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宗教学来看星云大师的自觉教育观
永中
内容提要
灵山会上,佛拈起一株金色优昙钵花,迦叶尊者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佛陀的微笑中究竟有些什么深意?禅又是如何从祖师的心印到继承者的心上?佛陀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1]禅也因此在「拈花微笑」、师徒心意相契的剎那之间流传下来,这就是「自觉」。
禅门很讲究师徒相传,讲究悟解的教学。因此,昔日禅师为帮助人们点出生命的真相,体会悟境,有时当头棒喝,有时反诘追问,有时暗示含蓄,这类独特教学手法主要是让禅与生命对话与打破框架式的思考,净化心中的憍诳与愚痴,放下贪婪与虚伪,进而找到生命归宿,活出生命的豪气。
[2]
星云大师为了启发弟子于不同的时空、情境中,自觉、自悟。积极宏扬人间生活禅,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众生断除贪嗔烦恼,明见清净本性,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本文以禅宗祖师传承、宗风思想等资料为基础,探讨禅宗如何借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其精神特质,将星云大师的自觉教育观巧妙地彰显出来。
关键词 拈花微笑 自觉 人间生活禅 菩提心 菩萨道
一、 前言
灵山会上,佛对所有的人都慈祥地微笑着,成千上万的人纷纷投向佛的怀抱,参禅悟道,以求得人生的解脱。但是,漫漫禅之路,逍遥有几人?在了悟道路上,布满了难以钻过的迷障,迭立着一道道难以穿越的铜墙铁壁。
在精神压抑、心灵空虚、物欲膨胀的时代,这盏智慧心灯的传递,帮助人们启发「自觉」的力量,力求导引保持觉醒,迷途知返,进入自由超脱的世界。因此,禅并不是弃置生活上的情趣,它是超越了五欲六尘,企图获得更实在的生活和谐。
棒如雨点、喝似雷奔……隐藏在这后面的,又是些什么?这类独特的教学手法蕴藏无量生活智慧的宝藏,也是安定身心的一剂清凉散。禅宗重视直觉甚于逻辑;重实践甚于闭眼打坐。禅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没有僵固的形态,强调自由的心灵,于生活中契悟。
《六祖坛经》言:「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3]禅,既然是明心、究心、安心,自然非关外相的修行;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只要能拥有平和安然的心境,就是禅。乃至宇宙万相只要以般若慧眼视之,无一不是点拨禅心的媒介。
为适应众生的根机和需要,星云大师开创佛光山时,即提倡八宗兼弘、七众同修。不过,身为临济宗弟子,对禅法的弘扬更是责无旁贷,大师曾说:「禅师的棒喝啐啄,是教禅;禅者的扬眉瞬目,是论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行禅;赵州八十犹行脚,是修禅;只管打坐,是参禅。」,以不同的生命特质,向世人说明无论什么禅法都不离人间,因其最接近佛陀人间佛教的本怀,遂提倡「人间生活禅」,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众生于生活中「自觉」,常以觉性的启发来面对当前的生活,以恒常觉性的圆满来成就佛道。
[4]所以,菩提心、菩萨道基本上是在说明,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条觉悟之路。
二、 禅宗教学的精神特质与意义方法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对之进行不断发展和革新。以往的教学多是限于经典的传授,由于受到语言本身的限制,往往言不尽意,无法有效地传达佛法大意,因此禅宗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其核心是打破文字语言的限制,大胆运用形体语言等独特的语言形式,力图对学人进行启发诱导,使之直接领悟到事物的原本意义。
禅宗强调明心见性,重视觉悟,因此号为佛心宗,与强调教义传授和知见广博的教派不同。学习经典和遵守戒律在禅宗看来只是明心见性的准备和前提,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传统的修习和师授方法不大适应这一要求,必须对之进行改革。按照佛陀“依义不依语”的教诲,禅宗主张直悟本心、不在话语。语言是传达意义的工具和途径,但是由于它本身在长期的运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语词和结构的定势,会使意义由于在传达的过程中的信号减弱而被消减甚至歪曲,产生言不尽意、语不达意的现象,特别是禅宗所要表达的并非一般的意义,而是难于用世俗语言传达的佛法大意,这就使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同时,由于佛教经典是经过辗转传译而成为汉文本的,其创作的时间又很长,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其原本意义的困难,经过种种曲折的过程,其新鲜性和生命力都大为降低。禅宗认识到了语言特别是文字语言的种种缺陷,因而采取了新的教学和传授方式,其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
[5]
(二)创立独特的教学风格
禅宗自慧能以后就以「藉师自悟」取代「藉教悟宗」
[6],并破除了对「佛」的迷信和执着。随着对自性自悟的强调,而后开演各宗祖师阐扬自家宗旨,接引后学的独特风格。各祖师虽同为明心见性者,但因性格不同,因此接引后学的方法就有宽、猛、缓、急的差异。
宗门家风,应以“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为滥觞,中国祖师以棒喝接引学人,最为普遍。“棒”,始于六祖打神会;“喝”,始于马祖接百丈,其用法皆与“拈花”无别。乃至德山登门便“棒”,临济入室便“喝”,百丈的“是什么”,无业的“莫妄想”,赵州“吃茶”,云门“胡饼”,亦皆与拈花示众无别。唯祖师随机发挥,以接物利生原无一定矩式。所以古人评论五家家风之说为:“曹洞叮咛,临济势胜,云门突急,法眼巧便,沩仰回互。”故知所谓“家风”者,即指祖师接引后学的权宜方便之法。
[7]虽然思想与门风略有小异,然其根本宗旨皆不离六祖的顿悟心性,自我解脱。
禅宗既反对只注重经典解释的经院派学风,也不局限于一般的止观静修,而是以自给自足的禅居生活为基础,扩大禅的范围,认为应该随时随处地发掘和体会自己本然具备的觉悟心性,在行、住、坐、卧,甚至“屙屎送尿,穿衣吃饭”等平常的生活之中追求绝对自由的境界。一方面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对自己本性的直观方法觉悟境界的不可言传性质,另一方面也并不完全排斥语言文字的启发作用。后来五家七宗在具体的理论风格和接引学僧的方法上竞相立异,各树一帜,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
(三)禅宗教学的意义
禅宗意识到教学的主体和目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法为众生说,不为诸圣说,教学的目的不是展示老师的学问和境界,而是让学生明了佛法道理。因此老师没有必要占用全部的教学时间,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也没有必要把什么道理都讲十分,惟恐学生不明其义,而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机会。所以禅宗的祖师在上堂说法时多是简明扼要、提纲契领,绝不拖泥带水、自炫学问,而是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同时设法自己寻求答案,而不是过分依赖老师。老师有所提示,也只是暗示诱导,绝不轻易将答案告诉学生。
禅宗有许多公案,这些公案就是帮助学人悟道的命题,对于这些命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其意义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悟道。老师立一公案,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测试,因此一般不会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也只是予以进一步的启发和诱导,对其进行暗示,而不是告之以最终的答案。因为学生自己找到的答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答案本身是什么还在其次,关键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之中提高了思维水准,坚定了不达目的决不甘休的意志,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要领。透过文字知见之障碍而直取真如,证道成佛。
[8]
(四)禅宗教学的方法
禅宗认为,宇宙间的许多事情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一旦硬用语言来表达,就落到第二义、第三义上了,落到名相、言诠上了,就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了。禅宗的思想认为,人类正常的思维、认识以及语言文字等媒介工具,全部具有其局限性,因而,由这种思维方式和媒介所传递所认识所掌握的世界往往就是“颠倒迷误”的。而人类真正要“转识成智”、“由迷到悟”,认识佛法的终极真理,就必须在人们惯性认识能力之外去发挥另一种真正的智慧。所以,禅宗就不得不首先在教学上进行改革。
说到教学,禅宗很讲究师徒相传,讲究悟解的教学。禅宗的教学和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方法不一样,有几点的不同:
[9]
1.沉默法:现在社会上,无论是家长或老师都提倡爱语的教育,用温言软语开导。禅师们常常不用语言,沉默相对,一默一声雷,在宁静悠远中气象万千,比什么语言还要响,还要多!
2.棒喝法:社会上提倡爱心的教学,苦口婆心教授;而禅门提倡棒喝,一声霹雳破除黮暗无明,照见自性真情。像「马祖一喝,百丈耳聋三日」,像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的「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都是棒喝式教育法。
3.问难法:现在的教育提倡启发式教育,一步步引导;而禅门讲究问难,机辩的追究,一改被动启发为主动探求,不作驯人作主人。
4.劳苦法:现代教育讲究有安静的读书环境,在宁谧幽雅的气氛中学习,禅门却不止要在安静中受教育,更提倡在劳动、劳苦中参学。所以搬柴、运水是参禅,推磨、舂米也是参禅,砍柴、挑担无一不是参禅,从劳苦里面慢慢体会禅的意义,品尝禅的法味。
5.反诘法:现在的教育方式都是填鸭式,没有思考空间;而禅门以反诘法教学,用「为什么」不断的反问,把对方的思想开拓得更深更广,最后像爆竹炸裂,灵光一闪,让对方在问题的压力下突然开悟。
6.答问不定法:有时候,我们从否定中可以透到一点人生的消息和禅机。有时候,又要从肯定中来体悟。像大梅法常禅师,他就是肯定自己的精神,不让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管你是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即佛。
7.间接暗示法:就是禅师与禅师之间,不直接把问题说破,而用比喻或表面上不相干的话,作间接的暗示。这里面藏有至理,让对方自己悟透,亲证得道。
「答非所问法」、「矛盾颠倒法」、「自觉悟道法」.....等禅宗的教学方法很多,总之,处处都说明禅是要靠自己在日常应对进退中,生活作务中去体验证悟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禅的义蕴就阐发出来了。禅宗教学灵活多变,除了“第一义”不可说,只能超越思辩,超越惯性,灵活机动,暗示启发外,还与释迦牟尼佛因缘说法、随机救苦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人间生活禅的精神特质与修学方法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为临济宗门下第四十八代弟子,若从大师本人算起,则为佛光第一代,目前传至佛光第三代,门徒已遍及欧、亚、美、非、大洋洲等世界各地,在家信徒有百万以上,出家弟子有一千二百人左右。自民国五十六年(西元1967年)开山以来,星云大师依佛陀菩萨道的行愿思想,秉持「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及精神,持续致力于佛教之教育、文化、慈善、修持等佛法之弘扬,与利生事业的推展,而不曾间歇。
「人间生活禅」产生的因缘,乃源于星云大师对时代人心需求,所应缘创立。如《佛光山禅堂规约》记载:「为了提倡禅修风气,推动心灵环保,接引禅子体会人间佛教禅风,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再创禅门黄金时代。本堂也依佛陀菩萨道的思想,秉持星云大师弘扬人间佛教的理念、精神,具体提出一种能治疗现代『社会疾病』……功利、野心、奢侈、价值观混淆等,以及适合各种人修持,又能照顾到人性生理与内在需求的禅法,取名为『佛光人间生活禅』」。
(一)「人间生活禅」的精神内涵
禅是什么?禅不是从知识上去理解的,它必须从生活中去修行、体验,它是从矛盾中可以统一,从差别中可以交流,禅是证悟,不是知见解释的,禅是人间共有的宝藏。因此星云大师对「人间生活禅」的精神内涵有其独特的见解,现略述如下
[10]:
1、禅修思想,在于平常、平实、平衡的意境涵养
──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佛光禅的思想在于平常:即以踏实的中道心境,从平凡的生活事物中去体会禅道,为其实践、化世的基本思想。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2、禅修内涵,在于信心、道心、悲心的长养增进
──不变随缘、慈悲喜舍。
佛光禅的内涵,在于信心:即以修发实践人间生活禅的「信心」、出离五欲尘劳的「道心」、行菩萨道的「悲心」,为其实践、化世之主要内容。
3、禅修生活,在于规律、简朴、惜福的用心实践
──依戒生活、知足澹泊。
佛光禅的生活,在于规律:即以守持净戒、规律作息、简朴惜福、知足淡泊,为其生活实践、化世的基本要求。
4、禅修运用,在于生活、生趣、生机的权变妙用
──触处皆道、机趣无限。
佛光禅的运用,在于生活:即以随顺自然的生活,无住生心的情趣、权变自在的禅机,为实践、化世的基本理念。
5、禅修精神,在于承担、无畏、精进的落实行履
──自心是佛、直下承担。
佛光禅的精神,在于承担:即以发心做一位勇于担当、不畏艰难、永不休息的菩萨行者,为其实践、化世的基本精神。
6、禅修目的,在于般若、自在、菩提的开示悟入
──般若生活、自在人生。
佛光禅的目的,在于般若:即以成就无上菩提、开发自性般若、体现无住修为,为其实践、化世的理想目的。
(一)、从肯定自我来看禅宗教学
禅门,讲究不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要东风吹东倒,西风吹西倒,一点自我的主张都没有。要紧的是自我肯定,肯定自我是一种本心自明,不是自满。
禅师寂灭外缘,对境不起憎爱,朝向肯定的大道精进,声光幻影迷惑不了禅师的心,他的心常住于清净中,如实办道。
禅是要大家自我肯定,肯定自心本无一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洒脱淡泊,自在无碍,把自己的生命走出一片坦荡晴空。
(二)、从惜福结缘来看禅宗教学
禅者,山中卧衲衣当被,和头裹瓠瓢作枕。离世隐居,物欲淡泊,不只生活简单,而且爱物惜缘。一草一叶、一瓦一土、一字一珠,在禅者的手中都能活用起来,不随意浪费大地的一点资产。禅师们这种不求自利,荫庇天下的胸襟,是济世精神的显露。禅的教学守道,就是从生活中惜福,从结缘来体验,以慈悲为本怀,用智慧来引导,提升修持的境界。
(三)、从慈悲感化来看禅宗教学
没有很大的慈悲心和忍耐力,怎能经得起磨难,通过重重考验,越过层层关卡,见到另外一个光天化日的世界呢?禅宗的学道,注重的不是表面风光,而是精神内涵,是
在烂泥坑里植净莲。
参禅求道,除了开拓福德智慧外,更要长养慈悲心。由于禅师的慈悲才能感化顽强,抛弃贪欲瞋恨,化暴力为祥和。以禅心、悲心、佛心来洗净尘世的罪业,这就是禅者教化的力量。
(四)、从方便灵巧来看禅宗教学
禅师教人参禅,是无限的方便,无限的灵巧。一默一语,含藏生机;一棒一喝,敲破昏迷。无论你是士、农、工、商或凡俗、老幼,禅师都能契机化导,山林水边或衣、食、住、行,禅师都能运用禅法点化你,使你转贪瞋为慈悲,转迷妄为智慧,禅师方便灵巧的教化便深深蕴含其中了。
昔日禅师们以不同的生命特质,向世人说明无论是教禅、论禅、或行禅、修禅、参禅,禅,都不离人间。即因其最接近佛陀人间佛教的本怀;这也是星云大师将佛光山弘扬的禅法定名为「人间生活禅」的原因。因此,何谓「人间生活禅」?慈悲喜舍、广结善缘、直下承担、精进奋发、不变随缘、依戒生活、知足淡泊……,无一不是「人间生活禅」!
(二)「人间生活禅」的修学方法
学佛贵在实践,然实践必须藉由正见引导,才能在菩提道上从容自在的学习,不致盲修瞎练。有鉴于此,星云大师以人间佛教为基础,更依众生发愿行菩提心的深浅,订定修学目标,使学人「自觉」从健全人格开始,逐渐「启发愿行菩提心」,待备办福德资粮,在进阶证取「胜义菩提心」而成佛道,「人间生活禅」禅法殊胜无比,必是现代苦难众生的良药。
修学次第 |
修学目标 |
修 学 德 目 或 方 法 |
一 |
预备道 |
养成孝亲
感恩之心 |
1.阅读励志修养丛书。
2.生活淡薄、作息规律、不忘运动、保持健康。
3.孝敬父母、恭敬师长、友爱兄弟。
4.心存感恩、善待他人。 |
二 |
信行道 |
培养信心 |
1.诚敬皈依三宝,学习止恶行善。 |
三 |
善行道 |
养成行善
助人之心 |
1研读基础佛学、闻思法义,培养佛法正见。
2.早晚拜佛、礼忏、诵经,培养佛法正念。
3.布施资财、义工服务、随时行善助人。
4.受持五戒、护持三宝。 |
四 |
戒行道 |
强化愿、
行菩提心 |
1.闻思菩提心法义,坚固菩提心正见。
2.于生活中力修持戒波罗密-----三聚净戒。
3.于生活中力修忍辱波罗密-----生忍、法忍。
4.于生活中力修精进波罗密-----念念护持愿行菩提心。
5.学习「中级」禅观〈慈悲爱心禅观〉及生活禅观。 |
五 |
定行道 |
成就愿、
行菩提心 |
1.闭关专修禅观-----打禅七、七七。
2.动中生活禅观-----要求时时刻刻在当下。 |
六 |
慧行道 |
开发胜义菩提心 |
闭关专修「高级」禅观〈般若实相禅观〉,以克期取证-----见道位菩萨。 |
七 |
见道 |
开悟胜义菩提心 |
永断分别我法二执,薄贪瞋痴。 |
八 |
修道 |
证悟胜义菩提心 |
进断俱生我法二执,大悲济世。 |
九 |
无学道 |
圆满胜义菩提心 |
见而无见,无所不见;修而无修,无所不修;证而无证,无所不证。 |
四、自觉心、菩萨行
「禅」是一种自我教育,佛经讲:「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就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自觉心」是修学佛法的一个重点,当初佛陀所说的教法,无非是为了让众生悟入「觉」的境界,导引有情悟入佛的知见,而与佛平等;就是佛陀自己本身也是因「自觉」而成道。佛陀因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自觉),而又本着无尽的慈心悲愿,以真理来教化众生(觉他),所以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觉者。
「自觉」的重要,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于金刚座上菩提树下悟道时,对人间发出的第一句宣言就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佛性!」每一个人都具有成佛的性能,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与佛本来是平等无二,但由于凡夫一念不觉,因此长沦生死。为了转迷为悟,一定要开发自性,要觉悟自性。
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父母的教导、老师的训诫、社会大众的帮助、长官的提携、朋友的勉励;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自觉」。所以平常我们说「皈依三宝」,其实是皈依自己的自性三宝,是为了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人的自性本来清净无染,因为一念不觉,不能自知,故而忘失自家本来面目,所以沉沦苦海。学佛,就是要开发自己的真心,摘下自己的面具,诚恳的剖析自己、认识自己。但是这一切,不能依靠别人完成,唯有自觉,才能达成目标。
星云大师常常教育弟子要「自觉」?自觉什么呢?由于觉悟到自我的缺陷、自我的不足,因此发心解决现前的问题。有了自觉,会自动自发、自我要求、自我解决;吾人能自觉、能发心,学习必定更容易进步。
(一)自觉自己的能力不够:自觉工作的能力、讲学的能力、助人的能力、明理的能力都不够,就如同菩萨常生起惭愧心,「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净,耻有所不能」。因为能力不够,所以更要发菩提心,勇猛精进,以发挥人生最大的力量。
(二)自觉对人有所不起:做人要经常感到对不起别人:对人没能帮上忙、对人没能有所利益、对他人的问题未能协助解决等。因为感觉对人不起,所以要发心、回向,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帮助别人。
(三)自觉自己的悲心不够:人要经常自问:别人在贫穷困苦中,我能救助他吗?别人在艰难危险中,我能帮忙他吗?别人在困惑迷惘中,我能助他心开意解吗?别人在执着无明时,我能让他客观明理吗?如果不能,表示自己的悲心不够,应该奋发图强,完成自我。
(四)自觉自己的愿力不坚:人都懂得要思考:学问如何成就?做人如何成功?事业如何表现?能力如何健全?但是要做到却不容易。因为自己没有坚毅的愿力,没有「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勇气,因此每当遇上困难,很容易就从前线败下阵来,颓丧不已。因为有了这番自觉,所以要更加发心立愿。
(五)自觉待人不够真诚:对于朋友,我有真诚的与他相处吗?对于家人,我有真诚的协助他们吗?对于同事,我有真诚的给予助力吗?对于社会,我有真诚的贡献心力吗?即使对人不能有所帮助,也不能欺骗、应付,应当至诚表达。真诚是做人处事的根本,待人不诚,怎可怪人待我不好呢?
(六)自觉耐烦不够:做人做事应该要耐烦,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我耐烦吗?别人说话,我不耐烦听;别人做好事,我不耐烦知道;面对公共事务,我不耐烦合作。不耐烦,就会一事无成,所以要改善。
从佛陀施教的重心来说,最深彻而圆满的佛教,应该是「觉」的教育。佛的教育,不外乎本着自己圆满的觉悟内容,适应众生的根机,来教育大家,引导大家来修学,同登正觉成佛的地步。所以佛教是先觉觉后觉的觉的教育。可说,佛教是最圆满的完人教育。
[14]
这种觉化的完人教育,自觉觉他,就是教育自己,又教育别人。自教与教人,都不是空虚的知识传授,而是着重于自觉的,实践的。佛教的第一义,是觉悟人生的真意义,使自己从随波逐浪的迷妄中觉醒过来。惟有自觉,才会源泉浑浑,流露无尽的悲愿,勇于向上精进,行于菩萨道。
「觉」就是证悟涅槃妙理的智慧,我们常说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何谓菩萨?《大智度论》卷四说:「自觉复能觉他,是名菩萨。」如果将这一份功德再行提升,再行圆满,就是成佛的境界。成就佛的功德主要是从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中来,自觉是自我开发,觉他是行佛之行;能够「自觉」与「行佛」,必然「心中有佛」,而时时与佛同在。所以在学佛的过程中,要时常以觉性的启发来面对当前的生活,以恒常觉性的圆满来成就佛道。
五、结论
每个时代总有一些新的价值观与新思维,在无形中引领着人类前进的方向。昔日六祖惠能大师开启禅宗顿悟法门,播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思想种子,今日星云大师重开人间佛教的新天地,成就佛教慈悲服务社会、觉悟奉献人生的伟大事业与理想。「人间佛教」正是这个时代社会人心的思潮所向,所谓「人间佛教」,如星云大师所说:「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于幸福人生之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
[15]。
星云大师由于受其师父身教影响,乃至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再到民国太虚大师提倡「工禅生活」等,都给大师极大的启发。加上他内在性格里潜藏着弘扬人间佛教的热情与悲愿,因此注定他要走上一条向传统挑战的弘化之路,也因为他勇于革故鼎新,因此开启了今日人间佛教的新机运。所以他从建设佛光山丛林道场,到成立佛光会菩萨教团,希望结合四众的力量,共同宏扬人间佛教,透过「菩萨道」的实践,把出世与入世的佛法调和起来。
人间佛教是拥抱生命的佛教,是解决生死的佛教,是落实生活的佛教;人间佛教「重视伦理道德,鼓励生活修行,注重五戒十善,强调六度四摄,讲究因缘果报,奉行慈悲喜舍,主张尊重包容,促进普世和谐」
[16]。所以大师勉励佛光人要「以菩萨为目标,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觉觉人,把人我的关系看成是分不开,是一致的;继而把五乘佛法调和起来,这就是人间的佛教。」
[17],因此,人间佛教最高的境界就是「自他一如、同体共生、法界圆融、通达无碍」
[18]。
星云大师主张:「佛教应该要弘扬教义,要以佛法来净化人心,这才是佛教的根本,因此佛教需要说法,需要传教,需要教育。」
[19],大师深知佛教本来就是一种教育,佛教是佛陀对人间所作的教化,依各种层次需要而分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生活教育、思想教育等,旨在教导人们如何求真、求善、求美,以提升自我的般若、慈悲、菩提之精神领域。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正是秉持佛陀「以人为本」而「示教利喜」的本怀,实践大乘佛教入世的精神,积极投入社会,关怀人生,他把佛法与世法融合一致,从人生的现实生活及各种问题的解决上,彻底落实人间佛教。
大师的教育理念重视人格教育更甚于知识的灌输,因此主张:「生活重于知识,道德重于功利,普济重于个己,自觉重于接受。」
[20],正因为大师有这样的真知灼见,于是提出建设人间佛教的新理念,强调「菩提心」是信奉人间佛教的根本,因为人间佛教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的菩萨道,人间佛教是「入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
[21]。如果没有菩提心,就无法修学菩萨道;唯有发菩提心的人,才堪担任人间佛教的责任,才堪弘扬人间佛教。
大师本诸《华严经》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明每个人内心都有无限的真如宝藏,只待开发;他以《维摩经》的「心净国土净」,说明「只要内心净化,当下就是佛国净土」,因此提倡「自觉与行佛」,主张只要自觉自悟,何患不能成佛?只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把人间创造成安和乐利的世界,那么国土身心自然净化,净土也就在此岸、在现代、在人间。
参考书目、资料:
一、著作丛书
1、印顺,《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年7月8版)
2、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
3、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
4、星云,《星云大师演讲集》四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2月~1992年4月)
5、星云,《六祖坛经讲话》四册(台北:香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10月)
6、星云,《禅门语录》(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2004年12月)
7、佛光山禅净法堂编,《佛光禅入门》(高雄:佛光出版社,2004年9月)
8、杨惠南,《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出版社,1995年4月)
9、廖阅鹏,《禅趣60:禅与生命对话》(台北:圆神出版社,2004年7月)
10、满义,《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5年8月)
二、网路资料:
1、全军 徐文明,〈试论禅宗的“不说破”与西方语言教学理论中的“默教法”的关系。
2、孙守京,〈禅宗教学法浅谈 〉来自佛学研究网
3、清凉论坛-禅学研究-〈衣钵传承与一花五叶〉
三、专题论说:
1、星云,〈自觉与行佛〉(国际佛光会创会长年度世界大会主题演说,2004年)
四、报章资料:
1、星云,〈人间万事专栏-自觉〉,《人间福报》,2006年8月28日,版1
[2]廖阅鹏着,《禅趣60:禅与生命对话》(圆神出版社)序文
[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页353
[5]全军 徐文明,〈试论禅宗的不说破与西方语言教学理论"默教法"的关系〉国学网
[6]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页294
[8]全军 徐文明,〈试论禅宗的不说破与西方语言教学理论"默教法"的关系〉国学网
[9]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香海文化出版社)第四册,页943
[10]佛光山禅净法堂编,《佛光禅入门》,(佛光出版社),页19
[11]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香海文化出版社)第四册,页945
[12]佛光山禅净法堂编,《佛光禅入门》,(佛光出版社),页25
[13]星云大师,〈人间万事专栏-自觉〉,《人间福报》
[14]印顺法师着,《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正闻出版社),页325
[15]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文化出版社),页3
[16]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文化出版社),页3
[17]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文化出版社),页4
[18]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文化出版社),页4
[19]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文化出版社),页111
[20]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文化出版社),页112
[21]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文化出版社),页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