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青青杨柳枝(采云)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6

青青杨柳枝

采云

  观世音菩萨,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是最熟悉的一位菩萨了。她的德号与阿弥陀佛一样,广受中国人的崇拜,正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甚至于在某方面,观世音菩萨比阿弥陀佛更显亲切、更容易让人接受。这皆是因为我们众生有许许多多的苦难,而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能寻声救苦。

  观世音菩萨,又名观音菩萨和观自在菩萨,虽然名称略有不同,其实都是同一个菩萨。“观音”的意义有二种解释:一是观音菩萨最初修行时,是耳根不向外闻,而返闻白性,依耳根圆通而证道;二是观音菩萨成道后,普观世间一切苦难众生的音声而寻声救苦。而“观自在”则是指观音菩萨在自利和利他两方面,皆得大自在故。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缍”的简称,华译“觉有情”。它有三种含义:一、菩萨是觉悟的有情(有情即众生);二、菩萨还能普遍地觉悟一切众生;三、菩萨除了普度一切众生(下化众生)外,还勇猛精进地上求佛道。

  观世音菩萨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皆是一位慈母式的女性形象。其实,观世音菩萨是没有男女相之分别的,她只是应众生之机缘而随缘示现而已。所以,观世音菩萨有许多的化身,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就讲她具有三十二应身。因为菩萨的化身无数,所以,她的画像也就有许多的不同。在人们心目中最熟悉的观音菩萨像,当推净瓶杨柳观音了。

  一、杨柳观音

  杨柳是—种大家都很熟悉的树。她每逢春季二、三月份就会发芽、吐叶,披满一身的绿装。那万千细枝倒垂下来,像丝绦一样美丽,微风一吹,随风而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煞是好看。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净瓶里会插上杨柳枝呢?说起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周朝末年,有一个国家叫兴林国。这个国家的国君妙庄王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把兴林国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而深得人民爱戴。可惜的是,妙庄王虽然贤明,却只有三个女儿,而没有儿子。他眼看着自己一天天衰老了,因此,他决定把王位传给其中的一位女儿。

  在妙庄土的三个女儿中,三公土妙善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善良孝顺。所以,妙庄王决定传位给妙善公主。但是,由于妙善公主夙具慧根,她勘破了人生的无常、名利的虚妄,决心放弃眼前的荣华,去专修无上的佛道。由于她的违逆行为,而遭受到了父王的责罚,被罚做种种奴婢的苫行。但妙善公主依然毫无怨言地修持佛法,终于感动·了父土,同意了她修道的圣行。

  由于妙善公主慧根深厚,又加上勇猛精进的修持,终于感得佛陀现身开示。佛陀化身为一位长眉和尚,送给她一只净瓶,并对她讲,等到此瓶中生出甘露、杨柳,就是她成道之时。妙善公主座下有个童子很调皮,他知道了这件事后,便想和妙善公主开个玩笑。一天晚上,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偷偷地将净瓶中装上清水,插入杨柳枝。第二天,大家见到这个现象,都认为妙善公主要成道了。世上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奇妙不可思议,妙善公主也真的就在当天成道了,德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所以,以后观世音菩萨的手中总是拿着净瓶和杨柳枝,到处去普度众生。

  二、杨柳枝的启示

  当然,

  以上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观世音菩萨本是古佛再来,早已于无量劫前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只因悲心太重,故倒驾慈航,又来到人间,以三十二应身度化众生。此故事虽是虚构的,但杨柳枝观音的感应事迹却是屡见不鲜的,皆因观音菩萨是随缘度化故。而且,观世音菩萨手中的杨柳枝还别具一番深意呢!

  杨柳的枝干坚实向上,象征着我们佛弟子在修学佛法时要勇猛精进,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去追求至高无上的佛道;而它的枝条是柔软向下的,象征着我们在度化众生时要发慈悲心恒顺众生,以方便善巧去引导度化众生。

  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人人皆是苦恼痛苦的,我们佛弟子在此世间修道,若是不具备坚定的道心,是很难抵得住世间的诱惑,而有所成就的,这就犹如杨柳的枝干坚实向上一样。但是,如果仅只有坚实的枝干,而没有柔软的枝条,也即是说只有道心和勇气,却欠缺智慧和方便,又很难在此世间立足生存,更无法普度众生了。因为众生的苦恼本已够多了,很需要慈悲柔顺如慈母般的安慰和开导,这就需要我们以种种的善巧方便去恒顺引导众生。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说:

  “可得为吐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意思就是在事相上可以恒顺众生,但内心却要清楚明白,有自己的正知正见,不能随众生跑了。这说的也就是要像杨柳枝一样,有自己坚实的枝干,但却以柔条万千去普度众生。

  三、中国的民族魂

  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家,虽然历尽沧桑,但是依然生机勃勃地傲立于世界。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国家与人民有坚强的民族魂。中国人的民族魂就是儒家十三经中《易经》里乾卦的“自强不息”和坤卦的“厚德载物”。

  乾也就是指天,天的德行就是四时变化,寒暑更替,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自然运行,所以说他是“自强不息”;坤也就是指地,地的德行就是出生万物,平等地供给一切万物养分,而无有分别,故称之为“厚德载物”。同时,乾也代指阳性,如男子,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往直前、奋勇向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坤也代指阴性,如女子,具有慈悲柔顺、温柔体贴生养哺育的“厚德载物”品德。

  中国人民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饱经几千年的沧桑,而能依然强大不衰。例如面对近代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的尊严,击败了无数次的列强侵略,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而且,中国人民战胜帝国主义列强后,

  自己却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宽恕了他们的罪过和无知。更为可贵的是,中国自古至今,从来也没有去侵略过别的国家。中国不仅不去侵略别国,反而更以“厚德载物”的心量,去帮助他国,或与他国合作,走和平共处、共同富强的发展道路。因为中国人民具有这两种优秀的品德,顺应了自然,符合了自然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所以中国人民是伟大和刁;可战胜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这些品德,也就是杨柳所表现的菩萨精神。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鸠摩罗什大师说:“中国有大乘(即菩萨乘)气象。”而大乘佛法一传到中国,便很快地被人民接受,并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乘佛法。虽然中国具有如此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但是,现时有些人不但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丢弃,甚至藐视它,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问题!

  四、如何上求下化

  大家都知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特指菩萨们的行持,我们一般的凡夫怎么能做到呢?殊不知,菩萨有因位的菩萨和果位的菩萨。我们虽然是凡夫,但只要能发无上菩提心,你就是因位的菩萨,一样可以做到上求下化的菩萨行,只是能力的大小略有不同而已,其性质却是无二无别的。

  每个真正信仰佛教的人,都知道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所以都发心要成佛。这个要成佛的一念心,便是上求佛道的心,而且,将来的成佛也是这一念心的延续和圆满。虽然有时我们也会退心,也会被妄想执着所引导而忘了这个初衷。但是,经过善知识或法师,以及同参道友的提醒,我们又可以提起这一念成佛的心,而去精进地用功修行。另外,我们在念佛(此处专对修念佛法门者所讲,下同)时,便是在上求佛道,《佛说观无量寿经》云: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每念一声佛号,都是在向成佛之道上迈进。同时,我们每做一件善事,如能将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是在积聚我们的福德因缘,也是在向佛道上迈进。以上这些,都是在上求佛道。

  佛菩萨度化众生是要讲因缘的,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我们若欲度化众生,也只能是随缘而不能强求的。与我们有缘的众生,他才能听你所说,并很欢喜的接受:若是无缘,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他也不会相信。所以,我们遇到有缘的众生,就应珍惜这种机缘,随分随力地将自己懂得的佛法细心地讲给他们听,引导他们走上信佛、学佛的道路。若是没有缘的众生,以善巧方便与他们结缘,也是在下化众生,因为将来机缘成熟了,他就会接受你的教化。另外,有些人可能文化水平较低,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而认为自己是无法为度众生尽力。其实,若能如法如律地老实修行念佛,以自己的行持和念佛的成就,来影响和感化世人,是最好的身教度化众生方式。例如台湾的广钦老和尚,就是一位广为人知的好例子。以上这些,都可以说足下化众生的表现。

  当然,上求佛道与下化众生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能一一枚举。智者自可举一反三,尝海水一滴而知大海全味。故也无须面面俱到,会意即可。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每位佛弟子:像杨柳的枝干一样,坚实向上、自强不息地上求佛道;同时厚德载物,发扬佛教平等的慈悲精神,化慈心为柔枝万千去广度一切众生。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故事系列(佛蕊)
下一篇:点亮菩提之灯(德法)
 十二因缘的目的和意义(贾题韬)
 慈悲对象(乐根)
 赵州门风(刘连辰)
 佛教故事五则(佛蕊)
 求法与至诚心(边笛)
 中国佛教美术漫谈(常任侠)
 菩提树在中国(常森)
 青青杨柳枝(采云)
 衣架子(演仁)
 不识本性 学佛无益(焦红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深圳市佛教协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栏目:深圳弘法寺·印顺法师]
 偈语[栏目:般若]
 《西方确指》曲示儒教,醒众痴梦[栏目:大安法师]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九讲[栏目:慧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