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8课
 
{返回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宏演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9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8课

略论·6月30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2)修悲
  文:"悲所缘者,谓以三苦随其何类具苦之有情也。行相者,想其离苦,及愿其离,我当作离苦也。修之次第者,初亲,次中,后怨。次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也。如是等舍慈悲各各差别之境,如次而修者,是莲花戒阿阇黎随顺《对法经》而作也。最为扼要。若不各各分别,初即总缘而修,虽能相似生起。然一一而思,则现见任何亦未生起。若于一一由意变之领纳,如前所说而出生已,渐为增多,后缘总而修习。则随缘总别,皆清净而生故耳。修习法者,思惟是母所成之诸有情,堕于有海,如何领受总别之苦等而思之。苦已释竟。悲生起之量者,《修次第首编》云:'随于何时,犹如最悦之儿,身不安乐。于一切有情亦决定欲令离苦之悲心,成任运随转,如本性而转。尔时是彼圆满,得大悲名。'谓于最极心爱幼儿之痛苦,其母生几许之悲愍。以彼几许为心量,于一切有情任运起悲者,说为具足之大悲相也。慈生之量,例此当知。"

  解:修悲,为学习方便,先修慈,次修悲,在心之生起则无次第。(一)悲所缘,以正在受苦的有情为所缘的对象,希望他们离苦,并思惟他们怎么样才能离苦,又想到自己应当为他们离苦创造条件。(二)修悲行相,初、想念离苦,中、愿离苦,后、用种种方便想方设法令其离苦。"慈"为念有情无乐者得乐,"悲"令有情有苦者离苦。(三)修悲次第,与修慈同,先愿亲者离苦,次愿中庸离苦,后愿怨仇离苦。修怨仇离苦得乐,先修平等舍,否则悲心不能生起,如是一一分别修习,为莲花戒教授,最为扼要。若不一一分修,遽修一切有情,看着好象生起,实则一无所生。悲心至为重要,如有悲心,则佛法即在掌中,莲花戒所说修悲次第,根据阿达摩而来,至十方有情,亦有先缘东方,次缘南方,乃至十方者。但最初亲、中、怨,及先舍后悲的次第,不可超越。(四)修悲方法。凡观苦,先从粗分入手,先观三恶趣苦,次乃及于轮回苦,亦不可超越。例如行苦,即属细分,如先观行苦,即难生起。(五)悲心成就的标准。如最疼爱的独子有苦,母亲的心一定不安,任运(不假造作或用心)而生。悲心已生起者,对于一切有情苦恼,亦如母于独子任运而转,渐渐如其本性而转,不假而起。如观察修,开始由作意修,至相应时,就能任运而起,所谓任运,即相应之意。如本性而转者,见有情受苦如自身苦,是为如其自性而转,如自身觉得轮回是苦。悲心圆满者,必缘一切有情,非仅缘一二有情。其修习法,必须先了解悲心的意义,次缘少数有情依义而起作意。次缘一切有情而起作意。次如慈母於独子之苦,次如常人於自身之苦,任运而起,随时随地现前,入於无作,是为大悲心成就圆满。不独修悲如是,即修无常、出离心、慈心等一切法,也当如是,先解义,次造作,次无作。若不缘义作意,即堕无因边及常边。   3)修增上意乐
  文:"修增上意乐者,如是修慈悲之后,思念慨叹,我最爱乐悦意之诸有情,如是乐乏苦逼,当如何而令其得乐离苦耶。荷负度脱彼等之担,下至言谈,亦当修心也。此于报恩时,虽亦稍起,然于此所说者,谓有欲令得乐离苦之慈悲,尚嫌不足。于有情念以我为作利乐之意乐,须生慈悲为能引起故也。彼等亦非仅于正座时修,即座后等之一切威仪中,皆为忆念相续而修。此《修次第中编》所说也。"

  解:修增上心,如上修慈修悲之后,慨然念叹用什么方法能使一切如母有情能离苦得乐。这负重担,由我来担当,这种心即由悲心增上不已所致。此心于修报恩时,亦能生起。世间种种利乐,诸母能自得。惟有令诸母成佛,才能称得上是学佛人报恩之心,这样也能生增上心,然终不如修悲后所生增上心的力量来得大。在修报恩时所生的增上心,是一种愿心,修悲后所生的增上心,才是决定心。因报恩心所引的境,为悦意慈;悲心所引之境,为菩提心,前后不一样。前者例如买物,见物时,起欲买之心,后者如买已,付价,起物已属我之心。修此心者,不仅在座上,即一切威仪,下至言谈,也必须修习。

  下士道次,为暇满人身,即受持心要中最殊胜者。上士心要,尤在菩提心要。生起菩提心要诀,广说八万四千法门,有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宗喀大师的广略二道次论。以前所说为生起菩提心加行,现在所说为正修七因果,依阿底峡承传。
  大悲具五相:(一)所缘,为具足三苦有情。(二)行相,想其离苦相,我愿其离苦,我为作令彼离苦事。(三)次第,先亲、次中庸、次怨,推之一切有情。(四)方法,思惟六道总别痛苦。(五)生起之量,对一切有情痛苦,能如慈母对於最爱独子身有不安,欲其离苦之心,任运随转,即为合量。此层最重要,因不知悲生之量,往往轻易自许为有大悲心,因此对于菩提心不能正确认识,宗喀大师在此特别叮咛。常人悲心为偏执之悲,对自党苦及粗重苦(如见宰杀牛羊,心不忍是),始生故。具量大悲,为菩提心最要根本。如未具量,则对菩提心之生起尚有障碍。

  大慈:所缘亦如大悲,须具五相。慈生之量,亦如慈母对於爱子病愈得乐之心,任运生起。推之一切有情,无不如是。
  增上意乐。七因果,前三(知母、念恩、报恩)为生起利他心之因。慈、悲增上意乐,是真正生起利他之心。于慈悲生起后,仅仅愿有情离苦得乐是不够的,必须比此更为增上,想方设法愿有情离苦得乐,故名增上心,即彼等如何离苦得乐的重担,我愿负荷,心极坚决,毫不推诿,此种增上力量,下至言谈,亦当修习,毋使退堕,愿如母有情离苦得乐之心,在修报恩心时,本已有之;此处在引起能负荷拔苦予乐之慈悲力量,非前所能比。此三种心,非仅在座上正修可生,于下座一切威仪中修。

  2、修求菩提之心
  文:"依如前所说之次第修已,若见利他,须得菩提,虽亦是生起欲得之心,然尔许不足。如前于皈依时所说,从思身语意业诸功德门中,先当增长信心,次以信心为欲所依,于彼等功德,起诚心欲得。于自义利亦非得种智而不可,以引生决定也。"

  解:修求此心者,如不明经教,多有误解。菩提二字,总谓一切智。有声、缘菩提,有大乘菩提。声、缘菩提,就应断应证的果相得名。大乘菩提分究竟不究竟,究竟菩提即法身;不究竟菩提,指初地以上,分断分证的果相。于慈悲增上心生已,见须证得法身,乃有负荷一切有情拔苦予乐的功德。从知母至增上,虽能生起求菩提之心,但不勇猛。须依修皈依时,思惟佛陀的三业功德,生起信心。由信心生起欲证的欲乐。有此信心,则知不惟利他,即为自利,亦非如此不可,始得决定坚固。   总之,七因果前六(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利他心)为修求利他心,后一为修求菩提心。前三(知母、念恩、报恩)又为修求利他心的生起因,次三(慈心、悲心、利他心)为修求利他心的正生起相。利他心以勇猛荷担的增上心为主。利他心又必须先有具量的大悲。具量大悲,又必须先有具量的悦意慈心。所以前前为后后之因。增上心勇猛生起后,始能生起希求菩提心。由生起勇猛增上意乐而生起圆满菩提心。其法由思惟佛三轮功德,生起信心。复由信心生求佛位欲乐。如是之希求佛位欲乐,非修不生。修此欲乐生已。尚非真正菩提心,只能认为有造作之相似菩提心。一定得等到久修成熟,任运生起,始得为真实菩提心。   3、认定为证佛果而发心
  文:"认定修果发心者,其总相如《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希正等菩提。'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入行论》云:'如何知差别,如欲行及行,善巧于此二,如次知差别。'谓愿行二种也。于此虽显现多种不同,然念为利有情愿成佛之心者,是谓愿心。彼已受戒后,心依戒住而犹发心是谓行心。如《修次第初编》所说也。"

  解:修果,即为发心总相,亦即总义。依宗大师教授。依意识,为利他故,以正等菩提(佛果)为所缘,生起求正等菩提意乐。正等菩提殊胜意识生起,即为发起菩提心。所以,大菩提心总的特征是:为了利益有情而愿求成佛。前后有差别:一是愿心,为利乐有情愿成佛道之心;二是行心,发大愿后,受菩萨戒,精进持戒,修菩萨行,实践愿心。通常修法,愿一切有情离苦之因,得乐之因,而愿成佛之心,还不算是相似菩提心,只能认为是理解菩提心。理解菩提心,为发菩提心之初因,若并此无之,则不得为善法,故必常时串习,令不忘失,久之自能任运生起。

  二、依寂天菩萨教授而修(自他相换)
  1、思惟自他相换的功过
  文:"《入行论》云:'谁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又云:'尽世间安乐,从愿他乐生,尽世间苦恼,由欲我乐生。愚人作自利,能仁为利他,依此二差别,何须复多说。我乐与他苦,若不正相换,即不能成佛,亦无世间乐。'谓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当思惟之。"

  解:修菩提心的方法,另一种是自他相换法,寂天菩萨依华严经和龙树宝论而来。自他相换,即由以前的爱执自己换成爱执他人。自乐与他苦相换者,非以苦乐相换,乃是进求自乐为主之心,与漠视他苦之心相换;即不注意自乐而注意他苦,作设身处境互相掉换想。由"我爱执"过重,热烈为我追求安乐,排除痛苦,不惜行杀盗淫妄诸恶业,遂感一切衰损。"衰损"不仅指三途,即得人身,缺根多病,常遭不如意等事,皆由我爱执来。我爱执是招来无量痛苦的缺口,因为世间所有的苦痛都是由于希望自我意乐而产生。相反,爱执他,就是生发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的依处,不仅成佛,即人生大权势,名称、信言、威肃、长寿、智慧等,悉由他爱执生。不杀不盗不淫等,皆为受重他方,均属於他爱执。二乘戒定慧,乃至大乘布施等,一切皆为爱他而设。故此等皆为一切圆满之因。因此,要获得世出世间的各种利益,做自利利他的伟大事业,应当将无始以来的"爱我执"换成"爱他执",这是修大乘法的秘密妙行。

  2、修自他相换成功的可能性
  文:"若能修习,即彼心发生者,如昔为我之仇,若闻其名,便生增畏。后和为友,倘复无彼,反生大不悦豫。故修心之后,则将自作他,视他如自之心亦能生起也。《入行论》云:'难中不应退,以此修习力,闻名生怖者,无彼反不悦。'又云:'置我身为他,如是无所难。'设作是念,他身实非我身,将他作自之心如何可生起耶。谓如此身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亦他之身分。以往昔串习增上,升起我执。若于他身修如己之爱执,亦能生起。彼论云:'以是乃他人,精血滴所成,由汝执为我,如是于他修。'如是于胜利过患善思惟者,由至诚修习,生起勇悍,若能修习,则能生起。如是见已,当修习之。"

  解:有人问此心是否修习可生。答修即可生。如过去某人是我的仇敌,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憎恨害怕。后来成为挚友,二人不能在一起,反而感到不愉快。此种先仇后友,后先如出两人者,无非由爱执力薰习生起。所以,经过思惟修习之后,将自己看作他人,把他人看成自己的心也可因为经久的串习而生起。可见亲仇无定性。另一方面,我身也是他身,所以可修他身为我身。虽然他的身体确实不是我的身体,但是我的身体也是父精母血而成,也属于他人身体的一部分,只因为无始以来强烈的我执习气,才将这个他人身体的一部分执著为我。如果能对他人身体修习与自己身体一样的爱执,自他相换的修法也一定可以成功。

  3、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
  (1)、除其障碍
  文:"言自他换,或说将自作他、将他作自者,非谓于他想是我,于彼眼等想是我所。谓换爱执自及弃舍他之位置也。生起于他如自而爱执,于自如他而弃舍之心也。是故说我乐与他苦换者,亦谓于自爱执,见如怨仇,灭殷殷而作之自乐。于他爱执,见为功德,灭弃舍他之苦已,为除彼苦殷殷而作。总之,即不顾自乐,于除他苦之事而行也。于修彼心,有其二障,自他苦乐之依自他二身,犹如青黄各各类别而执之,由是于彼所依之苦乐,亦念此是我昔,或行或除,此是他者,念已而弃。彼之对治,谓自他体性无可分别,彼此相待。于我亦生他心,于他亦起我心,如彼山此山也。譬之彼山,于此处虽起彼山之心,若到彼山,则生此山之心也。故不同青色,任观待于谁,亦唯生青色之心,不起余色之心也。《集学论》云:'修自他平等,菩提心坚固,唯自他观待,虚妄如彼此。居中自非彼,观谁而成此,本性自不成,观谁而成他。'谓唯是观待其所待而建立,无以自性而成也。又除念他之苦无损于我,不为除彼而励力之碍者。谓若如是者,则不应恐老时苦,于壮时集财,以老之苦于壮无损故。如是则手亦不应除足之苦,是他故也。此说是略为举例,如上午下午等,亦如是加之。设想老壮是一相续,手足是一集聚,不同自他之二也。相续与集聚者,唯是于多刹那,及多集聚而施设,无自己单独之本体,自我他我亦须于彼相续集聚而施设,以唯自他相待之建立,无有本体也。虽然,是以无始串习爱执之增上,自苦生时不能堪忍。故于他若修爱执,则于他之苦,亦生不忍焉。"

  解:自他相换,有多种解释,或谓自他身互换,或谓自他苦乐相换,此均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灭除自我爱执,生起他我爱执,亦即不顾自乐而除他苦之意。修相换,有二障一、即坚执自与他分别,如青黄各别。二、他苦与己无关,不必去除。此障由于执自他各有自性而生。对治此障,须知自他实为各各类别之自性,而唯互相观待而起。如在此岸而望对岸,则对岸为彼岸。既至对岸,则前之彼岸又成此岸矣。如是之彼此,即无自性,故于自亦能起他想,于他也能起自想。自他名言虽二,自他性实无二。又若念他苦无害于自,不须为他除苦。这样好比是少年时不应储蓄以备老苦,手不应为脚除苦,实际不然。老少是一相续,手足是一身聚,应当知相续是多刹那,身聚是多支分,假名施设,是无自性的。不过由无始串习爱执力的增上缘故,自有所苦便不能忍。若换修他爱执,也能于他苦生起不忍。

  (2)、具体修法
  文:"正明修法者,由我贪增上,以我爱执持,从无始生死直至于今,生起种种不可欲乐。虽欲作一自利圆满,执自利为主要,以行非方便故,虽经无数劫,自他义利皆悉无成。非但不成而已,且纯为苦所逼迫。若将自利之心,换而为他,则早已成佛,自他义利,一切圆满无疑矣。以不如是故,劳而无益,空过时也。今乃了知,第一怨仇,即此我爱执持,依念正知,多为励力,未生勿生,生莫相续而住,是念决定坚固,多次修之。如是数数思惟爱他之胜利,生起勇决。舍弃他心,未生不生,生莫久续。于他珍惜爱乐悦意,从如何能生之门,如昔于自爱执,应当生起于他爱执之心也。阿底峡尊者云:'不知修习慈悲之菩萨,唯藏人知之。'若然,如何作耶,谓须从初次第而学也。朗日汤巴云:'霞婆巴与我二人,有人方便十八,与马方便一,共十九。人方便者,谓于最胜菩提发心已,任何所作,悉于有情义利而学者是。马方便者,菩提心未生不生,已生不住,不容增长,是我爱执,背弃于此,何能损害而净修,朝向有情,何能绕益而修习者是。'康隆巴云:'以我等舍弃有情,所以有情亦于我等如是作也。'大乘根本立与未立,大乘之数入与未入,一切归于此。于一切时中观察此心如何生起。若生者善,若其未生莫如是住,依止示彼之善知识与如是修心之伴常为共住。阅如是开示之经论,于彼之因集积资粮,净除业障。自若亦是修心,决定投播如是完全种子,事业非小,理应欢喜。如阿底峡尊者云:'大乘法门欲趣入,能除黑暗灭热恼,犹如日月菩提心,经劫励力生亦可。'"

  解:具体的修法,一必须思惟我执的过患。由于自我贪着强盛,以我爱持支配一切,致使从无始生死以来,感受种种的苦恼。虽然想要作一种自利圆满的事业,因为求自利的出发点而导致南辕北辙,即使历经无数劫,自利利他终究无所成就,而且纯粹地被痛苦所逼迫。二必须思惟自他相换的功德,将自利的心换成利他之心,那么早就已经成就佛果了,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都圆满无缺。三对自他相换的正行要有取舍。了知我爱的过失,认定"我爱"、"我执"实质上是最大的怨仇,然后依正知正念,多方努力,使"我爱"没有生起就不再生起,已经生起就不要让它相续下去。这种防护、断除我爱的观念务必坚固、决定。同时要反复思惟爱他的大利益,生起勇猛的决定心,使舍弃他人的心,没有生起时不让它生起,已经生起了立即灭除。对爱乐他人之心,从思惟"自他一体"、"知母"等多方面令此心生起,并进一步产生爱执,而且要使这种爱执他人的心坚固。

  第三节 依仪轨受菩提心法
  依照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换的修菩提心的方法发起大菩提心,为了使大愿坚固,那么应当以仪轨受法。

  一、未得令得
  未得令得,未成熟者令依仪轨受。此中分愿心与行心二种,菩萨地于此二种分别说,寂天菩萨的教授二种并说。分说者,为有情有堪受愿心而不堪受行心者说。并说者,为愿行皆堪受者说。此处所说,指愿心仪轨。

  (一)、从何处受
  文:"诸先哲所许,谓具足愿心,住彼学处,犹为不足,须具行戒。此与胜怨论师所说相顺也。"
  解:《觉窝尊长事次第》中,仅云具相阿黎;道炬论亦如是说。先觉释此,谓仅具愿心学处者,即为已足。如具行心律仪,则为再求登进造极之选。宗喀大师谓此与胜论师所说相随顺。也有认为后者为但书之意,含而未宣,令读者自思。

  (二)、以何身受
  文:"以何身受者,以天龙等身,及从意乐门,一切皆堪发愿心,而为此愿心之所依。此中如《道炬》注释云:'于生死发出离心,念死及慧与大悲。'是谓以如前所说之次第而修心,于菩提心稍得将意转变之领纳也。"

  解:能受之身,谓天龙等。等字,谓等取人、非人等。其中之身及意乐,皆堪发愿心者。北洲人及黄门身,则不堪发心。又作无间业,谤无因果等,亦不堪发心。除此等身与意乐外,余皆堪发心。然此处所说最殊胜者,则当如道炬论所说;厌生死、念死、具慧及大悲者,乃为此之所依。即三士道已修,及菩提心已生起者是。不然,即为觉窝尊长所呵斥的无慈悲而发心之一类。何以必须道次已,修菩提心已转变心性者,乃为堪受之依;盖受仪轨时,依上师诸佛菩萨加持力,即可得真实菩提心。即或不得,但能意已先变者,于此亦有增加。如其心不变动,则受亦无甚利,不过略种习气耳。   (三)、受的轨则:
  1、加行仪轨
  文:"加行,即受轨前一日,上师所作所说,大抵如六加行。"
  (1)、殊胜归依
  A、净地设像陈供
  正文:于寂静处,洒扫洁净,涂以牛身五物,洒以旃檀等胜妙香水,散布香花。将铸塑等三宝尊形,及函轴并诸菩萨像,供置于几座等微妙之案台。幔盖花等供养之资具,尽其丰绕,当为设备乐器食物等。善知识所坐之座位,亦以香花庄严陈设,于诸先觉者,更从供僧施鬼等门中积聚资粮。若无力供养,则如《贤劫经》所说,仅供布缕等,亦须作之。若有供者,则须无谄殷重寻求而供,令法侣见者,心生惭耻不忍。藏人于阿底峡尊者前,请为发心受戒时,曾告曰:"供养劣者,菩提心不生。"佛像则须一极善开光释迦佛像,无可无之方便,经函亦须略波罗密以上之《般若经》:次请圣众,弟子沐浴著鲜洁衣,恭敬合掌。戒师当令弟子于诸功德资粮田,至诚生信。想一一佛菩萨前,皆有自身恭敬而住,徐诵七支行愿。

  解:
  B、启白与归依
  正文:次于戒师生大师想,礼拜献供,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为发菩提心事而请白云:"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我名某甲,今亦如是,请阿遮黎耶,今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乃至三请而说,次所对之境,为佛用灭谛为主之道谛法,并不退之菩萨圣众僧。时则从于今日,乃至未得菩萨之间,为救护一切有情故,佛为皈依之大师,法为正所皈依,僧为皈依修行之助伴,作总思惟。别想如是意乐,于一切时中当不退转。以猛利欲乐,如前所说之威仪而作皈依。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依佛两足中尊。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依寂静离欲之法诸法中尊。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如是三说,此中一一皈依各一存念,及皈依法之辞句与余不同。是依阿底峡尊者所作之仪轨也。

  C、归依竟说学处
  正文:皈依竟,说学处者,凡前于下士时所说之诸学处,今于此中,阿遮黎耶亦应为说也。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返回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宏演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9课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7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思考题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2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9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8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6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5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7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8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4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心中种下永远绽放的花[栏目:慧语禅心]
 修心利刃轮释 第一课[栏目:修心利刃轮释·索达吉堪布]
 发心之初 成佛有余──信心与学佛[栏目:宽运法师]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论中国应努力产生世界新文化[栏目:太虚法师]
 信仰即人格[栏目:放不下就打碎·盛噶仁波切]
 《楞严经》里的能知与被知[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四谛法的范围:小乘四谛不摄净土法[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中国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李利安)[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承担错误[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