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去理解《大圆满愿文》中的“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这句话?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1
  “为了早日圆成佛道,我们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但怎样去理解《大圆满愿文》中的“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这句话?
   
    答:“勤修”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特别执着地去修。对法也不应该有执着,对法的执着也是一种障碍,应该不紧不松。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跟阿难学禅修,始终没有成就,有一天他去向世尊请教。世尊问:“你在家时擅长弹琵琶吗?”他回答:“极为擅长。”世尊又接着问:“那你弹琵琶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极度绷紧时发出,还是在琴弦十分松散时发出?”“两者都不是,只有松紧适度才能发出妙音。”“那你修心也与之相同。”
   
    真正证悟大圆满的时候,在那个状态中,是无修无证的。从诸法本体的角度来看,都是无实有的,都是空的。但是从诸法显现的角度去看的话,都是不空的,都是实有的。
   
    精进和不勤修,这两个矛盾吗?不矛盾。勤修,执着地去修,是修法的一个过患。那我们可以不勤修了吗?也不是。你真正证悟大圆满以后的修,和现在修还不一样。那个时候不用为了自己的成就而修,而是为了表法。
   
    很多佛菩萨再来的人,他们从小闻思修,也都是表法,是为了自己所化的众生。有时他自己的境界很高,但是还宣讲小乘法,宣讲人天乘,这是为了随顺所化的众生的根基。他度化众生的时候,必须要和众生有一个共同的修法,这样这些众生才会来学,才会来修。如果说他现在境界很高了,他在上面修,让众生在下面修,众生是不会接受的。这时候,他自己也必须要去下面修,这是表法。
   
    佛在印度菩提树下是示现成佛,他在密严刹土中早就成佛了。他离开皇宫,到森林里去,出家修行,为什么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也是为了给众生表法。他当时所化的众生都是小乘根基的。对佛来说,在皇宫里和在森林里有什么区别啊?他就是为了所化众生。他苦修六年,这也是表法。他告诉众生,尤其是那些小乘根基的人,你要看破红尘,必须要离开世俗,你到森林里、山洞里苦修才能成就。
   
    大圆满的境界里没有因果,但是不等于不用取舍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的作用永远是不空的,因果的规律是不会变的,这是诸法的实相。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学净土与大圆满法,可不可以通过其他法门或者外道的修法练习观想的能力?
下一篇:觉得自己在家修也挺好,不想参加共修了,可以吗?
 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不信佛,也没有修法,但他一心向善,会做很多好事,也没有..
 修行的过程中,在对境中没有把握住,怎么办?
 在头顶时观不出来,习惯于把金刚萨垛观在对面,这样可以吗?
 怎样去理解《大圆满愿文》中的“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这句话?
 破瓦法是临终才用的,可以等到年老了再修吗?
 顺境和逆境哪个有利于修行?
 如果修得比较精进,有时候会发现烦恼习气会变得更猛烈。这是正常的现象吗?..
 学生应该怎么学佛修行?
 皈依学处里的“三同分学处”的含义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