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七讲话 外一篇 参话头开悟解疑
 
{返回 日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5

禅七讲话

外一篇 参话头开悟解疑

参话头开悟解疑

参话头是悟入心性的最佳方便,悟入心性就是开悟。

什么是心?如何认识它?

这当然不是指心脏的心,而是指能思考能分别的心。如果要把这个能思考能分别的心说出一个样子,让人能实地辩认,那恐怕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因为除了思考分别等心理现象外,全然无法找到这个所谓心的东西。

有些世间学派说,别有一种属于潜在主体叫做心,那就是能生起认识、想象、思惟、分别等作用的心灵。

无疑的,这是一种法体是常的常因论。从主张诸法因缘生的化法见解看,说心理现象有一潜在心灵自体,只是臆测之词,不合因缘法以因缘为相的逻辑。

又,如果是佛法中能入灭尽定的圣者,当入此定,灭去受想,诸余一切心、心所现象皆不起时,所体验到的,只是心的寂灭相,不见说体验到有心灵的这种东西。又,说色、心等因缘法是刹那生灭法,其实,不是色、心等法有生灭,而是生色、心等法的因缘生灭,故说色、心等法从本已来不生不灭。若修道人证见此不生不灭之法性,便是寂灭涅槃。即此寂灭涅槃,既无所灭,亦无所得,不得有,不得无,有法无法俱不可得故,何况更有余物如所谓心灵的东西?所以,说心理现象有一潜在心灵为体,也不符事实。

既不合逻辑,又不符事实,说是凭空臆测,不算过分。

照这么说,心、心所等到心理现象,但是因缘生灭和现象,要认识它的究竟——本来面目,还非提从这现象着手不可。

虽然,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狂乱纷纭的心念,除正睡着无梦时之外,几乎没有停过片刻;如果得暇,静坐下来,稍作内观,更觉得心猿意马,乱跃狂飙,不可遏止,大有难以忍受之势。此中,当然也有生活上工作上必须的思考,但泰半是没头没尾无意义的幻想,或为声色所迷,或为烦恼所扰……要从这些茫无头绪的乱心去找个究竟,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好像也是一个妄想。

所幸佛法点醒我们,观心不是观这些妄想纷飞的心,而是观心的所取义,也就是取心的行相作观。因为心、心所等现象生起时必有行相,不问是抽象的,具体的,条理的,囫囵的,心中必会呈现出那个所想的相状,这个相状,就是行相。行者修观,应于心中取一特定的行相。具体的,如不净观取污秽义之行相,白骨观取白骨义之行相,观相念佛取佛身相好义,持名念佛取佛名号义等;抽象的,如观苦、空、无我等义。这样修观,便能逐渐控制其余心行不起,使心善住自己的行相上,不为余相所动。这时候的心,不但调柔驯顺,尤其明利的力,使之克敌,无敌不摧,破烦恼枷锁,断执着桎梏,自是易于反掌;它已不是散乱和世间烦恼心,而是专一不乱能入出世间的智能心了。

调伏心的方便有很多种,像前所说取具体行相义的观法,都是先修止后修观,走的路线的些迂回,路既迂回,歧途难免,没有过来人指引,走来似乎不易。若是教人直修自然住心,或默照自心制令不动,这条路算得直线,但不善观者,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心现如湖口结冰,成为死水,不能乘见破浪直达彼岸,所以也要依止明师,庶几无失。

教人参话头的禅宗祖师,却别具只眼,遵照佛教周利盘陀念一无义语“扫帚”的公案唯令看一“无”或类似的无义话,直接了当地切入无分别,因而入道乃至得道。这比其它的方便,似乎更方便,更少蹊径。即使无师,史实证明,也能开悟。

什么道理?

如看“狗了还有佛性也无?无!”这句话,只许从无的囫囵行相去参究,不许从有无等意义去分别,也不许观无字的形状,或用心去描画那个无字;无只是一句话,像文盲闻说无字话一样,没有形状,无法描画;又不可困说闻声,便去听无字的声音,无字行相也没有声音,这无形无声的心相,便是导引能缘心趋入无分别的向导。又,看话头只许在话头上用功,为防范内外魔事,禅师特别树立魔来魔斩、佛来佛斩的严峻作略,杜绝误入歧途的因缘,没有这方面的因缘,不落魔境,不怕魔事!

无分别是个什么样子?

于自心所取境类差别的行相及能取行相的取相都不加以分别观察,是无分别相。能取相和所取相,是主观和客观相对立的产物,色、心等的绝对真实义透过这种二分法的层层分割,早已支离破碎,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而且差得很远了。若心不分别能、所相,便是无分别真实慧,色、心等诸法在它之前,也以真实义赤裸裸地呈现,所以显现的诸法并不缚人,缚人的是自心取着所作的茧,故佛陀教人要依智不要依识,祖师们教人参话头也都谆谆告诫要离心意识参。

在此,拟顺便把分别识和无分别慧的主要同义语作一介绍,从它们的相上来说明什么是有分别,什么是无分别。

分别有所分别和能分别之二:一、所取相,是心识对外境的相状,此即所谓心的行相或知觉中的相;所了相,所分别相,一义异名;二、能取相,是心识能取自心中的行相藉以了别境之相,能了知相,能分别相,能取行相相,一义异名。若总此取能取,即说名二取。

无分别慧虽也有所了知或所通达之境,因为心全无寻伺、忆想、取着、戏论等分别,是无能分别;而境则平等一味,一相无相,全无有无、常断、垢净、好丑等可以分别之相,是无所分别。如离此能分别所分别相,名离二取相。故此无分别慧,亦名无二慧,到彼岸慧,知诸法实相慧,或知真义慧,胜慧等,都是它的异名,通途亦依梵音说名般若。

总之,分别是心意识边事,无分别是智能边事。无分别才能和分别作比较说明,虽说却是不如所说的。若一定要说个样了,那只有到达无分别境的当人才知,此知也是离语言的知。我们从语言所理解的并非真知,佛法贵行证不贵言说,其原因在此。《华严经·菩萨问明品》法首菩萨说颂曰〔1〕: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灭除分别有可能吗?

有可能!一切诸法本无分别,于无分别现有分别,是由能作分别的心所作。心作分别因缘于爱、见两种烦恼,爱烦恼多则着外境生贪欲瞋恚等,见烦恼多则着内想生身邪见等〔2〕。此二烦恼,又因缘于多欲多求,逞强好争之无知。若能少多欲多求,逞强好争之无知。若能少欲知足,淡泊无争,少忧恼,薄爱见,即此便是不生分别的因缘。分别不起,即是灭,更无什么实质的东西可灭或等待着灭。所以,灭二取,非关外在的森罗万象色声等五尘事,但灭去内在的心中二取相即是。如果勘得破,有心去作,歇下分别,无分别即当下现前,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又,无分别是诸贤亲证,佛教史中,成就无分别的贤圣不知凡几,为什么不肯相信这些史实;怀疑不能灭除这种害人最毒的二取分别呢?有颂曰〔3〕:

诸所显现唯自心,心体本离戏论边;

知已当于二取相,不着意是佛子行!

为什么参话头要起疑情?

疑情的道理和它的重要性,老汉引用祖师的话已经谈得很多,本毋庸喋喋;不过,这里既然提起,愿为再进一解。

疑情的这个疑字,曾经特别指出,不是疑因果,疑三宝等的疑,而是疑这个想不通,看不透的话头。像我人做学问一样,碰到一个很重要的疑难问题,自然的锲而不舍,废寝忘餐,不得答案必不释怀。疑话头也是如此。参话头的人,要把话头当作是一个非解决不可的有疑问的难题,为了要解决这个疑难问题,只有直向疑处推求,不破疑,不停止。参话头生得起疑,话头才成为疑难问题,才能使参者自然而然的向疑处汲汲孜孜去参究,到这时不疑也不成。正如大慧宗杲所说〔4〕:“这个道理,恰似狗看热油铛,欲舐舐不得,欲舍舍不得。”所以,参话头的推动力,全在疑情。圆悟克勤曾告诫大慧宗杲:“不疑言名,是为大病!”〔5〕疑话头是何等重要!

疑话头固然重要,但要注意!它和做学问所遇的疑难可依理路思考到底不同;和前举一时忘记熟客名字不能释怀之例,虽颇近似,而实不全然。疑话头的疑,只能停留在单纯和疑上徘徊,不能进一步踏入为什么(?)是什么(?)……等猜测卜度的心路。因为这些心路都是无知分别,不能破我们所要破的疑;反尔,却是我们的话头疑情所要破的,要遣除的。

我们要遣除一向散乱的胡思乱想,只有用无散乱心直参下去。

我们要遣除我始以来跟我们纠缠不清的贪、瞋痴三毒所起的一切烦恼垢秽,只有用不随它的心参下去。

我们要遣除一切颠倒分别人我执着,只有用“知虚妄知无我”的心参下去。

我们要遣除世事纷扰,只有用“事来应破事去放过”的无事心参下去。

我们要遣除语言思惟的逻辑心路,只有离心意识参下去。

要遣除这些心理现象,说来容易,行起来的确不易;既不能刻意抑制,又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参无字话的唯一办法,就是依止这个无的心行,让它明明白白的次第相续,失落时,举起来;正在时,直下去,再加上疑情的凝聚力,假以时日,定能不杂不乱。由于乱心日渐调伏,少加功用,心即安住无乱,使得这些应当除遣的过患,也日渐减少,终至因心的无乱失去生起的因缘,不待除遣完全会归于无乱心续之中。到得这个时节,话头一念,就像一支金刚王宝剑,必能及时以雷霆万钧势,直透疑情云,顿现智能日,而豁然开悟了。

参话头如果没有疑情的凝聚力,是一句死话。这句死话能起多少作用,那就很难说了。有心人,想想看!

 有人疑,参话头如不开悟,临终时将无依止,必致堕落。

为解此疑,拟引大慧宗杲答曾天游侍郎信中的一段话以为说明。信中说〔6〕:

 来书续数过,足见具铁石心,立决定志,不肯草草。但只如此崖,到腊月三十日,亦能与阎家老子厮抵……

今时学道之士……却谓:无事省缘,静坐体究,为空过时光。不如看几卷经,念几声佛,佛前多礼几拜,忏悔平生所作底罪过。(凭此)要免阎家老子手中铁棒,此是愚人所为……

苟念念不退初心,把自家心识,缘世间尘劳底,回来抵在般若上,虽今生打未彻,临命终时,定不为恶业所牵,流落恶道,来生出头,随我今生愿力,定在般若中现成受用。

前说参话头不思量卜度,亦即不分别话头的单纯疑念,就是此书信中所说的把心识回来抵在般若(无分别慧)上,即此,便不牵引恶业,落在恶道。

 因为引后的业,必待烦恼润生。参话人的心,常缘话头,近清净行;少起烦恼,薄烦恼行。以此之故,没有润生恶业的烦恼,恶业即不能成为恶趣后有的引因,阎家老了又能把他怎样呢?众所公认,禅宗是大乘的一宗。六祖而后,传《金刚般若》以印心,诸大宗师,又说禅是般若。故禅宗门下,必都是六有希求大菩提的志愿之士。所以书信中指出,修习般若,若即生未能入道,临命终时,必随愿力,来生定在般若中现成受用。这是说,修行力加善愿力,今生果虽未熟,然因已成就,来生定能受用现成果实,必不招违因之果。

佛法中的转回论和解脱论,都建立在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的理论基础上。集惑业生死因,得三有轮回果。修惑业对治道,证涅槃解脱果,这种因果规律,是法尔如是的,不是人或神能创造的。大宗师杲的说法,是极契佛意——老婆心切的话,老汉愿与有志之士共宝之!

有人说:念佛求生净土,既简单易行,又安全可靠,为何不取这样好的方便呢?

这个问题,前引杲禅师的信中,也有所批评。读其文,可知是针对时病而发,并给诽谤禅宗的反批评,未必是真正的排斥净土行。不过,若从畏难求易求速的草草心态来说,这些人的志气已经大打折扣,相对的,其行亦必不够踏实,对这等人,此批评不过分。

若确论取舍问题,老汉认为:佛法中的所有方便,都慢应机施教,对症下药。若是契机,不了义教也成了义教;若是不契,即使是了义教也成不了义教,不可一概而论。学道人,在选定某一方便时,只要认清什么是这一方便的歧途,而不误入,那是不妨从其所好的。

注释:

〔1〕见《大正》一○·六八上。

〔2〕此说散见于《大智度论》各处,可参阅《大正》二五·八一上,一一○上、中,二一五上等页。

〔3〕此颂乃西藏古德无著喇嘛所撰的佛子行法三十七颂这一。民国严定法师译汉,惟笔者所藏的手钞本公二十颂。全文经释如石补译成完璧,附录于其译注的《入菩萨行》三八九页,此颂则排在三九一页。

 〔4〕见《指月录》三十一卷五页。

〔5〕见《甲戌讲话》中第三日注七。

〔6〕见《大正》四七·九中。


{返回 日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七讲话 附 静坐身仪解说
下一篇: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七日 向无下手处参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二日 疑•疑情
 般若心经略说(三)
 禅七讲话 附 静坐身仪解说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观察缘起谈生死 第三节 生死轮回图图说..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七日 禅宗的独特家风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二节 缘起教与四谛教..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一日
 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四日 贵眼正不贵奇特行履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观察五蕴世间 第一节 总依五蕴建立情器世间..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六日 祖师的权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习应为提高自身修养[栏目:净慧禅语]
 人生与佛学(杨勋居士)[栏目:其它]
 隨缘度日[栏目:禅诗诠释]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一三、天台宗人之问答[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我不要信愿,只要念到一心不乱,不是也可以往生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六章 中国佛教文学[栏目:魏承思教授]
 第十一 希望品[栏目:增支部二集]
 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导论 七、《入行》的相关注疏[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愿、见诸佛土愿[栏目:信愿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五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