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一、阿陀那与末那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4

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一、阿陀那与末那

  菩提流支与真谛,并以阿陀那为第七识。玄奘师资始辞而辟之,谓第七但可名末那,阿陀那为第八本识异名,是执持非执着也。以余观之,此实学说之歧异,不关义理之臧否。若论无着学,则真谛之说为当。何者?流支译『深密解脱经』,真谛译『摄论』引『解节经』,谓阿陀那为本识异名,初与玄奘译之『解深密经』无所异。故真谛、流支非不知阿陀那之为本识异名,但谓阿陀那亦即末那异名耳。阿陀那得为末那之异名,请以『解深密经』为证。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以一切种子心识为本识,阿陀那、阿赖耶、心,为其异名。以「阿陀那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若于阿陀那等不得不见,则于心意识秘密善巧。题标心意识,而文中但明本识及六识,何耶?圆测谓准前(本识)后(六识)可知,故略不说。结城令闻着『关于心意识之唯识思想 [P364] 史』,谓『深密经』无末那。此皆囿于奘基之学,未能深见经意。遁伦,文备稍得之,而意亦未尽。须知末那译曰意,是思量义;常谈之恒审思量,乃玄奘增饰,非梵文本义,亦无着世亲学所不谈。末那之作用,在为六识生起之所依。上寻『阿含』,则意处、意界,通为六识,别为意识之所依。一切有系之婆沙师、譬喻师等,不知有细意,乃立识无间灭为意。上座分别说系,则于六识外别立同时意界。龙树立『现在意』(真谛有此义)。大众系之根本识及意界是常等,虽立名不同,而辨其为六识生起所依之意界则一。若见此义,则『解深密经』之阿陀那识为依止,确指末那(意),无犹豫余地。『解深密经』,本识一而转识六,本末合论唯七心。以阿陀那识执持身根故,能起六识,故阿陀那复当末那之名。后之学者,偏据奘传之八识差别论,偏据恒审思量之末那,乃于「心意识相品」中不复能得末那。或者不忍『解深密经』无末那,乃欲离此品而别求。宗派意识不除,经论之真义难明,此岂偏激之谈哉!
  或谓此乃依止意,非染污之恒审思量意;约染意为言,则『解深密经』无之 [P365] 。此亦不然,离本识及转识(古义但指六识),而立别体可通染净之末那,自『抉择分』、『显扬圣教论』始。此应后于『庄严』、『摄论』等。它论之立末那,即依本识之某种作用而别立,非别体也。且如『摄论』立二种意(末那),盖综合无间灭意与染污意二者。虽云六识「由第一依生,由第二杂染」,似染意非依。然染污意以五为同法喻,亦即第六意识之(别)所依也。末那之所以为末那,不在其为恒审思量与否!而在为六识生起之心理源泉,无着『摄论』之本意,盖如此。『摄论』之明本识,侧重于能为诸法之自性缘起(因相),侧重于业感之生命依持(果相)。其细意现行之为转识(六)依止者,亦即从赖耶种子所生起者,决不如『摄抉择分』等视为第八识现行。此转识之现行依止识,于十一识中为身者识及受者识(意界为体),世亲以染污意及无间灭意释之。安立赖耶为义识段,意识及依止为见识;十种分别之显识分别,即眼等识及所依识;此所依识,即二种末那是。赖耶详缘起义,六识及所依识──末那详缘所生法,辨见相分。『摄论』之宗要若此,与『庄严』、『中边』(世亲释异)同。取此以对读 [P366] 『解深密经』,则染污意之为识依止者,非阿陀那识而何?此一般学者之所以唯除别有阿赖耶识,而无别体末那也。末那即依本识之取性现行而立,实无别体。以阿陀那为第七末那识,盖唯识古义,非真谛学谬。
  然此犹非奘传唯识学者之所能解,彼谓阿陀那是执持,非执着,如何可为染意别名?不知此特奘基所说,无当古义。且置真谛训阿陀那为「无解」于不论。阿陀那之本义为「执取」,有摄取而得之之意。何得谓毫无摄取执着之义?然或者仍将有疑,阿陀那本识为无覆无记性,染末那是有覆无记,那得是一体义别?独不思安慧许本识是无覆无记,又许第八有法执;在唯识古义,异熟性与细执,非截然隔别,显与后期唯识学不同。自『抉择分』出,等视本识与转识,而后赖耶现行与七识俱转,而后赖耶种现别别为七识所依,而后阿陀那与染意被视为别物。奘传之学,盖继此绪余而发扬者,宜其与『摄论』、『庄严』之学格格不入也!真谛之学,多存古义,然亦间采『摄抉择分』(决定藏论)、『显扬论』(三无性论)及无性、坚慧之说,驳杂不纯,思有以融贯之而力不足,致多自相矛 [P367] 盾。后之学者,或宗玄奘而弹真谛,或宗真谛以难奘学,迄亦莫得定论。吾谓欲通无着师资之学,自『庄严』、『摄论』与『瑜伽摄抉择分』分宗始,自撤除摄论宗与唯识宗之宗派成见始。 [P369]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二、欲与离欲
下一篇: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如来藏之研究
 华雨集第五册 二四、『律宗教义及其纪传』序
 华雨集第五册 一四、太虚大师圆寂百日祭文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二章 佛陀遗体‧遗物̷..
 中国禅宗史 第八章 曹溪禅之开展
 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八 少壮的佛教
 印度佛教思想史 自序 目次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五章 法之施设与发展趋势
 关于大乘起信论的起源及真伪的论述
 华雨集第五册 三八、答昭慧尼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一章 小部与杂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报与福气(星云法师)[栏目:福慧修行]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4-5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修行是修法用力还是心念着手?[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阿弥陀经讲记 十六[栏目:隆莲法师]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四天 三障皆灭佛道圆成[栏目:智谕法师]
 智慧生命[栏目:曹越]
 四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生灭与永恒[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11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