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用十二因缘来觉察与原点的距离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6

用十二因缘来觉察与原点的距离

梁乃崇教授

修行的「原点」是能知能觉,而大家是不断地从「原点」跳出去,跳出去之后,把「原点」给遗忘了,但是,你还是在「原点」;不断地重复着跳出去、回来、跳出去、回来……但只要能觉察到、觉醒了,就能回到「原点」。

那么,要怎么觉察呢?你跳到外面时,你要去感受跟「原点」距离到底有多少层、有多少关卡;当你可以清楚地把它感觉出来的时候,回到「原点」的路就会很清晰地出来了。

这样的说明是比较抽象、比较深一点。我可以用一些让大家更容易懂的方式来陈述。

比如说,外面桌上摆了一碗饭,那碗饭与我们的「本觉」距离有多远呢?从「十二因缘」来看,那碗饭是在「有」那个层次;它与「本觉」之间还隔了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这么多的层次。接下来,你把眼睛闭起来,你的心里还是有那碗饭;此时,你心里的那碗饭就在「十二因缘」的「名色」层次,它与「本觉」的距离是不是更靠近了呢?

其实,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心中的那碗饭是假的,外面那碗饭才是真的;而就其与「原点」的距离来论,心中的那碗饭比外面的那碗饭其实是要更靠近的且随着自己可以深入心灵的不同层次,那一层一层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再举一个例子:假想一下,你像外科医生一样,打开自己的头盖骨,透过镜子,你会看见大脑有许多的皱纹。──你看见的历程是透过取、爱、受、触、眼根(六入之一),一直到「名色」这样一路过来。

再来,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去感觉头部里面有什么,不要想象,用直觉去感觉。这样你所感觉到的大脑,比起前面像外科医生那样所见到的图像,距离「原点」又更近了。——虽然是同一个大脑,当你可以省察到时,这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

像我们的身体,可能有时候会感觉到这里酸、那里不舒服的,可是,西医检查,就说你没生病。因为他们是用「眼根」(或辅助「眼根」的仪器)来检视「有」这个层次的物质有没有出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把重点从「有」移开,不透过「六根」,超越「六根」,直接用心去感觉身体不舒服的地方。此时,你所感觉到的内容与性质,便会与西医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两者与「原点」的距离不同。

用我的话来说,你所感觉到的,比西医用眼根检查所看到的,其实还更真实。

以上,就是我举了一些例子,让你们体会不同层次的觉受与「原点」的距离。事实上,每一样事情都可以这样来觉察。当你的觉察可以做得够细时,回到「原点」的心路历程就会历历在目,而你也会很清楚怎么回到「原点」了。(本文摘选自20070326周一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觉察 原点 十二因缘 有 本觉 取 爱 受 触 六入 名色 识 行 无明 眼根 眼睛 头部 直觉 感觉 大脑 外科医生 西医 六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只要觉醒,就可以回到原点
下一篇:意调伏,如说行-从四相的feeling到「四相学」
 人心转变才可消解灾难
 读《华严经》体悟无分别
 本觉之1:「本觉」的三面向
 交易原理之5:间接贡献让修行进步神速
 不做追随者,要会监督领导人
 本自具足解贪念
 管理学就是在经营「众生相」
 再谈愿性
 人受feeling的影响,远远超过thinking
 修行让人脱胎换骨──圆觉宗的产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吐蕃本土名僧毗茹札那考述[栏目:尕藏加教授文集]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相应121经 向大海低斜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守持戒律的三个关键[栏目:达真堪布]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缘会宗[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第六章 觉悟 Realization[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一)[栏目:杂阿含经]
 包容和纵容有何不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华藏心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禅宗大意·八、参禅的入门方便[栏目:正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