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缘何而起,缘何而灭?
 
{返回 理净法师·问答集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2

缘何而起,缘何而灭?

问题补充:
尊士,我几近而立之年,回想起以前的时岁,学业不地,爱情不遂,事业不易,自我回顾屡事不顺,万有阻隔,性孤气懊,自18岁后一夜果梦大师入教室寻我,自此后拜我佛至今,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吗?请大师予以开示,阿弥陀佛!

答:在佛教教理中所谓“缘”者,是指诸法生起的所有条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缘(条件)。佛陀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让众生明白诸法没有一个固定不变有自体存在,众生执著为诸法实有,是为颠倒虚妄分别。所以人们对名利、五欲之乐而追求不知出离,由此而起贪嗔痴之思想行为,造三业而流转六道生死不得解脱。

既然诸法因缘而起,就没有自性,只有假名而已;当诸法缘尽而灭,也是无自性,只有假名而已;所以说“缘聚而成,缘尽而灭”,在早期的《阿含经》中就有:“诸法众缘起,缘谢法还灭;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大乘经典《中论》中也说:“诸法因缘生,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说明诸法既然是缘起,就没有一个真实的生,也没有一个真实的灭。如果有人执著有个生,有个灭者,那是行邪道,非佛弟子。

从佛教教义言,一个人今生的福报是前生的业力所感,今生是很难改变;今生的所作所为将是来生的果报之因。所以一个人这一生的事业是否有成,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当下的努力,二是前世的业力所感。佛教虽然讲因果,但也重视后天的教育。讲因果果报,是要人们不要执著眼前的利益而迷失本性,去造杀盗婬等恶业;主张后天教育,是要人们真诚、平等、爱心来行菩萨道,帮助别人修诸善业,使得来生有一个善报,不再受三恶道之苦。所以,一个人能一生修学佛法,是莫大的幸运,应好好珍惜,此难得的因缘!


{返回 理净法师·问答集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我想问出家与孝顺背离是吗?
下一篇:供佛用生水还是用开水?如果用生水可以直接饮用吗?
 孩子的病没有医治的方法,我应该怎样度他?
 佛家是怎么解释“不破不立”?
 有位同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害怕,请法师开示?
 何为苦集灭道?
 物质与灵识又是如何结合的呢?
 皈依后进寺院必须要礼拜每一位佛吗?若没拜是否也要负因果?
 八苦中“五蕴炽盛苦”是指什么?
 如何摆脱俗心!活着自在?
 为佛像打造金身的意义为何?若以此等费用作为慈善用途,岂不更佳?..
 “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何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飘然而过[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22.人之本性[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栏目:演培法师]
 故道白云 36.莲愿[栏目:故道白云]
 解读《金刚经》第十四讲[栏目:佛光法师]
 佛菩萨在做什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龙猛菩萨与提婆菩萨[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0[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终南有茅屋[栏目:孤独是一种修行]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六节 净土实相中道门[栏目:六妙门修证全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