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启发feeling不是只学名词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8

启发feeling不是只学名词

梁乃崇教授

  我一再强调,学习要有内在的feeling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举个例子:重量除以体积就是「密度」,但是光看「密度」这个名词,是一点feeling也没有的。如果老师可以做十个同样大小的立方体,有的是保力龙,有的是木头,有的是铝,有的是铜,有的是铅,就把这样的东西包在里面,体积都一样大,让学生拿在手中秤一秤感觉一下,也个别去秤,看看到底有多重,把这些重量记录起来,再去除以同样大的体积,最后才告诉学生这就是密度,那么每一个学生就可以深切的了解「密度」的feeling了。

  这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学习就像市面上的体验式行销。有些餐馆让你自己煮或把环境布置得像义大利式、德国式或很有某个地方的文化气息,让你亲身感受、体验那个地方的文化。台北有一个俄罗斯餐厅,里面有一个酒吧间,温度维持在负20度,让你喝伏特加酒,在那么冷的状态下喝起来觉得很来劲,这就是体验。这样的教学也是先让你体验密度的感觉是什么,当你有了感觉,才告诉你这是「密度」。

  「密度」这个名称是人为的,但密度的feeling是当你有了那个经验后,自然生出来的,因为关于这样的feeling,前人把它定名为「密度」,所以「密度」这个东西只是名词而已,更真实的是那个feeling。而这个feeling是自己生出来的,是你自己去摸一些东西时,自动生出来了,是自生的,不是谁教你的。

  这个地方生出来的feeling,全都是无师智,是你自己生出来的;但「密度」这个名称是老师教你的,所以老师的责任是在让学生生出这个feeling以后,告诉他们这些feeling有一个名称、代表,它就是「密度」。当学生了解以后,就可以用「密度」跟别人沟通,而它的内容就是那个feeling。

  但现在的教育错了,它完全没有feeling,以为教了名称就可以带给学生feeling;其实名称里没有东西!它只是一个名词!所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大家只是糊里糊涂地学到一些名词、公式,计算来计算去,但是没有feeling,越学越无趣,越学越不知道干什么,甚至觉得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你有发自心中的feeling,这东西就跟你息息相关,是跟你连在一起的,你当然也就清楚、明了了。(摘录整理自2005年4月4日共修)(莉华、满妹整理)

  关键字:feeling 名词 教育 体验 密度 体验式行销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知,故我在
下一篇:认知是由feeling而来
 小世界中的「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以境验心消苦业
 生死大事之13:如何实质帮助亡者(一)
 如何点燃愿力?
 feeling之10:甘蔗汁与甘蔗渣
 细胞是有心灵的
 运用SOP让修行快又有效(下)
 持咒要与本来面目相连
 灵性与生命
 交易原理之5:间接贡献让修行进步神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二、法尔正见[栏目:元音老人]
 大千为床[栏目:禅话禅画]
 轻垢分为几类?[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十节 胜解观与真实观[栏目:厚观法师]
 离婚的丈夫忙着工作,放任小孩,如果我带回来住,是不是尽量把这孩子带去小沙弥园,这样孩子比较好?[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07守田人和国王[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2 享受过程[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九、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栏目:陈义孝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