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8-005修忍辱法 具足智慧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6
修忍辱法˙具足智慧—一     海涛  辑
 
◎《发菩提心经论》
 
1.若我修忍,为他侵害,乃至割截,常生慈爱,誓无恚碍。
 
2.云何菩萨修行忍辱?忍辱若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忍辱,则能庄严菩提之道。
 
3.菩萨为欲调伏众生,令离苦恼,故修忍辱。
 
4.修忍辱者,心常谦下一切众生,刚强、憍慢舍而不行,见麁恶者起怜愍心,言常柔软,劝化修善,能分别说瞋恚和忍果报差别,是名菩萨初忍辱心。
 
5.菩萨应当常行和忍,恭敬柔顺,亦劝他人令住忍中。
 
6.忍辱有三:谓身、口、意。
一、云何身忍?若他加恶,侵毁挝打乃至伤害,悉能忍受,见诸众生威逼恐惧,以身代之而无疲怠,是名身忍。
二、云何口忍?若见骂者默受不报,若见非理来呵啧者,当濡语附顺,若有加诬,横生诽谤,皆当忍受,是名口忍。
三、云何意忍?见有瞋者心不怀恨,若有触恼其心不乱,若有讥毁心亦无怨,是名意忍。
 
7.若有罪过,若人嫌疑,为彼所打,自应忍受,如服甘露,于彼人所应生恭敬。所以者何?善能教诫调伏于我,令我得离诸过罪故。
 
8.若横加恶,伤害于我,当自思惟:「我今无罪,当是过去宿业所招,是亦应忍!」复应思念:「四大假合,五众缘会,谁受打者?又观前人如痴如狂,我当愍之!云何不忍?」
 
9.又骂者亦有二种:一、实,二、虚。若说实者,我应生惭。若说虚者,无豫我事,犹如响声亦如风过,无损于我,是故应忍。
 
10.又瞋者亦尔,他来瞋我,我当忍受。若瞋彼者,于未来世当堕恶道,受大苦恼。以是因缘,我身若被斫截分离,不应生瞋,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愍一切。如是小苦不能忍者,我即不能自调伏心。
 
修忍辱法˙具足智慧—二     海涛  辑
 
11.修忍辱故,远离众恶,身心安乐,是名自利;化导众生,皆令和顺,是名利他;以己所修无上大忍化诸众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
 
12.因修忍辱获得端政,人所宗敬,乃至得佛上妙相好,是名庄严菩提之道。
 
13.云何当能调伏众生,令得解脱一切恶法,成无上果?若有智人,乐修忍辱,是人当得颜貌端正,多饶财宝,人见欢喜,敬仰伏从。复当观察,若人形残颜色丑恶,诸根不具,乏于财物,当知皆是瞋因缘得。以是因缘,智者应当深修忍辱。
 
14.修智慧者,悉学一切世间之事,舍贪、瞋、痴,建立慈心,怜愍饶益一切众生,常念拔济,为作将导,能分别说正道、邪道及善、恶报,是名菩萨初智慧心。
 
15.菩萨摩诃萨修行忍辱,性相尽空,无众生故,是则具足羼提波罗蜜。
 
◎《大宝积经》
 
1.夫忿恚者,速能损害百千大劫所集善根。若我善根为瞋害已,复当经于百千大劫,方始勤苦修行圣道。
 
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极难可得,是故我当被忍辱铠,以坚固力摧忿恚军。
 
3.忿恚心者,于菩提道能为扰乱。扰乱心者,能发恶魔所有魔业。
 
4.菩萨摩诃萨由住如是羼底波罗蜜多故,具足忍力,立性坚正,于诸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日等触,悉能堪忍,又能忍麁恶言说、鄙陋词句,及以依身所起猛迅苦受、坚鞕辛楚、夺命至死。
 
5.诃毁果报,在在所生常得丑陋、可恶之身。
 
6.诸菩萨为他毁骂、诃责之时,便能依是正法作意,思惟忍受。是菩萨摩诃萨由得如是忍辱力故,复获无量诸妙善根。
 
7.当知:一切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无量圆满诸佛妙法,皆是菩萨摩诃萨羼底波罗蜜多之所成就。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8-004忍辱之法
下一篇:08-006善哉菩萨行
 08-028菩萨的慈悲与忍辱
 08-032修法时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08-042修心法教的精髓
 08-005修忍辱法 具足智慧
 08-021业报与轮回
 08-030菩提心的力量
 08-017《大悲经》法语辑要
 觉醒和慈悲的圆满体现 1-4
 08-014弥勒菩萨真言与功德利益
 08-019因果问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16~33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弟子应以何种心态接受上师加持[栏目: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0288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西晋 竺法护)[栏目:04 其它华严经典]
 证悟前神通是最大的障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屋外的戒嗔[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中观般若的特色[栏目:黄国达居士]
 我的最爱[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不可或缺[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般舟行法仪轨[栏目: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