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静虑(释顿辉)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5

静虑

释顿辉
 
禅是梵语,译成华语叫静虑。初入佛门,我还以为禅就是气功呢,当然,气功能祛病延年,乃至激发人体种种奇功异能;禅也能治愈色身的四百四病,获得神通光明,更重要的是,可以净化心中贪嗔痴的三毒,最终获得常乐我净、不生不灭的涅槃极果。

在九华山佛学院学习期间,每天除了课堂上课,做作业,早晚上殿,我还抽空到图书馆博览群书,学习时间安排得太紧张了。每当晚上大家睡静的时候,我就悄悄从床上爬起来,开始我的静虑……我想起《永嘉禅宗集》里的一段话:“是以学游中道,则实相可期,如其执有滞无,则终归边见。以其不知有有非有之相,无有非无之实故也。”如果我把心放在色身的某一点,或丹田或气脉,这是执着色身的“有”,如果我什么都不想,一切皆空,这是执着顽空的“无”,这些都是边见而不能达到中道的道理。如何是中道实相的境界?当我生起这测度境界的念头时,想起六祖大师的话:“善知识,我法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无念的法门,宗门多有强调,“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现在好象已经进入“无念”的境界了,妄想的波浪渐渐停止,浊水慢慢地澄清,我暗自庆幸能达到这种境界,又一个念头,不知从哪里闪电般飞进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则涅槃”(《楞严经》语),我忽然惊悟,这一切的文字概念,一切的语言知见,一切的思维情感,正是阻挡我们进入“禅”境的“拦路虎”。禅的境界其实就是安祥、无住的,当你深入其境时,你只能打心里体会禅的法味,不能用语言文字去形容它,当你从语言文字进入禅境时,你不必再关心用任何适当语言文字去表达禅的境界。生者转熟,熟者自生,在无为的世界里,有为的王国便被你摄取、利用,可怜的人们,他们思想、逻辑,还没有摆脱文字语言的束缚。

每天我安祥地步入禅的世界,享受禅的甘露法味时,忧悲苦恼,得失是非,便被抛弃到九霄云外,在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慈光摄受下,我更希望人人都来学禅,正法眼藏,一定会传灯不绝。 

禅刊 1991年度第一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临济高僧圆悟克勤大师(李豫川)
下一篇:挖掘佛道两教的和谐思想(黄华)
 梵室偶谈(蕅益大师)
 略说净土法门之殊胜——就最直捷、圆顿、简易、稳当说(隆如)
 漫漫人生路(莫子)
 低头是谦逊的品德
 心安是福(邹相)
 学会成熟(达摩难陀)
 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妙莲)
 迷人的禅(吴平)
 低调做人(慎独)
 救人与放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的心常维持几天又退转,该如何保持真心长久不退?[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学密须知 七、梵字[栏目:冯达庵居士]
 一心才有加持[栏目:达真堪布]
 偷盗三宝物重罪,佛不能救能自救否?[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心灵的河流—圣严法师与马英九的对话 适度节制,合理抒发[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怎样才能真实得到皈依的功德和福报[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