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三 横出三界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3

一三 横出三界
  称名念佛,是佛法的「易行道」,比起菩萨的深观广行,确是容易多了!称念他方佛名,能消业障,能往生净土,能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本是通于一切佛的。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无量光、无量寿佛,更能顺应众生心,所以为多种大乘经(及论)所提到;在最后的「秘密大乘」中,阿弥陀佛也还是三佛、五佛之一。在中国与日本,虽所说的不一定相同,而称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确是普遍极了!依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无着『大乘庄严经论』(卷六),马鸣(?)『大乘起信论』所说:净土法门的长处,是能 [P175] 适应一般初学,容易修学,可以坚定信愿。中国称扬净土者,过分强调净土的特胜,有「横出三界」等说,有些是值得再考虑的。

  「横出三界」,也许是依据『无量寿经』的「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卷下)。恶趣,一切经论只有三恶趣,『无量寿经』的不同译本,也没有「五恶趣」字样,所以「五」应该是「三」的讹写。不过,五趣是三界生死,是有漏法,杂染不净法,约「胜义善」说,姑且说是三界五恶趣吧!三界五趣生死,是怎么出离的?有以为:佛法的净土法门,是横超的,其他的法门是竖出的;竖出的是渐,不如横超的顿出。这样,净土法门是太好了!据我的了解,解脱生死的佛法,都是顿断横出的,竖出是不能解脱生死的。什么是竖出?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外道依禅定求解脱,如离欲界而得初禅,那是竖出欲界了。离初禅而得二禅,离二禅而得三禅,离三禅而得四禅,还在色界以内,如进离四禅而得空无边处,那是竖出色界了。空无边处是无色界中最低的,如离空无边处而得识无边处,离识无边处而得无所有处,离无所有处而得非想非非想处,那是无色界 [P176] 中最高的了。修到这一地步,就不可能离非想非非想处而超出无色界。为什么?因为这一修行,「厌下苦粗障,欣上静妙离」,是以世俗的「欣厌心」──厌离当前的缺陷,而求以上的美妙。可是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再没有可欣求处,也就不能出离非想非非想处了。经论中比喻为:尺蠖(或作「屈步虫」)缘树而上,总是前脚先搭住上面,然后后脚放松,身体一拱,就前进一步。这样的向上,到了树顶,向上再没有落脚处,无法前进,还是向下回来了。厌此欣彼的禅定行,也是这样,从非想非非想处退回来,又到欲界人间,三恶趣中了。佛法所以能超出三界,不是竖出而是横出的。为什么有三界五趣的生死?是业力所感的。为什么有感报的业力?是烦恼所引发的。所以要解脱生死,重要点在断烦恼。烦恼有枝末的,也有根本的,佛法能顿断烦恼根本,所以能离(烦恼)系而出离生死。人间的修行者,如截断三界生死的根本烦恼,那就是得初(预流)果的圣者了。得初果的:「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提[正觉],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这是说:得了初果的,再也不会堕落三恶趣了;最多,也不过天上人间,七番生 [P177] 死,就决定能得究竟解脱,不再有生死苦了。经上比喻为:得初果的,如大湖的水干涸了,只剩一些些水。这是说:无量无边的业力,没有烦恼的滋润,所以都干枯而不再受报,仅剩七番生死的(总报)业力。如截断树根,树还在发芽、开华、结果,而很快的就不会再生了。说出离生死,佛法都是这样说的。所以能顿断生死的根本烦恼,那由于智慧的体悟,无住无着的根断「我我所见」(加「疑」与「戒禁取」,名为「三结」)。是胜义慧,不是厌下欣上那样的世俗智,所以解脱生死是顿断,对禅定的竖出,可说是横出的。

  净土行者,厌恶五浊恶世而欣求净土,约三界生死说,欣厌心是不能出离生死的。不过生在净土的,由于环境好,「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莲华化生,不会生老病死不已。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一定要解脱生死的,所以「因中说果」,不妨说往生净土,已解脱生死了。正如得初预流果的,虽还有七番生死,但决定解脱,不妨说「我生已尽」了。至于修行,在净土是否比秽土要快些?依经文说,净土修行,不如在秽土修行,如『无量寿经』(卷下)说:(在此娑婆五浊恶世) [P178] 「为德立善,正[慈]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佛国为善百劫」。可以说:在净土中,进修是缓慢的,但不会退堕,非常稳当。秽土修行功德强,进步快,只是障碍多,风险要大些。秽土与净土法门,适应不同根性,是各有长处的,不要自夸「横出三界」了!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四 带业往生
下一篇: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二 丛林与小庙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二节 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
 华雨集第五册 一九、『守培全集』序
 华雨集第二册 上编「佛法」第三章 方便道之发展趋向
 佛在人间 八、佛法是救世之仁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二章 圣典结集与部派分化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一节 楞伽经的如来藏说..
 华雨集第二册 绪言 方便之道
 性空学探源
 佛在人间 二、人间佛教绪言
 中国禅宗史 第三章 牛头宗之兴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三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狭窄的心胸容不下世间的美好[栏目:心似莲花开]
 一五 安乐品[栏目:法句经]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栏目:南怀瑾居士]
 2011百日共修 三特加行 特加行(六)[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阿弥陀经讲记 二[栏目:隆莲法师]
 定学开导(140~152)[栏目:傅味琴居士]
 论各寺宜立专宗学校以造纯粹人材[栏目:明真法师]
 墓中僧[栏目:宣化上人]
 第四十二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