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黄龙派的形成与传播(远尘)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9

黄龙派的形成与传播

远尘

黄龙派是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下的一个小支派,因此派的创始人慧南禅师长期在隆兴(今江西南昌)黄龙山弘扬禅法,自成一家,所以被称为黄龙派。黄龙慧南针对当时临济宗衰败的现实,对临济禅法作了多方面改革,形成了接引弟子的独特禅法。在慧南之后,其嗣法及再传弟子全面弘扬黄龙禅法,使黄龙禅法日渐兴盛。后来,黄龙派禅法又被传入日本,在日本发扬光大。

一、慧南禅师的生平简述

黄龙慧南(1002-1069),俗姓章,江西玉山人。十一岁出家,侍奉信州怀玉寺智銮,随智銮出家。十九岁受戒,先依庐山归宗寺,后依栖贤寺澄諟。继而又依蕲州三角山(今属湖北)怀澄学云门宗,受怀澄印证,令分座接物,名振诸方。临济宗人云峰文悦见之。后又介绍慧南投石霜楚圆(即慈明禅师)。离开石霜楚圆之后,来到同安(福建同安)崇胜禅院开法,不久又住锡庐山归宗寺、筠州黄檗山。宋景祐三年(1036),慧南又移居隆兴黄龙山开法。慧南在此30年,以“击将颓之法鼓,整已坠入玄纲”为己任,法席盛极一时。熙宁二年(1069)示寂,谥普觉禅师,有《黄龙禅师语录》等行世,嗣法弟子有黄龙祖心、宝峰克文、东林常总等,枝叶繁茂,形成临济宗黄龙派。

二、黄龙慧南的禅法思想

慧南禅师在黄龙山弘扬禅法的过程中,对前代临济门风做了部分继承与大胆革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龙慧南禅法思想。具体来说,慧南的禅法思想可以概括为“破、立、改”三字。

(一)破
慧南禅法的重要特点,就是破文字禅,他说:“古人求道内求心,求得心空道自亲。今人求道外求声,寻声逐色转劳神。劳神复劳神,颠倒何纷纷。”(《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8上。)

慧南禅师上堂云:“摩尼(宝珠)在掌,随众色以分辉;宝月当空,逐千江而现影。诸仁者,一问一答,一棒一喝,是光影,……三世诸佛,一大藏教,乃至诸大祖师,天下老和尚,门庭敲磕,千差万别,俱为光影。且道何者是珠,何者是月,若也不识珠之与月,念言念甸,认光认影,犹如入海算沙,磨砖作镜,希其数而欲其明,万不可得。岂不见道,若也广寻文义,犹如镜里求形,更乃息念观空,大似水中捉月。”(《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1中)。

举阿难偈云:“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师云:“后来子孙不肖,祖父田园,不耕不种,一时荒废,向外驰求纵有希少知解,尽是浮财不实。所以作客不如归家。多虚不如少实。”(《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1中)

慧南禅师认为,“古人求道内求心”,即佛性须自悟,不用外求,而很多的禅子不明此理,不作内心关照,反而心向外求,自己不仅道业上没有进步,却被声色所转,走上了与道相违的道路,虽劳心费神,却毫无所得。佛性如摩尼、宝月,后代子孙却以光为珠,以影为月,犹如镜里求形,水中捉月,一切颠倒,违背祖宗教导。所以慧南禅师劝告弟子不要向外驰求,不作文字知解,从内心来达到真正觉悟。

我佛如来,摩竭陀国亲行此令。二十八祖,马驹踏杀天下人;临济德山棒喝,疾如雷电。后来儿孙不肖,虽举其令而不能行,但逞华丽言句而已。黄龙出世,时当末运,击将颓不法鼓,整已坠之玄纲。汪等诸人,不得将多年历日,系在腰间,须知四大海水,在汝头上。(《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4中)

慧南禅师在这段法语中主张,自临济德山以后,禅宗走向岐途。临济弟子多不重视祖师棒喝的深意,“但逞华丽言句而已”,纵使他们谈玄说妙,说得天花乱坠,对自己没有一点益处。他决心重整玄钢,并号召弟子们有所作为。

(二)立
慧南所立的,是临济固有的接引弟子的禅道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回头认取自家宝藏”
上堂,举越州大珠和尚,昔日参见马祖,祖问:“尔来作什么?”珠云:“来求佛法。祖云:“尔为什么抛家失业,何不回头认取自家宝藏。”珠云:“如何是自家宝藏?”祖云:“只如今问者是。尔若回头,一切具足,受用不尽,更无欠少。”珠于是求心顿息,坐大道场。”师云:“汝等诸人,各有自家宝藏,为什么不得其用?只为不回头。”(《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4上)
慧南所举的“自家宝藏”即佛性,人人具有,不用外求。慧南举这则公案的意思是让弟子们能够从本公案中得道启示,不再心外求法,通过正确途径达到明心见性的最终目的。

2.“离妄缘即如如佛”
上堂:云:“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虽是古人残羹馊饭,有多少人不能得吃。”(《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4下)
慧南上堂法语告诉我们,须知凡夫与圣者皆同具佛性,所不同者,仅在迷与觉而已。能悟此,即显佛的涅槃境界,真空常寂。即为真如、佛,这本是残羹馊饭,到现在也有多少人不能体悟得出。

3.“道不假修,但莫污染”
上堂,云:“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虑,不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无三界可出,不修则无菩提可求。”(《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23下)

慧南禅师认为,所谓修道就是要使自己有个清净心,如果自己具有了清净心,也就用不着来修道了。参禅也是如此,参禅的最终目的是要人去除妄念,见自本性。要是一个修禅者已经明心见性,也就不用去参禅了。人若是内心没有染污和妄想执著,就等于出了三界和已成正觉。

4.平常心,一任自然
(慧南)上堂,云:“入海算沙,空自费力;磨砖作镜,枉用功夫。君不见,高高山上云,自卷自舒,何亲何疏;深深涧底水,遇曲遇直,无彼无此。众生日用如云水,云水如然人不尔,若得尔,三界轮回何处起。”(《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3上)

慧南禅师继承了南泉普愿禅师的“平常心是道”的思想,主张不要把道看得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如果你采用不正确的方法,刻意去寻求悟道,常常事与愿违。要知道道就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我们的穿衣吃饭、屙屎放尿、运水搬柴都是修道。道又像高山白云,随意舒卷,又如涧底之水,随曲就直,没有彼此。因此,我们的修道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随缘随分,一任自然。

5.不假言诠与文字言说
我佛如来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又闻,仲尼(孔子)与温伯雪,久欲相见,一日税驾(休息),相逢于路途间,彼此无言,各自回去。洎后门人问曰:“夫子久欲见温伯雪,及乎相见,不交一谈,此乃何意?”仲尼曰:“群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1-632上)

慧南禅师认为,真正的说法就像释迦牟尼说法,而无所说;听法之人,无闻无得一样。所谓说法,只是因为众生根机钝劣,权设方便而已,若人悟道,说法也是多余的了。慧南又举例子说,真正的修道就如孔子与温伯雪道路相遇,不以言语,只以目视,而自得心心相通。所以,慧南认为,修道与悟道并不完全依靠言语来说明。相反,真正的有所觉悟的感觉也绝不是用语言说出来的。

若是上根之辈,不假言诠,中下之流,又怎免得,所以有僧问云门:“如何是云门一曲?”云门云:“腊月二十五。”师云:“……待黄龙与汝待诸人重唱一遍:云门一曲二十五,不属宫商角徵羽,若人问我曲因由,南山起云北山雨。”(《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3-634上)

对于不假言诠之说,也许有人会提出反对。他们认为,既然修道不假言诠,那么要这么多的经典和祖师言教干什么?慧南禅师对此作出了解答,禅师认为,不假言诠,只是对于上根之人而说,但对于只有中下根机的人而言,文字言说还是引人登堂入室的敲门砖。接着,慧南又以言句来教化弟子。句中的“腊月二十五”指一年快完了,喻人生苦短,要早日开悟用功。其中的“南山起云北山雨”富有玄意。其实,云是动的,南山云北山雨也是自然现象,禅师这样说就是告诫弟子,修道都是平平常常的,就如云雨一样自然。总的说来,禅师说话,不一语道破,总是让弟子在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之时,触缘开悟。

(三)改
慧南对临济禅法并非全部肯定,全盘接受。他认为由于时代变化,临济禅的思想有的也不适用了,应当予以否定和改变。慧南禅师对临济禅最主要是否定临济禅的说妙谈玄和棒喝。

(慧南禅师)示众云:“说妙谈玄,乃太平之奸;行棒行喝,为乱世之英雄。英雄奸贼,棒喝玄妙,皆为长物(多余的东西)。黄檗门下(慧南住在黄龙山前,曾住黄檗山),总用不着。”(《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7中)

慧南认为,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天下乱了两百年,僧人为了避祸,语多玄意,使你抓不住把柄;到处烽火连天,禅僧棒喝,就是人心浮动的反映。北宋天下太平,谈玄棒喝,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更加显得没有必要了。

上堂,众集,乃喝一喝,良久云:一事也无,喝个什么?又喝一喝,复云:“一喝两喝后作么生?”以拂子向空中画一画云:“百丈耳聋犹似(自)可,三圣瞎驴愁杀人。”(《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载《大正藏》卷47,页632人)

慧南还认为,“喝”在百丈怀海时尚无弊端,到临济义玄时,问题就出来了,他的弟子三圣慧然在临济面前瞎喝,义玄说:“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无的放矢就是瞎喝,睦州把它叫作“掠虚头汉”。

三、黄龙派接引学人的方法
黄龙慧南在接引学人时,善取诸家之长,不拘一格,采用灵活的手段,应机施教,启迪对方自悟,从而形成内涵丰富的独特禅风。他最擅长挑起学人的疑情,将其导入思虑困境,使之困极而通,顿生飞跃,触机开悟。这一特色,集中表现在他著名的“黄龙三关”中。慧南在黄龙常问僧众:“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正答问间,却又改变话题问:“我脚何似驴脚”。他30余年,常以此三句话接引学人。这三句话说的是一种“禅机”,佛教界称之为“黄龙三关”。 假如有学人就这三个问题表明看法,他也不置可否,不作回答,闭目端坐,让人无法窥测他的用意。如此将学人置于极度思惟困境中,充分酝酿疑情,再伺机施以或激烈或徐缓的手段,促其开悟。在极度困惑中,弟子亦或可触机自悟。慧南的这一接机手法,可以看作是布置疑情的悖论教学法,三关机用是要学人触机开悟,不死于句下。这种教学方法是将学人逼到理智的悬崖,促其悬崖放手,大死大活。

南州潘兴嗣尝问其故,师曰:“已过关者(自悟),掉臂径去,安知有官吏(老师指点);从官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他作颂解释“三关”。

第一关云:
生缘有语人皆委(识),水母何曾离得虾?

但见日头东畔出,谁能更吃赵州茶。

这是黄龙破本参第一关的诗句,是一切皆空的景象。黄龙三转语中,“生缘”为初关,表层意义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出身、经历都很熟悉,但禅宗所说“生缘”的深层意义,却不是指上述意义上的“生缘”,而是指生命的根本来处,即“本来面目”,所谓“人人尽有生缘,个个足方顶圆”。诗意谓没有明心见性之人,对此“生缘”难以认识,因为他们只一味倚靠别人的言论,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如同水母借虾为眼,所谓“人人尽有生缘处,认着依前还失路”。每个人徒然看着日出月落的景象,却不能歇却机心,去品味赵州茶,感悟生命的空明宁静。

第二关云:
我手佛手兼举,禅人直下荐取。
不动干戈道出,当处无佛越祖。

过了初关便进入重关。此时,我脚驴脚不二,处于绝对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状态中,步步踏着无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物同体。障蔽心灵的浮云迷雾悉皆收卷,看破世间假相,杲日当空,光明澄澈,悟心如朗月高悬,辉映万里,处处纵横,头头达道,“无一物非法身”,每一物都是绝对本体的显现,既是显现法身的特定的一物,山只是山,水只是水,同时又“无一物是自己”,每一物都可以是他物,山是水,水是山。在此阶段,既有肯定性,又有区别性,物物之间,圆满交融互摄,而又各住自位,不失其本相。我手佛手,喻悟入性空境后,再进一步,见山河大地,色声境界都是自己本分。烦恼也好,诸佛也好,都是自性的表现形状。一切都是法身的显现,都与自己同一,我即佛,佛即我。认得物我不二,内外无殊,不须拟议就可“超佛越祖”。

第三关云:
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着无生。
直待云开日现,方知此道纵横。

“我脚驴脚并行”,以外行人视之,不是疯颠,就是自贱。慧南所指的“步步踏着无生”,是成佛后的无分别心,平等一如的涅槃境界,不生不灭(无生),常乐我净。“三关“是递进式的,过不了第一关(灭烦恼),就成不了佛,成不了佛,哪里还有无生、云开日现、此道纵横出现。

四、黄龙派的传播
慧南禅师行化30余年,虽未出江西境,但影响遍于全国,门下得法弟子83人,法席之盛,超过马祖、百丈。黄龙法派最主要的是弟子祖心、克文、常总三系,其中克文弟子清凉慧洪对黄龙派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宝峰克文(1025-1082),陕府阌乡(今河南灵宝县)人。出家后先学经论,后参慧南得悟。先后住持过江西宝峰、洞山、圣寿、归宗等寺及金陵报宁寺。克文常与王安石、张商英等官僚文人往来,报宁寺即为王安石家宅改建。克文门下有嗣法弟子38人,以兜率从悦、泐潭文准、清凉慧洪为上首。克文的禅学,有两点可述:

(一)“随缘事事了”
师室中问僧云:“了也未?”僧云:“未了”。师云:“你吃粥了也未?”僧云:“了”。师云:“又道未了!”复云:“门外什么声?”僧云:“雨声。”师支:“又道未了!……”(师作)一颂:“随缘事事了,日用何欠少,一切但寻常,自然不颠倒。”“了也未”指生死大事,不生不灭的问题解决没有。克文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随缘,不自缠自缚,问题就解决了,也就是“平常心”、“立处皆真”。

(二)自心是佛
佛法至妙无二,但未至于妙则互有长短,苟至于妙,则悟心之人,如实自心究竟本来是佛,如实自在、如实安乐、如实解脱、如实清净,……所以迷自心故作众生,悟自心故成佛,而众生即佛,佛即众生,由迷悟故有彼此也。

崇宁元年(1102)十月十六日中夜,克文将入灭,众请说法,他笑曰:“今年七十八,四大将离别,风火既分散,临行休更说”,说偈后就圆寂了。从其遗言看,他一切洒脱,放得下,加上他知识渊博,所以王安石敬重他。

清凉慧洪(1071-1128),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字觉范。十九岁时在东京试经得度。他博览群书。精通唯识,落笔万言,才气纵横。后南返,成为克文的弟子。他曾住金陵清凉寺,人称清凉慧洪。慧洪一生坎坷不断。他到南京后不久,有僧诬陷下狱,幸遇大赦得免。慧洪是一位杰出的禅僧,留下的著作有《禅林僧宝传》、《林间录》、《智证传》,后人将其诗文等编成《石门文字禅》三十卷。慧洪禅法,简明易懂,如:

师曰:“灵源禅师谓予曰:‘道人保养,如人病须服药,药之灵验易见,要须忌口乃可,不然服药何益。生死是大病,佛祖言教是良药,污染心是杂毒,不能忌之,生死之病无时而损(减少)也。’予爱其言,追念《圆觉经》曰:‘未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汾阳无业大达国师一生答学者之问,但曰:‘莫妄想。’是谓称性之悟,见道轻门。而禅者易其言,反求玄妙,良可笑也。”(《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八,《清凉慧洪》)

黄龙派从慧南禅师创立到在消亡,在中国流行不过一百六、七十年,克文、常总等系仅传一二世便断绝。幸而祖心系的弟子灵源惟清,六传到明庵荣西而使黄龙派传入日本。

黄龙派作为临济门下的一个分支,自从黄龙慧南进行继承和革新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接引学徒的门派。其独特的接引学人的方法受到了黄龙弟子的欢迎。因而一时间门风大盛,影响深远。黄龙派在黄龙慧南之后,多个弟子分头并弘,使黄龙禅派得到广泛传播。但由于各种原因,黄龙禅法在后来的传播中渐趋衰绝。所幸,黄龙禅派虽在中国消亡了,但却在日本生根发芽,逐渐壮大。黄龙派在中国的消亡,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也给我们今天的弘法带来许多可资借鉴的启示。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宗“五家七宗”的形成与传播(慧日)
下一篇:大慧宗杲“话头禅”理路钩沉——以《大慧书》为线索(袁经文)
 浅谈宗门的明心见性(禅林)
 道信、弘忍和东山法门(法缘法师)
 论禅净自悟与他力思想之开展──从念佛见佛到即心是佛(傅发法师)..
 公案——禅的象征式语言
 虚云法师的禅净圆融修行思想(李海峰)
 坐禅与工夫(心源)
 禅宗农业的形成与发展(王建光)
 禅与气功(刘晓光)
 起七——禅七的开始
 禅定与佛教哲学(陈重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寒山历史角色的转变及当前的走向(张君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无念[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释迦牟尼是怎样成佛的?[栏目:洪修平教授]
 每天的念经、静坐是否是一种让自己去除妄念、入定来达到开发智慧的方法,还是...[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怜悯死囚,平反冤情[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观法不净,勿须对立,但须努力[栏目:法藏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一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八正道”在现实中的积极意义[栏目:邹相美文]
 高贵的谦卑[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