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的念力成就
耀旸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依据净土宗的经典“五经一论”说明信愿念力的问题,并进一步的阐释关于“念力”成就的种种佛事。这样的立意主要是让学佛者,明白真正信愿以“念力”可以成就种种不可思议的事。学人在此就关于“念”的问题,依经典进而说明“念力”的成就。又根据现代太空物理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佛菩萨不可思议‘愿力’的成就,在极乐净土中‘念力’的种种妙用成就佛事。由佛‘愿力’使众生由妄念趋向清净的正念,以此‘念力’信愿念佛成办往生净业。文章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简析净土宗的念佛义,最终导归于‘称名念佛’之专行。第二、是说有关太空物理学的研究新发现,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从中加深了我们对佛经所说不可思议‘念力’ 成就的理解。
关健词:愿力 念力 念佛 物理学 时间 空间 质量 能量
作者耀旸法师,中国佛学院2007级研究生。
前 言
于佛法中用心最为关健,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华严经》所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可见唯心亦是万法,只此一念心便具十界万法。可知法界众生都是不离心念的作用,本文所说‘念力’便是说心的功能业用,念是心的起用;所以净土法门以佛号清净之体为因果,以清净的佛果为众生的因行;所以‘念佛’就是为了成佛,从‘念佛’ 成就众生往生净土,最终达到成佛。在‘念佛’的过程由‘念力’的作用可以达到净念、净心,这便是心由于念的造作而显现‘念力’的功用。又众生‘念力’的行业有差别,因此与佛‘愿力’的相应也有差别,所以成就也有品位的高低。众生在因地由于烦恼业力所局限,所以‘念力’就不及净土中那样随自意所成了,由此显现‘念力’在佛愿成就的净土中更是不可思议,因此十方众生若能依佛本愿,称名念佛必定成就,显了佛愿之真实不虚。
西方极乐净土是由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以“五劫思维”的时间在世自在王佛前发深重誓愿,经“兆载永劫”积功累德的修行而圆满成就的净妙国土。此佛土的成就是为普度法界一切众生,佛愍念众生胜于众生念佛,因此只要众生念佛愿往生,佛有愿必来接引。此中所说佛与众生相互忆念的感应道交,顺佛本愿与愿力相应自然成就往生净业。因此修净土法门者无不以“念佛”来成就净业的。
本文引用一些太空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是根据钟茂森博士在澳洲净宗学院的《太空物理学新发现的启示》的报告文章。 钟博士是从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NASA’ 的网络文献,关于宇宙形成和发展的文献,而整理的这份启示报告。主要是为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佛法的了解。浩瀚的宇宙(太空)对科学家来说至今仍是一个迷,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发现的越多越感到对宇宙认识的微不足道。而在三千多年以前释迦佛陀不但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真相,而且为我们指出了证悟宇宙真相的方法。佛的经典告诉我们宇宙与宇宙之间是重重无尽的。如澄观大师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世界成就品)第四、所说:
世界无边悉严净故,众生无边悉化度故,剎由心异,当净自心及他心故,世界重重无尽无尽,以大行愿悉充满故。
由此可见要了知这个无尽的宇宙,就得先从净心开始发大行愿,那么从净土法门看来就是由‘念佛’入手,佛愿力摄持令众生由妄念趋向正念,由此可知念佛即是念心最终达到净心,便是‘即心即佛、是心是佛’之理的显现。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所讲: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这里说佛的法身是遍在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众生举心动念,都不出如来的法界身所摄;反过来众生忆佛、念佛时心中自然也是具足佛的随形相好;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由心想而生,从‘事造’起修而能通达其‘理具’。换个角度说‘是心作九界、是心是九界’ 也就是说心作哪一界,心就与哪界相应。念佛时与佛相应是心作佛法界,是心是佛。因此凡夫在没证得‘心佛不二’之前,须以‘事修’念佛来证其‘理具’即心即佛。所以经中告诉我们,‘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由‘念佛’而达到‘心佛不二’感应道交自在往生,而能周遍法界。此中所说带理念佛,理事皆具圆融无碍。其理也离他力本愿的佛力成就,专称阿弥陀佛圣号,乘佛愿力带业往生。
一、简析净土宗的念佛义
世出世间一切法,皆以‘信’而得建立。此净土法门‘易行难信’此中‘难信’是我们凡夫众生的大通病,凡夫生来就是多疑。因此历代诸祖多以‘劝信’为第一要务,特别净土法门以“信”为“三资粮”之首。在净土根本经典《佛说无量寿经》末后就讲到了闻信之难得。如经云:“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由此证知净土宗念佛法门,确实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所以佛陀于此难信之法,劝导应如本经所说所教的方法行持,随顺佛愿,便是信顺如法修行。
所谓‘易行’就是依佛本愿力修行念佛,随顺佛愿力故,称名念佛自然得往生。所以净土法门是佛法中之易行道,但又由于众生垢障难以信受,因此被称为‘易行难信’的法门。
佛陀于诸经中赞叹“信”的功德不可思议,如《华严经》普贤菩萨偈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又有《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 由此可见“信”之一字是多么重要,是入佛法门的第一要道。如果没有信,一切皆不可立。世间都是如此,何况出世的佛道呢!因此人生于世,庆幸能遇佛法,又能得闻此难信的净土法门,应当信顺佛本愿力,至诚恳切念佛,得自在往生。
(一)四种念佛义
在净土法门中‘念佛’不可或缺的条件必须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其重要性如蕅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讲到了这三者的相互关系:“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其所愿而证所信。” 足可见三者相辅相成之密切,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因此能真信切愿而念佛者,三资粮具足必定成就往生净业。
修行念佛法门的念佛方法不外四种:1、实相念佛、2、观想念佛、3、观像念佛、4、称名念佛。此四种方法皆可成就往生净业,然摄机最广莫过于第四种的‘称名念佛’。在《普贤行愿记》所解释的四种念佛,可知念佛的简易,就是称名一法,最适合凡夫众生行持了。如文中大意:
1、实相念佛:所念的阿弥陀佛即是法性身佛,也就是说以实相之理来念佛一般人做不到。实相之理,无形无相,犹如虚空,心及众生,本来平等。这样念念相续,最终得三昧现前,决得往生极乐世界。2、观想念佛:端坐正念,面向西方,心作妙观净土依正庄严;或想阿弥陀佛身眉间白玉毫相光,乃至足下千辐轮相,如是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展转观之,观想纯熟,三昧现前,临命终时,决定得往生极乐世界。3、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形像(佛像)相好,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心不散乱,显现本性佛。这样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4、称名念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
虽然这四种方法都可以成就往生净土,然四种中最易让众生行持的就是‘称名念佛’了。学人在此认为实相、观想、观像之法皆不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起用。实相之理须以事证,因凡夫众生难证实相理,所以以实际行持‘称名’一事来摄实相之理。而‘观想念佛者’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里说到了怎样观想佛菩萨,还是得从观像(佛像)进入。如经云: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从而可知观想佛的相好非凡夫众生所能及,由佛宿愿所成就,加持众生可以从‘观佛形像’的方法再起‘观想’之法。然而凡夫众生尘妄纷飞、难收摄身心作观,所以历代诸祖力劝以方便易行的‘称名念佛’一法,摄归一切根机。此法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五逆恶众生,真信切愿持名者,皆得回归阿弥陀佛大愿海。
(二)导归称名念佛
由称名易行,所以历代祖师都是婆心切切广设方便,善巧导引当时诸宗盛行的自力圣道门,摄归于他力的净土门,舍自力之难行,导归于佛力之易行。诚如唐代善导在《往生礼赞偈》劝持名之文所说:
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此中又向我们展示了称名一行,易于观想念佛之行,所以以称名来摄观想之行。善导大师依《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流通分佛陀的咐嘱: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里讲说受持经中佛所说之语,即是受持无量寿佛名号。由此可知佛慈愍至极,以愿力成就令世间不识经文者,只要能持佛名号就与受持经文有同样的功用。由此称名易行而成就受用之大,同时也是使‘阿弥陀佛’名号流通后代,又经中有赞叹闻名念佛人之功德,如经云:
若善男子及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世尊在这里向我们证明了念佛人希有难得,但闻西方三圣佛菩萨名号,都可以除去无量劫生死重罪。此显示了佛菩萨的功德名号,一时具有无量的功能妙用,众生于生死大苦海中能以名号得救济。此中也说明了佛菩萨成就的名号,有不可思议非凡的力用,并非凡夫所能测度。佛世尊赞叹念佛行人,为人中分陀利华,与二大菩萨为其胜友。即能成就道场利益众生,舍身寿终之后往生净土,这便是得生诸佛之家。就像佛在《佛说无量寿经》第九神足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这里说明了由佛的愿力成就,使得众生能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念力’成就;令神足力能于一念间,遍历诸佛前供养受法益。因此也可以说往生极乐世界,就是生诸佛家。
极乐世界的依正可以归结于这名号上,正显名号有着无量的功用,因为名号是由佛往昔累劫愿行修功的成就。世间万法皆不离名而起作用,佛也是离不开名号的方便妙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含摄了整个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因韦提希夫人请广说十六观,劝归一切凡夫,回归于称名念佛之易行。就像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所说:“上来中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大师在此强调了一向专称的重要性,是导归专修称名之行的关键所在。
在此强调行者有愿往生之信行,佛有愿力接引,如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众生虽有垢障,又发愿往生如实的行持称名之行,由佛弘誓愿力加持,哪里有不往生的道理呢?这便是所谓的“带业往生”。此中仗佛力超乎众生想象,唯有佛与佛方能究竟其理。由此证知称名念佛一行,自然而然成就往生,由佛愿力,易得往生。如经中所说: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能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所以佛陀在经中向弥勒菩萨,赞叹了极乐世界的声闻菩萨不可思议的智慧、德能,国土的清净庄严微妙。告慰世人必须精进修道,于道法之自然所牵,所以努力勤修习必定超越轮回,往生极乐国,一得往生世间诸恶趣自然消除。又此往生法门殊胜无法比拟,依佛愿称名可易得往生。随顺佛所教,随顺法的因缘,如是因如是果,乘佛因缘随愿往生。就是此法门易行难信,此道法自然之所牵,升道无穷极;就是怕众生不肯信奉受持,所以佛叹息易往而无人啊!所以必须信顺佛愿,称名求念自然得往生净土。
(三)不念佛更念谁
凡是有情识的众生,都是有念相继存在。佛法中讲有十法界,六凡、四圣虽说皆有念,但所念因缘不一,所修得成就果报自然悬殊。凡所有念所缘境皆不出十法界,所以于十法界之中每起一念,便是将来一受生的因缘。明白这个道理还有不知道念佛,就是将来往生净土成佛的因吗?我凡夫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皆不离于法界心(性)之体用。起一念心具十法界性,所以不念佛法界,便念其它九法界,那么不念佛更念谁呢?纵观历代古德皆劝学佛行人,要老实念佛!
以我人一念心能称佛名号,就是与平等无碍大慈大悲万德庄严的洪名相应,即是念佛法界。能与菩提心、四摄六度之万行相应,即是念菩萨法界。能以无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即是念缘觉法界。以无我心观四谛,即是念声闻法界。以四禅八定或上品十善相应,即是念天法界。以五戒及世间善相应,即是念人法界。若以戒善等法,但怀有瞋慢胜负之心,即是落修罗法界。若以缓软心,念于下品十恶,则堕落畜牲尖界。若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是堕落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落地狱法界。 如是与那一界相应,就会感得那一界将来的果报,如是因如是果。
由此可知发起什么样的心,就与那样的法界相应,所以学佛要善用其心。当用此心念于彼佛,彼佛有宿愿力成就。有心必有境,犹如有梦心便现梦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所以全境即心,全心即境。因此念佛行人,以佛号为所依之境,其‘境’即是极乐净土全体依正庄严。所以我人心念佛时,心就具佛境界,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以此心缘所具‘念佛’,‘正当念佛时,西方依正于我人心中,我人之心已在西方依正之中。所以念佛时,即是见佛时、成佛时。求生时即是往生时、度生时。无前无后,三际同时 。’ 法界性一大(全体)总现,不离一念法界心之用。因此心现前一念境界,皆成将来果报之因。由此心念所造业,唯此心能现、能感将来果报。所以念佛时,即是心造往生成佛之因;即是能感、能现将来往生之果报。明知此道理者,不念佛者更念谁呢?
我人凡‘举心动念’皆成将来果报。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是充满了造罪业的烦恼。诚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此段经文告诉了我们这个阎浮提(地球)的众生,举心动念所造作的就是罪业。虽也有修善法得利者,但也是很容易退转那种最初的发心。所以古德常说:‘学佛如初心,成佛有余。’这是告诫我们要保持初发心,常常忆念初发时的那份至真至诚的心。
《地藏经》这里还说明了众生遇恶因缘念念增长,犹如负重之人被困,行于泥涂之中,渐行渐堕于深邃之中。众生在世间就是这样的,因此庆幸能遇大善知识大导师(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为减负相扶、助行令获坚固不退转。犹如此段经文地藏菩萨亦化身于恶路中,教化行人不要再经历此恶路,亦劝亲属切莫入此恶路。今得闻净土法门,亦当展转相劝受益,同愿往生极乐净域。
今生在世能遇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能为众生全与减负业障,佛以无量劫立愿修功成就极乐净土,救度众生远离生死之泥涂。念佛时即有忏悔、消业的功能妙用,命终之后随佛愿力得往生。如《观经》下品下生所说: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此《观经》讲五逆十恶者,具足种种的不善业,当然业力现前的时候,众苦交煎若不遇善知识、不忏悔、不念佛就会随业力所牵堕落恶道。然由宿世善因所感,得遇善知识安慰,开解妙法教令念佛、称佛名号。具足信念于念念之中,即能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恶。这就是说‘称名念佛’即有忏悔除灭罪业的功用,仗此念佛之力量乘佛愿即得往生净土,所以说真能至诚恳切信愿念佛,没有不往生的道理,如是因果自然之所牵。
明白此理者不念佛者则为失大利。如《无量寿经》佛所说:“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在这经文中说有的菩萨,对此净土法门都会产生疑惑;所以会失大利,就是失去往生的利益,还有极乐世界有边地疑城‘胎生者’ 由无智慧故,也是失此大利。所以佛告言:“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此经法所说真实不虚,阿弥陀佛愿力真实不虚,称佛名号得往生之真实不虚。
但得闻此功德名号、乃至一念者得大利,并且在末法时,佛陀以神通力使此经法多住世间,得值遇此经者能随所愿皆可得度。如同经佛告语弥勒菩萨所说:
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佛说在经上说:‘假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乃至还要比这样更严酷的情况。也要闻信这样的经法,欢喜信受好乐地受持、读诵,如法所说修行。原因在其它的地方(法界)还有多有菩萨,想要听闻这样殊胜的经法,却不能如愿的听闻得到。’这其中说明得闻此净土法门,能受持读诵、如法修行的甚难希有。所以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佛陀为诸众生说此经法,没有抉择根机的差别,普摄一切根机。令一切众生,能够于此法得究竟利益。因此即使到了末法时代,佛陀也要以他的神通力使这部经多多住持世间,随众生意所愿得度脱。这实在是世间一切极难信之法。
就像《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在无人能问的情况下,对弟子说的。虽说智慧第一有舍利弗是当机者也是无能起问,所以佛无问而自说。这个法门太殊胜了,只要信顺佛愿力,求念往生即可得往生。就是容易的让人不敢信受,所以是‘易行难信’的法门,知此等道理者当深信不疑,至诚恳切求念,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如此‘念力’交相感应不可思议得往生。如此殊胜的念佛法门,你不念那又更念谁呢?
二、太空物理学的启示
在此所说的太空物理学,指的是根据现代科学之父的阿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基础上而说的。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讲空间和时间是相对可以改变的,质量和能量是相对可以转换的。不同于以前的牛顿所建立的物理学和宏观力学,只是适应于三维度空间的物体运动说。因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的提出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方向,为宇宙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也因为这个贡献爱因斯坦在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的伟人,被后人尊为现代科学之父。
科学的研究并不能很确定性的,告诉我们人生的很多答案。因此人们带着对宇宙的无知与推测,人们才开始去研究它、才发现它。经过究竟所得出的结果,在接触过佛法的人,会发现科学所说的有些道理,和佛陀所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如此的相似。这些通过研究所得的道理,在佛教里被称之为‘相似法’,不是自内证的法,所以只是浅层次的推理。非达到理事互通的圆融境界,乃至最终达到事事无碍的究竟境界。
学人在此虽然不能了解多少现在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但是通过对钟茂森博士的这篇报告,还有在现在高中的物理课,同样可以看到的知识。因此也可以领悟一些有关佛学的相似信息,而且进一步了解到,佛经中所说心愿、念力的不可思议力量。由此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凡夫,与圣者‘念力’的差别,主要是在于修证圣果的差别。在这五浊世间众生业力所感的‘念力’与在净土佛愿力所成就的‘念力’之间不可思议的作用。
(一)从物理学了知行愿念力的不可思议
爱因斯坦和当时其它的物理学家,他们发现:当物体在接近光速的运动当中,它的许多物理特性就会产生改变,例如物体的长度和物体的体积都会改变。在运动中物体的长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他们得出这样一个公式LV =LO√1-(V2-C2)这个公式在现在的我们普通高中的物理课本上也可以见到,这就是说运动中物体的速度。 LV 是指运动当中物体的长度,LO是静止物体当中的长度;V是指物体运动的速度,C是指光的速度,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它的速度都是以每秒299792公里(大约每秒30万公里)。上面的这个物理公式,也是世界上所公认的。
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知,当一个物体以高速飞行,比如说是以‘光’的速度在运动,这时V就等于C那么说来,V的平方除以C的平方就等于1 。因此这个根号里面就等于“0”(零)了,0乘以任何数也等于0,所以这个物体在光速的运动状态中,它的体积和长度都会消失。通过上面这个公式的道理推理,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看到北京的故宫,同时也可以看到台北的故宫。因为在条件的作用下没有了空间的距离,相反的说来在那种可能的‘条件’下,人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出现。虽然这个‘条件’还不能做到,但在这个道理上是可以推知的。在佛法上讲就是修行者证得的成就(条件),对所证得的境界可以任运自在。所以只有通过自我的修证,才能真正做到超越时空的概念,才能像佛陀一样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由上面的这些道理,可以知道人们所认为的空间距离、时间的间隔只是人们的错觉。在佛法里讲这是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在真相(实相)之中根本就没有时空的概念。远近、距离、来去、三时(过去、现在、未来)的种种说法,都是语言上的方便说,真实之中是‘离相绝非’的。正如佛陀在《佛说大乘无量寿经》所说:
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
这是说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境界,现于西方是酬愿为度众生的方便。西方的指方和佛号的立相说,并不碍佛遍十方法界度众生。所以佛是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性,可以在十方法界同时出现,可以同时见到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这是一位觉悟宇宙人生的佛陀能超越的,所以每一位学佛的人,都不用担心十方众生那么多等我临终时,佛忙得过来吗?更不用怀疑自己能往生吗?只要信心念佛‘念力’自然成就,自然随佛‘愿力’往生。如是因缘念佛必定往生,皆是佛的宿愿力所成。佛力不可思议能随众生所念应声即至,由此佛‘愿力’的成就与众生‘念力’的感应道交,便能乘佛之功德智力往生净土。
诸佛菩萨愿力不可思议,而能成就不可思议事。非凡夫所能了知,由自内证的条件而能超越时空,达到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得自在妙用。正如普贤菩萨礼敬诸佛愿云: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佛。
这是普贤菩萨的行愿威力不可思议,能于十方佛所同时现身礼敬供养诸佛。以一身能超越时空的界限,同时现身于不同的佛所示现度化众生。其实整个《普贤菩萨行愿品》都在讲普贤菩萨怎样的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的‘十种行愿’,体现了普贤菩萨行愿威力不可思议的境界,佛陀在经中赞叹受持读诵的功德不可思议,最终托此愿王胜功德力导归极乐世界。如经中所说: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经功德胜深微妙,以此殊胜力能令法义,‘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那么在生死轮回的长河中,世间一切都不可得利,唯有佛经功德利益相随顺。如上经文所说:“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正由此愿王功德力,刹那中即能往生极乐世界。
又由受持、读诵、书写、为人演说,不仅是自身得利益,而且能令其他众生得往生的利益。如上经文所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能在一念之中成就自己所有行愿,所得福报除佛无有能知者。在这生死轮回的大苦海中由此功德力,能救拔烦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一得往生就得不退转,直至成佛。此等一劳永逸的事,有谁不懂的去做呢?一世之辛苦,获得永世之快乐。但是就是怕众生对此殊胜的法门不肯信受。所以佛在《佛说无量寿经》中劝说:
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弥勒白佛,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经中所说人由修行种种善功德求愿往生,是可以救度自己出离生死苦海。所以佛说虽一世勤苦将此回向愿往生,命终之后就可以往生到无量寿佛的极乐净土。于彼佛净土长与佛道相应,永拔生死的根本,寿命长短可以自在随意想多久就多久。这不正是体现了往生者的‘念力’成就自在,自然随意可得。于此胜易法门,佛恐有众生怀疑不信,劝众生各各精进求心所愿,不得有疑惑乃至中断后悔退转。后生边地疑城七宝宫殿中,五百世不得见佛闻法,以此为苦所以不乐彼宫殿。为众生以后不要有疑惑,由补处位的弥勒菩萨来对佛所说的教诲,虔诚的纳受佛所教,专心精进修学不敢有丝毫的怀疑。
在普贤菩萨的十大胜愿王中,恐众生在修行的过程中,会有所疑惑悔意退转信心,所以为了究竟利益众生直至成佛,最终还是导引众生,求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二)从物理学想象佛圣念力的不可思议
在‘相对论’当中光速是决定不变的,而我们物体运动的速度,是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通过这个距离的时间,所以要保持这个光速的质不变的话,距离缩小这个时间也会缩短。反之距离被拉大了,时间也会被拉长,这个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是‘时间慢延现象’。
下来举个例子说明时间与光速概念,在不定的条件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假设一艘太空飞船正在以接近的速度飞离地球,又在太空船上每秒钟发回地球一个‘光’的讯号,在太空宇航员的眼中,相对于飞船的速度非常的缓慢,而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就非常的快,接近光速在行驶。在太空上每秒发回地球‘光’的讯号,在观察者接受到这个讯号的时间,在光速的作用下被拉长了。观察者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每秒的时间、间隔就会被延长,所以时间就变得缓慢了。时间就不仅是一秒钟了,可能就更长了,这就是时间慢延效应的物理现象。因此在这理论上可以将很短的时间延长到很长乃至无量,也可以将很长的时间变成刹那间。如佛陀在经中称赞诸佛如来的智慧功德殊胜,能自在超越念劫的观念。如《无量寿经》云: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亿百千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这是说明诸佛智慧慈悲不可思议,非我凡夫能测度。这里就是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的,可以一餐(念)之力能住持无量劫的寿命。佛所证得定慧、智力无有障碍,能使诸根不增不减没有毁损,于一切法得自在神通妙用,随众生心念应机救济。如前章节所说普贤菩萨行愿威力不可思议,也是如此的自在妙用。又如《普贤菩萨行愿品》偈云: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十方尘剎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在这里菩萨是能够将一长劫的时空里,为一念间皆能进入,所以说是超越了时空的局限,能于一切境界普行大愿。于佛境界也能得解脱及自在威力,就像极微尘数一样无量无边的佛刹土,以普贤行愿威神力皆能进入,行十大愿从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以此来庄严清净佛土。这便是佛经给我们展示的不可思议境界,可以超越时空进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刹成就佛事。
(三)物理学的质能互换了知念力不可思议
物质可以产生能量,反过来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质量),也就是说物质可以从能量中产生,当然它们是在相对的条件下才可以互相转换。物质可以在真空状态下产生,当然需要足够的能量才能做到。根据物理学的研究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那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
通过这个定律可以得出,这个互相转换的结论。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质量,质量也可以分解为能量。我们可以从他的那个著名的公式:E=MC2 ,这个公式在我们现在的高中物理也是可见到。 E是能量energy, M是质量mass,C是光速。也就是说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就说质量可以释放出能量,反过来能量当然也可以合成一个质量。将这个公式倒装一下M=E∕C2 由此可见质量也可以从能量中产生,当然这个能量需要非常的大,能量除以C的平方是光速的平方,所得的质量才可能有显著的出来。从这个公式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物质,是可以从能量中变现出来的。
那么根据上面这个原理,再来看佛经所说到的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在《佛说无量寿经》有段话是这样描述的,是形容极乐世界的人受用具足。如经所说:
若欲食时,七宝应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珊瑚、虎珀、明月真珠,如是众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经文中所说的道理,就是质量和能量的一种转换。当然从经文中可知,一经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就已经不是凡夫啦!对于饮食只是见色闻香,以意为食就足够了。身心柔软对百味饮食,已经没有一点的执著。这种事过后,物质的东西又自然转化为自然的能量。这种现象极乐世界里的每个人,都可以随自意实现‘质能’互换的能力。可以随心所念互相转换能量和质量,随时可以把能量变现成物质。所以经中说,‘七宝钵器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皆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经中还有很多处也体现了佛国净土的殊胜,往生者可随自意皆得受用具足。如经中所说: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
由此可见彼世界中的菩萨及声闻众,他们在七宝莲池的自在游戏,神通之自然。水位的高低、冷暖皆可随自意调和,这是极乐净土自然的果报。这当然离不开阿弥陀佛的弘大誓愿所成就,能令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有这样的神通力随自‘念力’得成就,这并非我们现在的凡夫所能做到。凡夫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就能有这样的能力。当然这是离不开佛力的住持,使往生者具足这样的能力,这是往生后的果报不可思议。
三、结 语
念佛法门至深至简,世称为易行难信之法。本文讲说净土宗的‘念力‘成就,主要是为了让更多有缘人,明白此念佛法门之胜旨在称名念佛之行。在第一章节对念佛法门的基本介绍,使我们了解到了此净土法门的殊胜难得。又通过后一章节的太空物理学的了解,让我们知道人们所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原来是一种错觉。佛陀在经上向我们说明了,通过修行证果的菩萨,已经超越了这种时空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佛菩萨所证得念力的不可思议。
又从物理学上的质能之间的互换推理,了知佛经中所介绍的佛菩萨的神通妙用。在佛菩萨的净土中,可以随心所欲的变现物质,能随自意受用无有障碍,受用完毕物质也会自然化去。佛所成就的净土殊胜不可思议,果报是佛宿愿力,累劫修功德感自然之所牵,念佛众生顺佛本愿力,所以也是自然的往生。
经文中又多次提到净土中菩萨的不可思议境界,他们可以在一念之间遍历十方净土,供养诸佛成就种种佛事。如普贤菩萨十种胜愿王,菩萨那种念劫圆融无碍的境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念力’的妙用,体现了‘念力’不可思议的成就。佛圣念力也是由众生中修来,所谓:“那里有个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由此理我人于净土法门,能至诚恳切持名念佛,如经所说教法修行。于念念之中不离佛,佛不离心,自然妙契心佛不二之理。念念不绝乃至十念,顺佛本愿力自然成就往生净业。
通过对净宗念佛的简析,对念佛义的体解,了知念佛之必然,念力成就的不可思议妙用。又对太空物理学此章节‘相似法’的了解,见证了佛菩萨所证得的境界,所达到的那种‘念力’不可思议的成就。因此也可知我人虽在凡夫地,在整个修行的过程皆不离‘心念’的力用。由四种念佛的导归,了知称名之行的胜易。在明白众生起心动念的过程,会给自己带来果报的作用。然此真妄之心,皆不出十法界所含摄之中。凡夫皆有所生心,依何心即现何境。所以凡起一念必落十法界之中,不与四圣法界相应,便与六凡法界相应。明白此等道理,于烦恼垢重的世间中,难道不念佛法界,还更念余法界吗?所以说不念佛更念谁呢?闻此法门者应当老实念佛,称名之行不假方便,极乐依正全体现于我人心中,我人之心所念不离极乐方寸,所以念念皆具足资粮。由佛愿力真实不虚,所以顺佛本愿力,称名念佛者必定往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