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愿性之12:发愿「奉献」力量无穷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8

愿性之12:发愿「奉献」力量无穷

梁乃崇教授

《第五项修炼》书里讲到一些和「愿力」有关的篇章,值得我们深思。

这本书提到:愿不是被别人要求的,而是你自己发出来的。如果自己发不出来,而是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就不叫做「愿力」。如果这是你的愿,就会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如果不是你的愿,而是别人给你的期望,你若只是满足别人对你的要求,就发挥不出你的力量。

大家如果觉得经典里那些只是佛菩萨的愿,比如说是阿弥陀佛的愿、释迦牟尼佛的愿、或观音菩萨的愿……那么你的潜力就发挥不出来了;如果那些也是你生生世世都想要达成的目标,这才是你的愿,这时「愿」才能发挥力量。

书中把愿分了好多层次,这些层次分得很有意思,最高是「奉献」;其次是「投入」;再来就是「真正的遵从」,也就是「服从」;再下面就是「适度地遵从」;再下面是「勉强的遵从」;后来就变得「不遵从」;最后根本就是「冷漠」、「不关痛痒的」。

愿的层次在心灵上最重要的分野在哪里?在「奉献」、「投入」和「遵从」。如果是「遵从」,就不是他自发的;「奉献」与「投入」是自发的。「奉献」最重要的特征是可以尽一切的力量,全心全意地把目标完成。我们要注意这个「尽他一切的力量」是怎么尽法?在「奉献」这个层次,他要达成这个目标的时候,如何「尽他一切的力量」?他可以改变世界上所有宇宙的法则,不只是物质上的法则,还包含精神上的法则,甚至道义上的法则,他都可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修改。

就修行而言,中国的佛教界便立下一个法则:如果修行要成道,一定要出家,不出家就不可能修成。在「奉献」层次,想要修行成道的人他会怎么做?他会把这条法则修改。怎么改呢?像华藏祖师就把「出家」的定义和法则改成:「『出家』是『出三界』!而不是在服饰、发式或仪式上来定义所谓的『出家』!」当他全心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可以改这些东西的;而「遵从」的人就没办法改法则,他是在法则的规定下做事情的。所以一个奉献的人,为了完成目标,不管是精神层次、道义层次、或是物质层次的这些法则,都可以改的。改了以后,他的目标就可以达成。

所以,很多事情对于一个「遵从」的人来讲,是没有办法达到、不可能做成的;但是,对于一个「奉献」、「自发」,有真正愿力的人来讲,他只是把这个法则所造成的障碍拿掉,目标就达到了。(摘录整理自1995年3月5日共修)(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第五项修炼 愿力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 观音菩萨 华藏祖师 奉献 投入 遵从 出家 出三界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性之11:体会「愿力」的实例
下一篇:愿性之13:「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超越假设
 反省消业障
 《楞严经》里的能知与被知
 「悬挂」的威力──看清教育的问题
 皈依自性师
 「美」在哪里?
 四相之1:如何进入人相
 四无量心之13:佛法不说断灭相
 四无量心之5:舍离虚假当求真
 抚慰南亚特辑之4:广大心面对灾祸就无惧
 生活修行之9:随喜化解嫉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之人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五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关于往生和破瓦法的开示[栏目:颇瓦法[往生法]]
 因明学理法(白云老禅师著)[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与生命相约 宁静、自在、快乐的生活[栏目:一行禅师]
 正法的代表:准提咒--兼谈般舟三昧行法与准提法门之关系(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给萨财神护法灌顶开示 南开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5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玻璃杯[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精进放生,为什么还会有不好的果报?[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