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结戒十义
 
{返回 黄明尧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08

结戒十义

明尧

翻阅一下律藏,我们会发现,五部律的每一部律的开头都要开列十义,这十义就是佛陀制戒的十个原则,又叫“结戒十义”。不同部派所结集之律藏及有关戒条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总的精神却不外和合僧团、断疑生信、防止讥嫌、弘法利生、令正法久住这样一个根本。关于十义的具体条目,各律在文字上略有出入,现综合如下:

1.摄取于僧——增强僧团的凝聚力和摄受力,以便吸收出家人,壮大僧团。

2.令僧欢喜——令僧团中的每一个成员找到心灵的依处,获得新生,法喜充满。

3.令僧乐住——令僧团清净,大众身心安稳,乐于办道。

4.难调者调——借助团体的监督力量,清除每个人身上不好的习气,让破戒犯规者也能够遵守团体共住规则,从而保持僧团和合,精进修行。

5.惭愧者安——保证那些能自觉遵守规则精进修行的人不受别人的干扰;保证那些犯了错误但有大惭愧心、及时忏悔的人能够重新安心办道。

6.令未信者信——要避免讥嫌疑谤,令那些尚未信佛的人看到僧团的清净祥和、僧人的德风威仪而对佛法产生大信心。

7.令已信者增长——要令那些已经信佛的人信心进一步增长、坚固。

8.断现前有漏——要有利于僧众断除现在烦恼。

9.断未来有漏——要有利于僧众证得无余涅磐,永断烦恼,不再受生死。

10.令正法久住——要利于正法长住世间,不令断绝。

这十条中的前三条“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乐”是对僧团组织建设方面的要求。六七两条“令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长”是对僧团社会影响方面的要求。余下四条“难调者调,惭愧者安,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是对僧人不自扰、不扰人、安心进道等有关修行方面的要求,最后一条“令正法久住”是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

这十条虽然是制戒的基本原则,事实是它也是我们后世为适应社会而改革佛教、加强寺院管理所必须贯彻的一个根本精神。无论我们怎么样要求佛教要现代化、要适合现时代人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要,无论我们想出了什么样的花样来变通戒律以扩大僧团队伍、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有一点必须记住的,那就是这结戒十义不能丢。

提倡和建设“人间佛教”必然会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保证佛教在不失其根本精神的前提下更好地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去现实地理解和运用结戒十义的问题。所有有志于佛教改革的人都有必要思维和践行这十义的精神。每一个做法和每一个规定的出台,当以十义来衡量。依十义而行,佛教则兴;逆十义而行,佛教则亡。

〔作者简介:明尧,1966年生,湖北英山人。1992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现为《禅》刊编辑,河北佛学院讲师。〕


{返回 黄明尧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二”与“任病”——读《圆觉经》札记
下一篇:心路峥嵘
 一行禅师与正念禅——《一行禅师文集》感言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一、决定信心
 心路峥嵘
 “不二”与“任病”——读《圆觉经》札记
 发菩提心 做本分事
 结戒十义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5、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四、参禅方法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3、无分别心用功夫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二、决定志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读《愚人食盐喻》有感(龙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此情可待诚追忆[栏目:达照法师随笔]
 大乘大义章 4 第六章次问受决法并答[栏目:大乘大义章·白话文]
 《入中论》破「实质有的我」的探究[栏目:林崇安教授]
 在昙花开的那一夜[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华严经》大意浅探(昌法)[栏目:华严文集]
 受持菩萨戒想专念佛,是不是算破戒?[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其余阿閦佛诸经节录[栏目:不动佛·经典]
 什么是示现本尊和智慧本尊?[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论中国佛教对生产作务态度的转变[栏目:圣凯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