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雨集第五册 三二、松山寺同戒录序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2

三二、松山寺同戒录序
  台北松山寺,道安长老所创建也。寺依山林而面都市,梵剎庄严,楼阁矞皇,经营廿余年,蔚然成台湾名剎矣!安公预诸方戒会,岁无虚席;拟建传戒法会于斯。前岁冬,安公入寂,灵根和尚继其席。今发起传授三坛大戒,纪念其逝世二周年,实亦以满安公之宿愿也。灵和尚邀予主持戒会,自分衰朽,不堪其任,而法谊难却,勉允之。迨戒会既启,龙天护佑:受出家戒弟子二百九十一人,在家五戒弟子一百九十六人,在家菩萨戒弟子二百六十五人;而檀越之护戒净施,诸称丰足。戒会若斯其圆满胜常,何莫非安公之遗泽也!

  夫戒者,习成性善为体,勇于为善,谨于防非为用,此则戒之大本也。然如来应机设教,故戒有多途。其中具足戒法,三师七证,授受之际,最为殷重。盖以出家而入僧,和乐清净为本。必也僧众和乐清净,乃能外启檀众之敬信,内得 [P226] 安心而为道。定慧依戒而引发,正法因戒而久住,如来独重具足戒之授受,良有以也!若菩萨戒,慈悲为本,自利利他,通于在家出家,不拣人及非人,心存广大,故多方便益物之义。若究乎戒之本源,容浅深大小之有别,而戒德性净,固未尝异也。我国戒法相传,具足戒与菩萨戒并重,相得而益彰。具足戒显其尊胜,谨严拔俗;菩萨戒极其广大,悲济群伦;双存而贯以性善之本,岂非我国戒法之特胜欤!而世之言佛法者,或意存性净而轻僧制,虽无碍于个人之修证,而续佛慧命则不足。或拘泥事相,以为重戒律矣,而不知内阙性净之德,无以引发定慧,徒存形仪,安能续佛法以久住世间!是知学佛之道,净化身心以求解脱也,严净僧众以张大法也,并非戒而莫由。佛法之要在于斯,岂可学佛法而不殷勤于戒法者乎!同戒录编成,爰述戒会因缘,戒法大意,以告来预戒会者。

   民国六十七年十二月五日 印顺序于慧日讲堂 [P227]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雨集第五册 三三、『中国古佛雕』序
下一篇:华雨集第五册 三一、『竹云斋文集』序
 华雨集第五册 二九、序『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中观论颂讲记
 以佛法研究佛法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
 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一 正法的本质及其体系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七 临终助念
 华雨集第四册 六、辨法相与唯识
 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五 无常‧性空‧真..
 华雨集第五册 二二、『异部宗轮论语体释』序
 佛在人间 八、佛法是救世之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栏目:圣者言教]
 问号的得失[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一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二四八 紧祝迦喻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07-129布施波罗蜜[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不谄富贵,不嫌贫穷[栏目:卢志丹居士]
 试论《大智度论》中菩萨般若与声闻般若(释印定)[栏目:大智度论研究]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八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贪财乃万恶之源”和“贫穷乃万恶之本”,哪个才是对的?[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四四七 大护法本生谭[栏目:第十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