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3 四圣谛
 
{返回 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5

四圣谛

佛陀在十二年的阿含时说法中,差不多每天都不疲不厌地阐述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义理,成就无数人得阿罗汉道,直至涅槃时仍殷勤询问弟子是否了解四义,可见圣谛乃原始佛教之纲领、佛法的中心思想、解脱生死之唯一方法。其主要教义是苦当断,集当灭,道当修。集以业为因,以烦恼为缘。

知苦便要灭苦,灭苦先灭十二缘起,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眞理,佛观察此眞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

一切众生,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爱。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之后,就会执着,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了未来之业因,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若是没有无明妄动,不会有行为作业。没有行为作业,不会有入胎之识。没有入胎之识,不会有胚胎这色身。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感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着夺取。没有执着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的业因,没有未来生的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苦是果,集是因,苦集是迷界的因;要灭苦,先修道,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道是八正道,谛是眞实不虚的道理。即世间有漏之果是苦谛,世间有漏之因是集谛,出世无漏之果是灭谛,出世无漏之因是道谛。

据诸经论记载,四谛是唯一解脱生死的眞实道理。

(一)苦谛:世间事物,不论有情无情都是苦,要灭苦得先脱离生死。

(二)集谛:「集」是聚集的意思。因为烦恼的积聚,造成了生死的苦果。

(三)灭谛:灭除苦、集,是解脱三界生死苦恼的眞谛。欲爱是烦恼的源头,是苦的根本,要断除欲爱,才能断灭苦之根本。

(四)道谛:道是通道,要灭尽苦集二谛,唯有依八正道修行,八正道是道谛之眞谛,能达到寂静涅槃之境界。


{返回 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2 十二因缘
下一篇: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4 八正道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六篇 极乐国土 5 莲台分别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六篇 极乐国土 4 九品差异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3 人生是苦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10 八苦 7 怨憎会苦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八篇 引证 念佛逢凶化吉 念佛起死回生 念佛有求必..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三篇 圣道门 6 难行道 4 小乘罗汉果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13 八难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六篇 极乐国土 3 三辈九品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6 五门念佛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7 八苦 4 死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住寺点滴[栏目:如瑞法师]
 母鹿断肠[栏目:放生感应]
 地府、天堂都是海巿蜃楼[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请问在佛教专卖店请的佛像需要经过开光仪式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天资聪颖 巧辩善言──论议第一的迦旃延尊者[栏目:高僧传记]
 念的全部存续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心量越大功德越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没用的好人[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工作中如何将心安在息上?[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四、定[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