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象的前世今生
姚展雄
读佛经时,我读到了诸多意象,比如莲花、静水,比如灯盏、皓月,再比如九色鹿、金翅鸟。它们或纯洁,或明亮,或灵异,或安详,映照出大千世界,象征着智慧与图腾,给人无边的遐想与沉思。
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白象,那太平盛世的产物,它安详端庄,柔顺性灵,魁梧力大,被古人尊为瑞兽。
在佛教里,象永远是道德高尚、智慧贤明的佛陀、菩萨们的随身伴侣;在人们的审美思想里,象永远是仁者、贤明的标志。泰国首都名曰万象,而佛教为他们的国教,大象则是他们的图腾。由此可见,象在佛教中有着无比神圣的地位。
相传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就与象有着深厚的渊源。有一天,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来到后花园菩提树下的凉亭内乘凉,躺在床上不知不觉睡着了,进入甜蜜的梦乡。她梦见一头白象伴随一道白光从空中降下投入她的右肋,从而有了身孕,后来释迦牟尼佛便诞生了。
佛典中还有关于“龙象”之说,龙象在佛典中并非二物,除指明是四蹄大象外,龙象并称实乃一物而已,因为“那伽”一语可译作龙,亦可译作象。在罗汉弟子中,凡修行勇猛、力大无比者,皆可称作龙象。如旧译《华严卷》(七)中说:“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大智度论卷》(三)则说:“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
还有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据《华严经·清凉疏》云:“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意思是说,白象是普贤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普贤的坐骑是六牙白象。人们常见的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双手合十,身下莲花,端坐于六牙白象上。六牙白象据说原为菩萨所化,表示威灵,《普曜经》云:“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六牙也是佛法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象征。而今,在四川峨嵋山的金顶,有一尊需仰视才见的普贤菩萨铜像,它高达48米,占地1256平方米,圣像通体为铜制,总体重量达600吨,是佛教造像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塑像中的普贤菩萨,头戴五佛金冠,有十张脸,面朝四面八方,手持如意,结跏趺坐于象背的莲台上,神情欢喜自在。他是在白象的护法下,成就了普渡众生的宏愿与功德圆满的伟业,而白象的来历也有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故事是说,一群被国王驱逐的囚犯来到了沙漠深处,饥渴交迫,濒临死亡。白象听到沙漠中有人痛苦的呻吟声,前来观看后,顿生慈悲心。于是,它来到众人面前说,前面的山脚下有一个莲花池,山口下面还有一只刚刚摔死的大象,你们可以吃了象肉,并用它的肠子装水,这样就可以走出沙漠了。囚徒们按白象所指示的方向走去。白象为了救他们,赶到众人的前面,自己从山顶上跳下来,摔死在山脚下。众人来到摔死的象前,发现就是刚才指点他们来到这里的那只白象,悲痛万分。但为了尊重白象的遗愿,他们还是吃了象肉,并用它的肠子盛水,最终走出了沙漠。
象与佛之间有着前世今生的因缘,当我们看到象时,便自然想到了佛。象身上的背负,便如佛身上的背负,承载着世间所有生灵的苦难,以其无边的佛法,度化着千万亿劫里千万亿的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