会告诉他我自己给自己的规定,面对同样的事情,我是怎么做的。这些都只是给他的参考,他得从这些内容里面,去撷取适合自己的部份和方法。我们只能做个典范给人看看;别人想学的时候,他就有一个榜样可以仿效;更重要的是,他得斟酌自己实际的状况去做调整。这些都是很细、很细的事情。(本文摘选自20080818周一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修行 如响 仿效 自发性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业报未净难修行
下一篇:「无为法」才不会疲厌
 关于灵魂
 持咒启发佛性
 心地无脑自性慧
 尊重主动权,才是真平等
 学会控制内心负面的想法
 本觉之3:「实相」的真义
 意调伏,如说行-从四相的feeling到「四相学」
 调整「设定」见新局
 抚慰南亚特辑之3:灾祸来临就是共业吗?
 离我相要先健全我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果寺院住持或当家师反对密法,发现我们供养密宗上师或本尊像,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 八、三皈依[栏目: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
 专心念佛必受益[栏目:圣旭法师]
 人生难得须珍惜——光明楼信众问答[栏目:传喜法师]
 从“八识”看《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廖红宇)[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附录:皈依[栏目:智者妙音]
 法依人弘[栏目:界诠法师]
 我们的“敌人”不是核武器本身[栏目:池田大作]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饮食器)[栏目:佛教的法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