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音救度众生的大愿
 
{返回 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03
观音救度众生的大愿
 
  No. 157 悲华经 (卷3) T03, p0185c
 
  是时太子闻是语已。答梵志言。我今观于地狱众生多诸苦恼。人天之中或有垢心。以垢心故数数堕于三恶道中。复作是念。是诸众生以坐亲近恶知识故。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尽诸善根摄取种种诸邪见等。以覆其心行于邪道。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乘悲分陀利经三王子授记品第七
 
  尔时海济婆罗门。告无量净王第一太子不眴曰。略说我已观恶趣。于中众生受苦痛切。又观天上。于中众生心垢浊故数堕恶趣。我已观一切众生。离善知识住贫穷法。处于冥中尽诸善根。为邪见覆障困于邪道。唯世尊。我当以高声告彼众生。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行菩萨行时。若有众生苦痛逼切。有诸恐畏贫穷于法。处在暗中无所依怙。无灯无救无归无趣。令使念我称我名字。我以天耳闻其音声天眼见之。若不脱彼众生困厄。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其一、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经续中说:阿弥陀佛在因地作转轮圣王时,观音菩萨为一千个太子中的长子,因见众生苦难深重,多诸怖畏,遂于宝藏佛前发下宏愿,愿行菩萨道以救苦拔难,他说:「若不能免除六道众生的一切苦恼,我终不成正等觉。」于是宝藏佛为他取名为「观世音」意即观到声音即刻解救苦难,正如日常中念诵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释迦牟尼佛亦云: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早已成佛,名曰正法明如来,他为了发起所有的菩萨救度六道群灵,倒驾慈航,示现菩萨身。正是这种缘起,我们娑婆秽土的苦难众生,由业力所牵、深感无依之时,往往会全心依投观音菩萨,情不自禁地呼唤菩萨赐予加被。因此观世音菩萨已成为娑婆世界众生最有缘的依怙主。
 
  其二、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随类现身有求必应。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即是观知一切世间苦难的音声实时能自在无碍、现千手眼遍护一切众生,这也是由于观音菩萨深广之慈心所致。正如《大悲心陀罗尼经》等许多经中说:观世音菩萨,过去在千光王静住佛时,古佛教他受持大悲神咒,菩萨当时发了一个大愿: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实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愿毕实时生出千手千眼。因此,观音菩萨具有能随时应机为一切众生普遍施以各种方便法门之妙用,故世俗众生无论贫富贤愚,在逢遇世间灾难或是遇到修法内外等违缘时,只要至诚称念观音圣号一定能得到救拔。乃至人们所追求的一切,如求福求寿、求子求女、求官求财、求事顺利,甚至琐碎的小事都喜欢对观音菩萨作祈祷。在藏地即便是问路或请解一个谜语,也习惯于先念三句观音心咒。从这些日常生活的大大小小事情中,人们亲身体会到观音菩萨确实是有求必应、无愿不满的,故人们随时随地作任何一件事都会不由自主地脱口祈祷观音菩萨。

{返回 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印顺法师)
下一篇:观音身穿白衣的象征意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释朗明)
 古代印度密教观音信仰的产生与演变(李利安)
 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与基本特征(李利安)
 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智慧)
 观音菩萨的大爱(释达照)
 观音菩萨的“五观”与“五音”(朱斐)
 佛教为何教人念观音名号
 秘传观音治病修法(从山大和尚)
 观音汉译名称的历史演变与争论(李利安)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李利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的“佛”,和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的“佛”是否一样?[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开题(太虚大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释义]
 念佛精进 西方莲开 (刘宋 悟性尼)[栏目:释门法戒录]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善法善行,惭愧增进[栏目:张朋]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四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四事最可怖[栏目:无常]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幸福[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天台智顗的成佛因果论(沈海燕)[栏目:天台宗文集]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二十六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人间佛教的播种者——印顺导师」录影带拍制始末(释传道)[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