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武菩提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4

禅武菩提

禅武是一种精神力量与智慧的结合;一种信仰解脱与磨炼心志的产物;一种禅学与武学文化思想的自然融合;它承载了千年的古老文化。

少林文化素以禅武并称天下,武以禅名,禅以武扬,始终以佛法为魂,禅法为基。所谓“百脉真气淌,微末藏禅机”。禅武合一乃是蕴含了佛教禅宗文化的智慧和中国古老文明及印度古老文明后所产生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建立在佛教无常无我的教义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的武道精神已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已成为国际性的民族文化。其内涵是禅宗智慧赋予的,少林功夫首先表现为一种信仰,它是一种对于超常生命力的追求和对超常智慧的追求。透由禅武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来都是佛弟子追求真理的方法之一,这不仅是禅武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不同之处。

少林功夫的灵魂是佛教禅法智慧的表现,要求行者在现实生活中体悟、参研,最终实现透视现象了达缘起的目的。因此武僧的日常生活即是在修行。演炼少林功夫的主体是禅心。禅心蕴武,洞彻人生,内心无碍无畏体现出大智大勇的气概,是禅赋予了武术更高的境界。

南少林武学的存在正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禅宗思想的兴起而产生的,并成为佛教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学思想与武术结合产生的少林功夫思想,则是佛教思想与武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高深境界。禅拳三昧、禅武合一、内外兼修体现出养身度生之本怀,从而成为佛教修行的法门之一。南少林武术文化源于佛教解脱的信仰,所谓:“出家修行就是为了解脱,为了超越世俗生活,超越自己,追求无上圆满的智慧和德能”。佛教最基本的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在僧团特定的环境中,演化为习武戒约。这种约束在习武者身上则体现为武德,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少林功夫的武学风格,僧人们习武只为强体益道,调化习性,护寺伏魔,坚定毅志,完善人格,而不是为了争强斗胜。所以少林功夫处处体现出节制、谦让、收敛的特点。其招法的设计组合都符合现代人体医学,从而体现了古来大德们的对人身特点精深研究,完全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动作招式讲究动静结合,快慢相依,阴阳平衡,刚柔相济,朴实大方,神形兼备。

禅宗的根本宗旨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以武悟禅正是禅武合一的最高境界。倘若不以佛学为基,以禅为本,久久习之,必定戾气伤身,走火入魔。所以必须要有佛法的禅意,以禅心为导,继而调柔,方能息灭贪、嗔、痴等烦恼。惟有对佛学之修为越深,领悟禅武之精神才会越透彻,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悟入真我本性。

南少林禅武文化是在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空间中形成的,其核心是以武入禅,以禅习武。离开了这一特定佛教文化氛围,少林功夫的灵魂将不复存在。武术在禅法的指导下,是用心法指导一切,所斗之术为“心法之争”,非形法之战。即由武入禅,由定生慧,此智慧已是禅武合一的般若智慧,非凡夫妄想之智。少林武术追求不修之修,达到拳中无拳,意中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此即是禅宗的不修之修的真谛,从而使修行者获得以不动之心了达万法幻生无性毕竟空之大智慧。并且辅以坚定的大愿力,即是菩提心之因。使习武者领悟世间的苦集灭道之法,以求拳与道合、人与拳合,拳心意合,无处无我,处处无我之境。在精神的升华下超越生死境界,正确面对苦乐无常的人生,直至解脱,这才是禅拳契世弘化度生的宗旨。

禅武普世敬畏,洗涤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修养和精神文化素质修养,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民族文化的内涵是人类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要修身养性明达事理,可以借此武术为方便法门,因为他是古老民族文化的根源。有了根源的文化素养,很容易开发一个人的理性,从而涵养出深广的心胸和智慧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有传统底子的人才能尽其所能地贡献社会,慈念众生,更有广阔的胸怀与眼光来鉴赏他人的文化,学习他人的文化。提倡和发扬禅武菩提是恢复佛教禅武文化活力的光辉之路!
 
来源:莆田南少林寺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归、五戒、剃度仪轨
下一篇:西方人所寻找的“禅”
 学会从失去中得到(思齐)
 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黄念祖)
 佛心
 甘为众生做马牛(禅悦)
 与法同住世间(阿姜·查)
 广学多闻技艺精(曙正)
 佛教故事系列(佛蕊)
 常念别人的好(李满喜)
 放下 放下 放下(许丽蕙)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李富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No Ajahn Chah《038》[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一六 第十五佛 达摩达西品[栏目:佛种姓经]
 法会读诵本 25.《分别善恶报应经》简译[栏目:法会读诵本]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法空恩师讲《广论》52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无上瑜伽密续》节录(丹尼高索)[栏目:其它善知识]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三十六、咕噜达马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老实修行功到自然成[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禅宗“三关”略示[栏目:持松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