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牛图
 
{返回 依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7

十牛图

依空法师

禅宗假借牛为心性的意象,牧牛如牧心,以找回久已迷失的自我本性...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诗人善取柳、竹、鸟、马、月、石、山水,乃至黄昏、梦境为意象,将之拟人化、象征化,对应自己的人格情趣。譬如李白笔下的月,陆游诗中的梅,仿佛诗人自己的化身;提起菊花,便联想起陶渊明“繁华落尽见真淳”的身影。

佛教喜以莲华为象喻,譬如眼睛清净无染如莲目,辩才无碍为舌灿莲华,涅槃境界无漏无住如莲华“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甚至取莲华“因果同时”的妙意为经典名称酖酖妙法莲华经。

相对于植物的莲华,禅宗则假借牛为心性的意象,牧牛如牧心,以找回久已迷失的自我本性。南岳怀让曾以磨砖作镜来点拨他的弟子马祖道一,成佛不止于形体打坐。譬如牛拖车,车不行,打心之牛,而非身之车。坛经:“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又说:“行住坐卧,常行直心”便是一行三昧(禅定)。身为车,为客体;心为牛,为主体。禅定要在心地上用功夫,而不仅仅是身体形骸的枯坐,所谓“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

遗教经云:“譬如牧牛,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心如同尚未驯顺的野牛,四处奔窜,践踏水草良苗。如何调伏这头水牯牛,宋代廓庵禅师以十牛图颂将心性修成分为十个历程:一、寻牛:“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觅处,但闻枫树晚蝉吟。”惊觉牛只走失,拨草寻牛。二、见迹:“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自性之牛遍于水边林下,无所不在,如巨牛之辽天鼻孔,无法隐藏。三、见牛:“黄莺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道只可自悟自证,不能以情识意想分别,如牛体非白非青不能描绘。一旦体道,无处不与道偕,更无回避之地。四、得牛:“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虽然暂得调伏,但是牛性顽冥,又落红尘之中。五、牧牛:“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随人。”牛已不食苗稼,心已不放纵逾距,收放自如。六、骑牛归家:“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七、忘牛存人:“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八、人牛俱忘:“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以上三首阐明绝对的圣位境界是言语道断,超越言诠。得鱼要忘筌,上岸要舍筏,进而凡情脱落,圣意皆空,人牛两忘,泯除一切心境对待。九、返本还源:“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调收功成,一派天然,叶落花开自有其时,如同王维〈辛夷坞〉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一切不假修持。十、入廛垂手:“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前九首为自利自度,第十首为利他度他。自我生命成就圆满之后,要走入市廛人间,“愿将双手常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实践既出世又入世济众的菩萨道。

元好问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十牛图颂最能显现这种以禅入诗、以诗寓禅,诗禅双向参透的理趣。  


{返回 依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無常是常
下一篇:不垢不净
 在微细的爱里
 钟声里的禅趣
 不垢不净
 人间巧喻
 运用现代传播方法 让佛法走入人间
 弥勒净土的人间佛教性格探微
 心中的警报系统
 十牛图
 宗教融合 和谐发展——依空法师答记者问
 無常是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一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小驴送礼物[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妙法莲华经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栏目:白话佛经]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四 第三十八章 如来顶咒 功德无量之一[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为了节省修行的时间,单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栏目:苏行三博士]
 《弘法寺建寺二十五周年纪念》序三[栏目:深圳弘法寺·印顺法师]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一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007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姚秦,鸠摩罗什译)[栏目:01 经典]
 如何才有把握往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