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宗通教的意义(静权)
 
{返回 天台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5

天台宗通教的意义

静权

  通教,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通前通后,所以叫做通教。钝根的人依通教修行,未能见到真空理性,不能从空中见到不空的道理,结果,还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证同样的真谛涅,所以说通前藏教。利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见到空理,而且还能见到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这中道佛性又分两种:一种叫但中,一种叫不但中。但中是超出于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是有一边, 涅是空一边,但中是超出生死、涅的二边,独显一中,如离却虚空,别指一月,这样见到但中,便被接入别教;不但中是即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即涅,涅即生死,生死、涅,当体便是中道佛性,譬如食蜜,中边皆甜,这样见到不但中,便被接入圆教。这种但中、不但中的被接,便是通后别、圆的道理,所以说通后别圆。

  智者大师的四念处中说通教有三种意义:一、因果俱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如涅经所说三兽渡河,谓象、马、兔,河喻真空理性,菩萨喻象,菩萨亲见真空理性,断惑时烦恼习气俱尽,如象渡河,深入河底;辟支佛喻马,辟支佛也见真空理性,既断烦恼,更侵习气,然不能舍习气净尽,如马渡河,不及象深;声闻喻兔,声闻也见真空理性,但断烦恼,不除习气,如虽渡河,浮于水面。这三乘虽然有断习气、不断习气等差别,但终是同禀通教,同见空理,同断见思,同证真谛涅,这是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适,就是接入别教的一类人,他们是依通教修行的,这是因通;而能于空中见到不空——但中佛性。结果,却证到了别教的位次,这是果不通。三通别通圆,别、圆二教所修的因和所证的果都与通教不同,但借通教幻有即空的道理,从空悟入不空,见中道佛性,得入别、圆二教,所以说通教是摩诃衍之初门,这便是通别通圆。

  又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皆通,所以叫做通教。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致,是教通;同见真谛理性,是理通;同得一切智,是智通;同断见、思惑,是断通;同乘摩诃衍,是行通;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位通;同学般若波罗蜜,是因通;同到娑婆苦海,是果通。八法俱通,所以叫做通教。

  通教的经典不比三藏教,有阿含、毗尼、阿毗昙等别部可指;凡是方等、般若部中的经典,有明三乘人共禀共行的,便是属于通教。

摘自《天台宗纲要》


{返回 天台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蕅益智旭与天台宗——以《灵峰宗论》为中心(周齐)
下一篇:略说天台六即论之涵义(昌莲)
 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怀进)
 罗什译经与天台宗之成立(释明生)
 天台思想的准备时期——发正接受《法华经》和观音信仰
 试论智者大师的“性具”思想(学斌)
 略论性具与性起(胡晓光)
 天台宗观心法要(冯树芳)
 论智顗一念三千的实相论(董平)
 试论两宋间的天台忏法(觉慧法师)
 虚云和尚与天台山
 天台观心诵经法(心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莫染着是非[栏目:白云禅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9[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体会当下身边美好事物活在当下[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七九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金刚经》系列开示 62[栏目:常福法师]
 律宗创始人道宣[栏目:律宗简介]
 人人要有一个净化身心的方法[栏目:首愚法师]
 第七章 临济法门(二)——黄龙宗派 四、心理基础和师承[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与青年朋友谈佛教实践的问题[栏目:陈兵教授]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转生官妓──大年初五谈话[栏目:慧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