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发智论》导读
 
{返回 高振农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6

《发智论》导读

高振农

  佛教论书。全称《阿毗达磨发智论》,古印度迦多延尼子着,唐玄奘译。20卷。显庆二年(657)于长安大内顺贤阁开始翻译,五年于玉华寺译毕。因此论为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论书,也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因与六足论相对,又称《发智身论》。另在《大智度论》中称《发智经》,在《婆薮盘豆传》中称《发慧论》。异译本有前秦僧伽提婆和竺佛念共译的《阿毗达磨八犍度论》30卷。两译本在记述形式和名相概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此论将经中所有要义,用种种阿毗达磨形式加以解释,有释义的,有分别法门的,有抉择性相的,也有破除异说的,在各种阿毗达磨中最为详细。全书分八蕴(杂蕴、结蕴、智蕴、业蕴、大种蕴、根蕴、定蕴、见蕴)四十四纳息(品),全面阐述了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观点,兼论当时部派佛教之间争论的各类问题。它和说一切有部其他重要论书一样,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人空法有,既反对上座部的种种论点,也批评大众部关于过未无体等等说法。此论在古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有一定影响。后来的《大毗婆沙论》一书,就是根据此论的分类,对八蕴所作的详细论释。此论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婆薮盘豆传》说是佛灭后500年在罽宾国撰集,《大唐西域记》卷四则说为佛灭后300年在北印度至那仆底国答秣苏伐那寺所着述。  


{返回 高振农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论(Hinayana sastra)导读
下一篇:《俱舍论》导读
 吕澂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
 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地藏菩萨与金乔觉
 民国年间上海佛教界赈灾活动资料点滴
 马祖道一与江西洪州禅
 怀念恩师吕澂先生
 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
 成唯识论述记
 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亥革命中的作用
 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果没立牌位是否能超拔上去,怎样才知道是否超拔上去?[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昙鸾大师历史地位再探讨(根通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普贤行愿品讲记[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1876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 法藏述)[栏目:09 注述讲记]
 第一篇 多情须讲理 - 放开胸怀做领导[栏目:是非要温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