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愿性之3:理性与感性的超越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0

愿性之3:理性与感性的超越

梁乃崇教授

心灵分理性、感性与愿性三个面向,其中理性被注意的最多,感性其次,而愿性常被忽略。这样是不对的!以深浅层次来看,理性是最底层的,而愿性的境界最高,所以愿性是很重要的,不能少。

理性的部分我们讲了很多,如果落在「思维」、「想东想西」的层次,那是很低的。

将感性和理性对照着看:与「想东想西」同属最低层次的是「情绪」;再高一点,理性的「思考、思维、思议」层次与感性的「感情」层次相当。而「感情」层次还要再超越到「无感情」,但没办法那么快做到,所以在超越的过程中,要先做到「大爱、博爱、慈悲」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慈悲喜舍」等等。这种感情已超越爱恶的阶段,在时空上已经变得更广、更深了;但尚未到达「没有感情」的境界。

理性的「智慧、思议」这个层次一跳上去,就到「思议所不及」;而「感性」要如何才能到达「感情所不及」呢?就是要做到禅宗《六祖坛经》的「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与feeling的层次,这样就超越「感情」了。

所以,在感情方面,想要升级,就是希望能够达到最高的feeling——那就是超越了感情,到了「感情所不及」的领域,所呈现出来的就是空灵。

我一再的提醒大家,当我们面对理性、感性时,都要逐渐提升、超越。境界提升得越高,你会发觉它越空灵、越具足——那是本自具足,而不是从外面一直加添才具足的!但是当境界还低,无法超越时,你会发觉它不足,总要向外抓取很多东西来填补,心灵才觉得不缺憾。

在境界上,本自具足与不足而想要外求,两者的差别非常大!

(摘录整理自2005年7月3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理性 感性 愿性 禅宗 六祖坛经 面向 层次 feeling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性之2:理性、感性与愿性
下一篇:愿性之4:愿性的层次
 小世界中的「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feeling之3:推广feeling,让社会更美好
 关于灵魂
 让「连结」成熟落实
 认知是由feeling而来
 连结之7:超越连结离四相
 四无量心之2:慈爱宽厚自修善
 连结之10:连结──同体无分别
 思考的纪律2
 爱一切生命才是行善救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基督教的心量很狭小,该咋办?[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怀念祖德之遗风[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一七 忿怒品[栏目:法句经]
 讥笑 Being Ridiculed[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只怕心老 不怕路长[栏目:慧语禅心]
 踏上心灵幽静 第13章 神圣之地,没有疆界 分裂与整合[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印光大师舍利记[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普贤行愿品》讲记(10~19)[栏目:傅味琴居士]
 般若正观略讲[栏目:南怀瑾居士]
 求外在的佛还是内在的佛?[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