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为发愿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2

无为发愿

梁乃崇教授

我们有时候到医院探望病人,看到许多病苦或痛苦的事,当下很自然地会在心里发一个愿:愿众生没有病苦!可是可能隔了一会儿又会想:其实众生的苦是由业力而来,就是要受受这种苦,才会学乖,才会觉悟。这样的念头好像又否定了刚才的发愿。

这正像有些修行人也会疑惑:一般菩萨发愿度众生,菩萨的愿,是把众生救了,然而不也会让众生失掉一个磨炼的机会吗?

我认为提出这样的疑问,其观点是有为的,是从效果上来看这个愿所产生的影响,是从效果来判断这个愿望是好还是不好?是不是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采取由效果来看的观点,就叫「有为」,是用了「有为法」,用了有为的标准、有为的方式来看问题,这就不属于佛法的「无为法」。但是你最初很自然地发心或发愿,是属于佛法的无为法。

正是因为你心中就有了两种期望、两个标准--既希望它是无为的,又用了一个有为的方法去检查,所以就会产生困惑。

我如果去医院看到病人,心里面产生希望他们的病苦都解除的愿望,我就这样子愿望,并不去检查这个愿望所产生的效果,因为行动又是另一件事。

所以当我有了愿望就是愿望;而一般人多半是有了愿望之后,就开始动脑筋想要采取什么行动、自己能付出什么,然后继续想自己要采取的步骤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对我来讲,起了愿望,那我就到愿望为止,没有下面其他想法。

就愿望来说,我不反对有这种愿望,也不觉得这种愿望有任何正面的影响或负面的影响,这些对我来说都不存在。(忆玫整理)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好汉做事好汉当
下一篇:培养「整体观」的能力
 管理学就是在经营「众生相」
 净土是人心之间的和谐与圆融
 民主制度中人民内心的需求
 业报未净难修行
 四相之5:成熟我相
 本觉之2:修行困难,始于造作太多
 活的制度才有生命力
 物质内的小太空
 轻实践的文化是阻碍华人进步的要素
 抚慰南亚特辑之2:921大地震带来的省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佛法,就有办法[栏目:星云法师]
 392.问曰:是十力何者最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正信的佛教[栏目:慧律法师]
 藏传佛教的教育制度[栏目:索达吉堪布]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九[栏目:宽运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六节 一心为宗[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保定贾延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栏目:首愚法师]
 常常在禅坐中很想大喊大叫,怎么办?(可以克制不叫)[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I 294经(愚痴黠慧经)[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