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指示净土法门要点?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9
请指示净土法门要点?
 
  印光法师答: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迥。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 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也。此之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吾辈末学,何可立异,以取自误误人之罪愆乎。愿深思之,愿深思之。(文钞续编卷下净土指要)
 
  今谓只此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八句,若能依而行之,为圣为贤,了生脱死,皆有余裕。佛法要妙,唯在乎诚。 汝能始终守之以诚,则更无可言矣。(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居士书十八)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可不负此生矣。(文钞三编卷三复康寄遥居士书一)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法门为什么是特别法门?
下一篇:念佛法门为什么是总持法门?
 学佛者念佛而不明教理是否遗憾?
 教授佛法应按什么章程传授?
 净土法门有没有口传心授的秘诀?
 圣人为什么也会示现果报?
 净土法门的“愿”该如何理解?
 所谓专一念佛需要摒弃一切吗?
 念佛人所修功德可回向世间福报吗?
 时当末法怎样提倡净土?
 念佛可以求来生人天福报吗?
 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Bibliography[栏目:The Buddhist Catechism]
 降伏其心 三 改变自己才能成佛[栏目:万行法师]
 关于皈依的开示[栏目:宽见法师]
 发心发愿是开启所有窍诀宝藏的钥匙[栏目:达真堪布]
 Chapter 2 - Expedient Devices[栏目: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ower Sutra]
 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引述篇[栏目:德雄尊者]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六)修行者应将法融入心[栏目:圣者言教]
 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 第九章 结语[栏目:蒋维乔居士]
 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真实义智,是否无理?[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