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两则《金刚经》的实例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4

两则《金刚经》的实例

梁乃崇教授

从《瑟谷传奇》、《夏山学校》这两本书里,我看到了对《金刚经》的实践。

一是「礼即非礼,是名礼」。在夏山学校里,「有没有礼节」和「有没有礼貌」是不同的两件事。创办人尼尔区分了「礼貌」和「礼节」的不同:「礼节」是礼的一些形式化的部分,譬如跟人家说话的时候常常要称呼别人是「先生」、「女士」,人家给你东西的时候要说「谢谢」,要做出彬彬有礼的样子……这些都是形式化的,像这样形式化的礼节是可以训练的,是可以要求的。但是有礼节并不表示有礼貌,礼貌是比较不具形的,有些人的礼数很周到,但事实上又不是那么一回事。中国儒家讲求礼,这个礼如果只着重在形式,会变成繁文缛节,变得很复杂,徒具其表,里头却是空的,没有实质。但是礼有实质的部份,尼尔把这个实质的部份用「礼貌」来代表,我看到这里就知道他在说什么了。

他举了很多例子,像有些从别的公立学校转到夏山学校的小孩子,刚转进来的时候礼数都很周到,会说「请」、「谢谢」,会称呼他「先生」,后来这些学生发觉学校好像不管这个,校长好像也没有权威,不需要讨好,于是他们那些所谓的礼节一下子都没有了,不但没有了,而且开始说脏话,学其他同学叫校长Nier──驴蛋的意思,也跟着喊老师的绰号。其实夏山的学生叫老师绰号是很亲切的;可是转来的学生把它当脏话来讲,就变得不亲切了,还有贬损的意图——虽然是同样的话,但是意义是不一样的。的确,实质的礼貌这一部分是不容易做到的,能够懂得而且表现出来的孩子,一定具备自由、平等、尊重,同时心里有爱,「爱」的前提则是能够体谅别人。而这就是《金刚经》的「礼即非礼,是名礼」。

二是「师即非师,是名师」。有一位老师叫做汉娜,任职学校已经有十八年,他们学校有一棵很大的树,差不多七十七英尺,大概七、八楼的高度,瑟谷的小孩都很喜欢爬这棵树。汉娜常常教他们怎么爬树,已经教了快十八年了,可是她自己从来没有爬过。在第十八年的时候,有一个八岁小孩雪伦告诉她,她学会爬树了,是谁教她的呢?是另一个小朋友乔尼思教她的,她坚持也要教汉娜爬树,汉娜晓得她不爬不行,小孩子会不喜欢她,所以就跟着爬,雪伦告诉她一只脚踩在哪里,另外一只脚又踩在哪里,这样子一步一步地教她爬上去,再一步一步地教她爬下来,然后汉娜就学会了。

汉娜爬上去以后,就跟雪伦一起坐在树上,瞭望树下之景色好美,因为瑟谷有枫叶,树木山林都会变色的,汉娜在树巅远眺美景,心中非常感动,这是她十八年来都不知道的事情。她想起那些小孩子爬到上面去,常常一坐就几个小时,原来一代代的小孩都了解这个事情,只有她不懂,所以她非常珍惜雪伦,说雪伦真是一个「好老师」!

看完这段后,我非常感动,以前我常常讲「师即是生,生即是师」,只是在那里搬弄文字而已,这里却是一个真实的例子,老师就是学生,学生就是老师,师生是一体的,这不就是「师即非师,是名师」吗?

所以,金刚经的精神随处都可展现,要实践金刚经也不是那么难,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比较高层次的都可以是金刚经的实践啊!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主学习与自主修行
下一篇:清除内心的伤痕
 「冷」与「静」
 唯有努力修行
 愿性之3:理性与感性的超越
 超导与顿悟
 菩萨修「舍」
 意调伏,如说行-从四相的feeling到「四相学」
 愿性之19:确立志愿努力实践
 交易原理之6:和佛的世界做交换
 连结之9:连结让众生相成熟、繁衍
 抚慰南亚特辑之2:921大地震带来的省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放生得延长三十六年寿命[栏目:放生病愈]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8[栏目:果平法师]
 化烦恼为菩提[栏目:一行禅师]
 我们怎么能够皈依,做一些什么事才能够有条件皈依?[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救命饮食 第三部分 良好的营养指导[栏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
 沙门果经2讲[栏目:玛欣德尊者]
 孟兰盆经[栏目:白话佛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