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3

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明真法师

佛可成耶?吾不得而知也;佛不可成耶?吾亦不得而知也。但以不可成之佛,存一可成之心,则佛之不可成者,亦可成矣。涅槃经云: “凡有心者,皆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娟飞蠕动,麟甲羽毛,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妙用神通,特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耳。苟加以修治之功,扫穷烦惑,涤尽尘垢,俾妄想转作真如,使执着化成无碍。自然人如来室,坐如来座,着如来衣,而与佛把臂同行矣。且众生与诸佛,颅同此圆,趾同此方,官同此五,支同此四,而生者自生,佛者自佛,岂生之不可成佛?亦以其有畏难之见,而不肯愤发有为耳。畏难之见有,则暴弃之心生;暴弃之心生,则自卑之念起。势必至佛自为佛,我自为我;我与佛无求,佛与我无益也。然抑思佛是何人,而遂高出于余乎?余是何人,而遂不乃于佛乎?不过佛为我之先觉而已,我为佛之后觉而已。果知此理,则必奋而起,起而进,杀无明父,杀贪爱母。有不证佛位,终难满愿之气概焉。矧夫佛本修成,圣原人作。既无天生之弥陀,又无自然之释迦。则我有成佛之志,安见不可以成佛也?盖以佛亦人也,我亦人也,岂有高下不可及哉。孔子曰: “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曰: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皆以道乃公物,而非私物也。苟诚心求之,圣人未有余,凡人无不足。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禀成佛之可能性故。或者曰:若子之言,生佛因无阶级之可言,亦而奈有苦乐之分,迷悟之别,抑何故耶?余应之曰:盖因生有性德而无修德,有理具而无事造。以致本具之若大宝藏,遗亡殆尽,而不能观得受用耳。故于苦海之内,飘去飘来;生死之中,头出头没。经遭数劫,无有了期。可不哀哉?故必披勇猛甲,发布施心,披忍辱铠,握智慧剑,凡一切妄念恶习,悉斩之除之,淘之汰之。令心中清清净净,灵灵明明。无丝微散乱,无毫末昏沉。然后性修并具,理事兼全。端居净土,转大*轮。八部围绕,四众护卫。而成天上天下唯一无二之大觉焉。大觉既成,则无苦而纯乐,无迷而纯悟也。或者闻之,唯然而退。

(原载《弘法社刊》一九二九年第九期)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致道安法师函
下一篇:送又山法师主席序
 南岳呈文
 关于“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的回忆
 论僧尼皆宜急力求学
 《相宗络索》管窥
 伽伽池畔
 “想”的探索
 净除妄念方是真修说
 两个问题
 圣凡在我毁誉无所损增
 论宗与教相辅而不可相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习虚云和尚丛林营为思想与实践——兼谈继承佛教制度传统与构建和谐社会之现实意义(王仲尧)[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知恩.感恩.报恩[栏目:禅林衲子心]
 唯识论善恶 续(三)[栏目:唯识简介]
 关于密乘四加行[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越尘集》序言[栏目:越尘居士]
 二四八 紧祝迦喻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谨遵佛制,结夏安居[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第五章 菩萨戒 为什么戒具有这样的重要性?[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