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石塔东路29号
 
{返回 菩提树下·马明博居士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5

石塔东路29号

马明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关镇石塔东路29号。

很少有人在意这个地址。

这是柏林禅寺的确切地址。

地址是使人停下来的地方,这一点可以从“址”里面藏有一个“止”字得到确认。的确,柏林禅寺是个让人停下来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太匆忙了,匆忙地上班,匆忙地谈判,匆忙地吃饭,匆忙地开会,匆忙地回家,匆忙地打开电视,匆忙地赶火车、赶飞机、……,一切都在匆忙中。

如果有缘,经过赵县石塔东路29号时,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巨大反差,再匆忙的人也会暂一驻足。然后,匆忙地离开它,赶往某个他要到达的地址。 这条路上有一座石塔,故名石塔路。

石塔,本名是陀罗尼经幢,因远看像一座石塔,被误读了千年。

赵州陀罗尼经幢通体由石料建成,分为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主体幢身上,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此幢,共7级,高16.11米,呈八棱锥形,因幢身刻有陀罗尼经文而得名。始建于北宋景佑5年(1038年),被誉为“华夏第一经幢”,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石刻经幢。新中国成立后,它荣登国家第一批公布的一级保护文物名录。

古人发现,纸与绢用于书写不易保存。因此,他们把大量的佛教经文、咒语等镌刻在石头上。相对于纸与绢,毕竟刻在石头上的经咒保留的会更长久一些。今天,蔚为大观的泰山经石峪、北京房山云居石经,和赵县的陀罗尼经幢一样,都体现了古人的信仰之力。那些不知姓名的匠人,艰辛地挥动凿锤,尝试着让佛教存在得更久远。

石塔东路29号,柏林禅寺的确切地址,命名这个地址时,是以陀罗尼经幢为中心。在唐宋时,这座陀罗尼经幢,是开元寺寺内建筑的一部分;今天的柏林禅寺,不过是开元寺中的一个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的院落。

旧时的开元寺,规模如何宏大! 匆忙的人走进柏林禅寺时,会对眼前的一切感到陌生与迷茫。不管他生活在都市、城镇,还是乡村。突如其来的清净、殿堂、香味、佛像、僧侣、古柏、经诵,会一下子弄乱他的头脑,让他对身体后面的世俗生活产生怀疑。在这里,他在匆忙中追赶的目标,已经模糊不清、不知所之。此刻,只有柏林禅寺是明确的,像水流中一座可以依靠的孤岛。

柏林禅寺不会允许游客长久逗留,尽管没有法律对此作出规定,这已成为常识的一部分。除非僧人,或者准备在这里体验禅宗生活的在家信众。

当然,有些匆忙的人也不愿意在这里耽搁时间。柏林禅寺是他们记忆里的盲点、命运中的秘密。

柏林禅寺是一个人通往精神家园的公共接口,它连接着许多相互交织的路线、捉摸不定的事件和随时变换的机遇。对此,“石塔东路29号”这几个简单的字,并没有做出更多的交待。 1995年春天,对于柏林禅寺,我只记得“石塔东路29号”这个简单的地址。那是我即将抵达和暂时安身的地方。湍急的人流中,它让我踏实,仿佛一个写好的结局,拒绝着涂抹。除了那个地址,我什么都不在意,包括赵州的样貌,以及身边交替出现的脸。

十年前,一个星光黯淡的清晨,我在悠扬的晨钟中醒来,第一次参加柏林禅寺的早课。

每天早上五时,僧众集中到大殿里念经,称为早课。

大殿里,东西两厢,站满了僧人。他们噤声,肃立。人都到齐。所有的喧哗,外面的和内心的,都停息下来。晨曦透过门窗闪闪发亮。大磬响了。“南—无—”,维那师(早晚课时领诵经卷的僧人)举腔。

这一声如同天籁,破空而来,是期待已久的呼唤!

那样沉着、清静,没有一丝尘俗的烟火气息。 1995年底,当我离开的时候,在柏林禅寺生活的点点滴滴,已经深深印入我的记忆。“石塔东路29号”这个地址,反而被忽略。

走出山门,我向背后望了一眼。

高大的山门,青翠的柏树,读经写作的日子,伴随着夏日远去。站在清洁无尘的寺门前的小广场,和送行的朋友合什道别。

世俗的喧嚣与嘈杂,沸声盈耳,使我在一瞬间快速回顾了在柏林禅寺的日子。像在黑暗中看的一场电影,除了屏幕上闪现着的光影外,周围都是黑暗。

离开柏林禅寺的我,开始重新面对山门外的生活。那些老谋深算的街道和喜怒无常的命运,经常把人搞得手足无措。

2005年五一期间,我和几位朋友到柏林禅寺小住。偶然发现,柏林禅寺的门牌号已经调整为“石塔路23号”。我问寺院里的僧人,什么时候改的?他们都摇头,表示不知道。石塔东路29号也好,石塔路23号也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返回 菩提树下·马明博居士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画中人
下一篇:茶的心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及《阿弥陀经》对照阅读(下)
 石头路滑
 惠空法师访谈录
 汉传佛教的僧侣生活
 我的母亲,我的佛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及《阿弥陀经》对照阅读(上)
 茶的心经
 我的母亲 我的佛
 观音的黑豆坊
 一头牛其实怎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八八)[栏目:杂阿含经]
 论信行禅师及三阶教[栏目:其它法师]
 佛识慧集 <十二>佛的知见[栏目:佛识慧集]
 依金刚萨埵之上师供养仪轨[栏目:修法仪轨]
 文化的力量(学诚法师与美国、新加坡客人对话录)[栏目:学诚法师]
 《观无量寿经》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醒世无常歌开示暨无常禅修[栏目:雪歌仁波切]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课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培养爱心 步入终极空间[栏目:一行禅师]
 简易大悲咒水制作方法[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