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之现代化与创作技巧
天蕊
缘起:
当年,佛陀以行脚方式弘法,遇不同根器者以适合之内容而为说法。
如今,传播媒介无不绞尽脑汁在如潮信息流中吸引大众,人们眼耳等感官也如野马攀外缘而驰骋不已。五光十色的未法时期里,又该如何契合现代人之根器而为说法?
笔者曾私下想,佛经有些内容比哈利波特等世俗之作精彩百千万倍不止,为何不能引起人们争相阅读呢?或许因文言文过于艰涩吧。如果三藏十二部要典只少数人阅读或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而一般人却置之高阁的话,“佛法”又将如何在人间?
历来之佛典论述,已有许多高僧大德圆融无碍之作。以下,笔者谨就文学化取向,以既能达大众悦读之趣,又能以文艺之美传达佛教义理为目标而谈的。
一、表现形式
谈到表现形式,就不得不考虑佛陀住世时与现代的差距。
首先,由农业社会到如今信息化社会之巨大变迁。其次,古印度和中国文化思想语言差距;中国东汉后陆续由政府组织官方“译场”来克服梵文汉译的难点。如今,古文言和现代白话又有了差距。
佛法的现代化,事关佛教传布。故此,如何依据现今社会特点,乃至用词遣句更符合现代人之理解,这是至关重要的。
而今信息传播针对一般大众,总体而言有娱乐化、轻松化和快速化的倾向,所以“道貌岸然”的行文,就不如爱语摄受;而慢节奏的拖泥带水,又不如将义理置于行云流水故事中使人潜移默化。
题材与内容选择
如今,众生随波逐流不觉造恶,不知因果者不在少数。佛经中有很多故事发人深省,更可让人们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然而,在佛经故事的取材上,笔者有如下考虑:
佛本生经中,佛陀前世舍身为法、为人或畜生的种种,此乃佛陀大悲心大菩提心的表现。但,中国深受儒家影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对尚未起信之人恐不免有抵触心理,所以在文字处理上需要有一些技巧,比如说拟人化等。
而现阶段,选材上较偏重一般大众人生易遇之无明烦恼、障碍挫折、问题现象及类似处境的反思。
而浩瀚佛经三藏十二部字数逾亿,又涉及人生各个层面。以有佛教百科全书之称《法苑珠林》网目选材为例:
十恶篇,以杀、盗、淫、妄等故事性的内容,让大众了解十恶为沉沦苦海之罪业根本。“受报篇”谈到人因身、口、意三业招感善恶的报应。而针对世俗生活的过患,“奖导篇”提到精进修学佛法,可获无量福德。在“兴福篇”谈及一般人供养僧众可为自己和子孙修福积德。其它,如思慎、俭约、和顺、忠孝、不孝、背恩、善友、恶友、择交、眷属、诈伪、惰慢、富贵、贫贱、诤讼等篇也是世俗生活中较常遇到的。
主题化
佛法意涵广大深远,经中某一个事件,往往涉及一两个以上的意涵。
因篇幅所限,通常笔者只选一个主题加阐发。比方,迦留陀夷在”增壹阿含经””,的行径牵涉到戒律,而在经律异相::’谈到迦留陀夷非时教化而被杀害之事,则涉及十恶中的杀戒,但,文未笔者只以杀戒来阐发。
义理传达
例如“十诵律”中谈到迦留陀夷入舍卫城,陆续度化了九百九十九产人家,第一千家是婆罗门户,而夫妇信仰婆罗门教,迦留陀夷决定用四谛法来渡化他们,如果只写“四谛法”寥寥几字,不如将“四谛”以浅显易懂的白话融入事件中,如此,既能凸显婆罗门夫妇心境转折,无形中又传达了义理。
意译和直译
佛经翻译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不同方式,若能如鸠摩罗什般明了畅达“意译”无碍者实属不易。
而笔者才疏学浅,又常深恐曲解之故而频频查各佛教字典以求彻底领悟。不过,佛经中有些字句非常简洁,也较容易理解的,就不需翻译。
但,佛经中也有些词句经常出现,在不同之处却代表不同意义和用法,这时,笔者靠勤查佛教字典以找出适当的解释后才下笔。
现代化、口语化:
以现代人之口语对读者而言,往往更具亲和力。
例如《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下》141中提到娑罗那王自觉英俊天下无双,经文说:“自谓无双。求觅好人。欲自方比显己殊胜。”意思是说,娑罗那王想要把天下最俊的人都召来较量外貌一番。
但,如此叙述便长了些。其实,娑罗那王此举和“选美比赛”有异曲同工之妙,若以“选俊比赛”意译,不但可说明国王意图,对现代读者也能形成鲜明印象。
又,如今年轻女性追求外在美,不惜花费者大有人在,娑罗那王的故事,让爱美女性得以反思美貌无常,而国王因前世在佛寺做过“义工”扫厕所而得英俊果报,也可让人“见贤思齐”。
又例如《出曜经》中的难陀,经中形容他:“居一国之富无有过者”,意思是说一国之内没有超越他富有的人,相当于现代人所容易理解的“首富”之意,既简单又明了。
环境背景
佛陀在世时,当时社会环境阶级制度严明,宗教上外道林立等。如涉及当时环境背景,若能略加说明或描述,对现在读者较能产生真实感。
例如《出曜经》‘s’中说富翁难陀死后,投胎到舍卫城旃荼罗的盲妇腹中了。但是“旃荼罗”十词对一般读者是陌生的,如增加一段“旃茶罗”是当时社会最受歧视的下层说明时,读者便很快了解了这位首富难陀已投胎到最穷困低贱的家庭,因而产生强烈对比,形成心中情绪张力。
又如挑粪人旃陀罗儿,他也是社会的下层人物。当佛陀要去度化他时,旃陀罗儿因自卑而东躲西藏,深恐自己的低贱会污秽了神圣的佛陀。后来,波斯匿王一听说佛陀度化了挑粪人,非常不以为然,还起了鄙夷之心。这显示出当时严明的社会阶级制度所导致的人物心理状态。
二、文学技巧
篇幅
创作佛教故事时,要如何从浩瀚如烟的佛经中选材?这往往和篇幅有关。
如果是千字左右的极短篇,选择经中一个精彩的片断,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性格,或特殊的场景画面,或富于义理的某个主题等等,皆可截取作文。
再者,佛教故事的人物、情节及场景多寡,也与篇幅互为关联。通常,篇幅越短,情节越简单,人物越少,或只着眼某一主题,一个转折点,一个矛盾冲突即可。
相反的,如要在很短篇幅中,加入较多人物,情节复杂,主题又多的话,非但不易表现反而让读者一头雾水。
又如数千字以上篇幅,则可由经文中选两组以上故事,或某些主题相关但主角不同,或主角相同的系列,皆可放在同一则故事中。
结构
故事小说的结构设计,无非是为引起阅读期待与持续。
然,佛经中某些事件叙述非常简短,甚至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参考相关经文时常可发现:在不同经部谈到了同一人物或同一事件的不同片段,这时,撷取各经部中相关内容加以组合,将可形成完整的故事结构。
不过,穿插在不同经部的这些内容,又该如何选取呢?
如以小说形式表现,就需要考虑是否具有情节、人物性格彰显等功能了。
比如《出曜经》第四卷及《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七的悭贪部,分别谈到难陀从富翁变乞丐的事件,如撷取这两部份经文的相关人、事、地、物,将形成更完整的轮廓。
又如;迦留陀夷从度众生到圆寂,也在不同的经部论及。但就结构而言,到底先安排哪一部分经文,又该如何安置起承转合呢?
如《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七经中提到,迦留陀夷在雷雨交加时入城乞食,因浑身漆黑,导致妇女以为见鬼而惊恐流产,笔者选取了这一段落作为开头,这样的破题将很快呈现出迦留陀夷的性格和外形。接着,安排迦留陀夷度众的典型事件,然后被谋杀,如此依序撷取而成。
简洁原则
在经文中,常因为人物会晤见面,而出现数次不等的问讯顶礼等。为符合现代人之节奏快速,笔者多半删除或只保留一次类似的内容。然而,当这些内容具有关键性和加强情节的作用时,就应予保留了。
在《出曜经》关于富翁难陀之事件,经文一开头就提到:“昔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别功德论》卷第二曾提及:佛陀在舍卫国经二十五年,比在其它国家都还要久,所以,经中常出现这类字眼在所难免,基于简洁之故笔者通常不再述。
又如《出曜经》卷第四,谈到梅檀香为祈求济拔父亲罪根,恳请佛陀到府应供,这时出现一段内容:“至彼长者家。各次第坐。长者躬自行水清净饭食。供养饮食已讫。行清净水取一小床。在如来前坐欲得闻法。”其实类似情景,也常在其它经文出现,为求简洁明快故,笔者或简化或略而不提。
此外“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也是经中常出现的句子,历来已有不少大德提出解释,故简略或不提。
又如《十诵律》卷第十七中经文提到;
“迦留陀夷即随顺观本因缘为说种种妙法。
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婆罗门闻法
知法见法入法。度疑悔不随他。于佛法中得
自在。心无所畏。从座起头面礼长老迦留陀
夷足言。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知
我尽形作佛优婆塞”
以上的描写是当婆罗门妇人将法喜告诉丈夫后,丈夫拜见迦留陀夷也得入正定见四谛的过程,重复了夫人之前的情况,故精简省略。
“偈”的精简与省略
偈,在经中既是唱颂也是译经家隽永的诗作。
经中上文提到的内容,常以偈作总结或阐发,这本有提示作用,且偈颂优美简洁之韵文也令人百看不厌。然而,一旦变成现代白话文而再次重复时,就成了冗辞,妨碍行文节奏之明而宜应省略。
历史上,东晋后秦高僧兼译经家鸠摩罗什针对《大智度论》的偈颂,因华夏人士不喜冗长繁琐而喜简洁之故,仅将龙树菩萨所造《大智度论》之《序品》依梵本全译出,自第二品到第九十品则择要节译成一百卷。若不如此,据传《大智度论》梵本有十万偈,全译出将约千卷了。
开头方式
文学作品的开头,着力于吸引阅读持续。佛教故事也不例外,若起头不能引起兴趣和阅读那就谈不上传布了。
但,佛教故事与一般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负有传达义理的功能。如此一来,佛教故事的开头设计,可简要传达此文主旨作为“题记”,也可用一个小“契子”再引出故事。
如《出曜经》(第四卷)难陀事件的一开头就谈到:“时有长者名日难陀。饶财多宝金银珍宝。车磲马瑙珊瑚虎珀。象马车乘奴婢仆使。服饰田业不可限量。”
不过,这篇主要是谈吝啬的果报,所以笔者选了:“虚空上安铁笼疏。恐有飞乌食啖谷米。四壁墙下以白噤泥。恐鼠穿穴伤缺财物。”把这一段落加以倒述作为故事开头,如此一来,家财万贯的难陀却连老鼠和小鸟都要防备,更可凸显他视财如命的形象,为其悭吝恶报留下伏笔。
剧情
剧情是现代小说的重要元素。而剧情的节奏和抑扬顿挫,将形成戏剧性张力。
《贤愚经》中波斯匿王女儿金刚的这则故事,是描述从公主出生开始,波斯匿王就未曾停止过烦恼和忧虑,只因女儿其丑无比,怎么办呢?只好秘密派人抚养,到逢适婚年龄又派大臣秘密挑选女婿,又担心女儿太丑会把人吓着,特别交代女婿把女儿藏好。
女婿的朋友一直纳闷从未见夫人出席宴会,于是,联合起来把他灌醉了,取了他的随身钥匙去瞧个究竟。这时,金刚公主自怨自叹,一心祈求佛陀救济,她便由一位丑女变成天仙般美人了。女婿的朋友们顿时惊为天人。
女婿也赶紧带着变身后的公主去见父王。
这则故事非常具有戏剧效果,然而,在字数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故事变得栩栩如生而吸引读者?除了场景适度转换外,还可藉由国王、女婿和公主心思的转变,使故事推展看来合情合理又生动有趣。
情节
情节的曲折是现代小说故事特点之一。
以佛教经典故事莲华色,’’为例,它常被用来改编成白话文。就文学的角度言,其情节可谓一波三折了。
莲华色的第一任丈夫和自己母亲私通;再嫁的丈夫却又娶了自己和前夫所生的女儿;莲华色第三次婚姻竟然嫁给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这个儿子兼丈夫的人却又娶了自己亲生女儿为妾,就现代观点来说可谓乱伦了。
莲华色遭到如此多变故,出家后证得阿罗汉,这种悲惨人生容易引起读者关注。使苦难大众感受到一个比自己还惨的人都能证果,或能激起出离心与修行的积极性吧。
场景
场景的作用:可用于推展故事,也可配合人物意念行为而产生相互作用。
《出曜经》”’中有一段是描写首富难陀投胎成乞丐小孩后,被人一顿毒打的过程:“时守门人闻此语已。瞠恚炽盛即前捉手远掷深坑。寻伤左臂复打头破。所乞饭食尽捐。”
这一段加以白话时,若多些动作强化和场景描写,将有助于读者融入其境。并令人感受首富变乞丐的地位落差,进而谨记自私、贪婪、不布施之果报。
三、人物描写
佛法乃以人为本,而人物的人性化呈现,往往比神格化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又,一般世俗大众还很难脱离以“五根”看外在世界,所以,文学上针对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描写有时还是需要的。而人物的外型、心理、语言、动作等,更是能否生动鲜明塑造人物的元素。
形象
经文中描述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以直接描述外貌轮廓来呈现形象。
其次,也可以人物的突出特征来塑造,在《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七,对于迦留陀夷于暮色入城乞食,导致妇女流产之事有生动描写,不过经中主要阐扬的是日中一食。而笔者却保留了迦留陀夷因浑身漆黑,吓得妇女以为见鬼而流产的这一幕,是因为这间接呈现迦留陀夷的特殊外形,而有利于形像刻画之故。
心理状态
经文中常可见:“便作是念”、“作如是念”、“作是念”、“作是念已”等字眼来展开人物内心活动。
人物心理,不仅呈显内在想法,也可为人物下一步行动做出伏笔或诠释。佛陀与弟子们四处教化,于是,经中常可见众生由无明到开悟的内心转变过程,这部分的描述呈现,也有传达教义的功能。
如《十诵律》中提到迦留陀夷,他以“四谛”来断婆罗门夫妇的“我执”,而夫妇俩有一段从无明到拨云见日之“我灭”法喜的心理过程,进而接导致夫妇俩的发心供养。
语言;
依照人物不同的背景,年龄大小,配合人物当时心理状况而发出适切语气,如此才能栩栩如生,真实可信。
如难陀在《出曜经》(第四卷)的遗言是:“设我无常后所有财宝七珍之具勿妄费耗。亦莫施与沙门婆罗门。有乞者莫持一钱施与。此诸财宝足七世父母食啖。作此教敕已即取命终。”
虽然不一定要再细致化,但要显出临死语气和年龄性格的特性。
又,当首富难陀转生投胎盲童,长到七八岁时,母亲要他出去乞讨,盲童家家户产乞求,渐至桷檀香长者家门外,在经中描写他:“立而自说曰。饥饿切已困,兼复无两目,众苦无端绪,谁当愍而施。”
这一段内容,是出自一个七八岁盲童的口吻,笔者是如此描述的:“从此,盲童过着挨家挨产乞讨的日子。某一天,,他又饿又累,柱着拐杖拖着疲惫步伐,渐渐走到柄檀香家,他站在门外略仰着脖子,用发颤的童音使劲高声呼叫:‘我……是瞎了眼的孩子,祈求您怜悯,给我一点饭吃吧!’。”
以上,同一个人物(难陀)现世和转生后,因时空背景差异导致语言模式不同,又因年龄不同而有声音稚嫩与老沉的差别。
动作
依照人物不同情境下,所产生的悲伤、恐惧或喜悦等心理,并由内而外发生相应之动作。
例如:钵树多王以为娑罗那王偷窥宫女,于是鞭打他的一段经文说:“遂鞭身破。闷绝而死。”””如此描述非常简洁。
然而,这是文中重要转折点,于是,笔者多加些被鞭苔痛苦情境的描写,这才能凸显娑罗那王之所以怒火中烧,而欲兴战事的缘由。接下来,迦旃延为了灭其啧怒以神通力引他作了一个宛若真实再现的梦。经中说:“梦见集军征阿盘地。白军破败。身为他获。坚缚手足。赤花头。严鼓欲杀。王于梦中恐怖。大叫呼失声云。”由此可知,娑罗那国王虽在梦中,内心的恐惧却很真实。
这一段,笔者如此描写道:“娑罗那王征召大批军队,浩浩荡荡冲向阿盘地国。在厮杀声中,战马嘶鸣,尘土飞扬,(略)…,一时间兵败如山倒,不但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敌军捕获,敌人毫不留情地用绳索牢牢绑住他手脚,残忍地鞭打至头破血流,在一阵阵喧天的鼓饰声中,(略)……,娑罗那王这时感到恐惧不已,浑身战栗,不觉惊呼狂喊,声嘶力竭彻入云霄……”
这梦是重要转折点,所以笔者多花了些篇幅描述,而为迦旃延接下来开示息灭娑罗那王怒火,让他有所觉悟得预流果,提供了人物转变的一个合理化过程。
结语
中国古代翻译佛经,从东汉恒帝时期(公元148年)至宋朝初期(公元988年)由兴到衰约历时八、九百年,当时梵译汉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而距今已达约十世纪之久的文言文,该如何普及到现代大众?又该如何转换成一般人容易理解的内容进而使信众欢喜信受?倘若,供养世间苦海之人以精心创作美妙之文使熏习久已奉教而行,不也是善巧方便?
以上乃笔者佛经译白的一点经验和浅见,疏漏难免,但期能抛砖引玉,引起多文学青年及人士从事佛经文学创作的兴趣。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