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吴洪激)
 
{返回 净土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1

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相适应

吴洪激

净土,是佛教诸多宗派里的一个派别,流行于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地。其基本理念和修持方法,是修行者日常念佛修行,命终时借助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种以内力加上外力的修持工夫。净土思想如何与社会和谐相适应呢?在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何谓净土?

净土,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的庄严之处所。习称净土宗或净土法门,亦称莲宗,系东晋慧远和尚在庐山结白莲社,取西方净土皆由莲花化生而来之意。其实,“净土”这个概念,是大乘佛教提出来的,是针对现实世界的所谓“秽土”而言,如众生能勤于修行大乘六度,行善积德,乃至经常称念佛的名号,死后就可以生到佛国净土。这种观念,特别是净土法门所宣说的西方念佛法,很容易为一般民众理解,所提出的念佛修行方法也比较简单易行,因而长期以来十分盛行。

二、净土思想是一种人生信仰。

佛教文化的核心信仰是“因果报应”思想,讲究去恶从善、慈悲平等、自觉觉他。这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提倡基本的论理道德完全一致。净土法门的念佛修持法,就是要求人们要去掉恶念,生起善念,庄严国土,清净心灵。这与佛陀时代所提出的“六和敬”观念是一脉相通的,与现代和谐社会理念是交融的。何谓“六和敬”呢?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匀。这是什么意思呢?其意是说,要建立一个同住、无诤、意悦的良好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和谐的关系;同时也要建立一种戒同修、利同匀的有规范制约、财富公平的遵纪守法、共同富裕的社会价值规观念。这与我们所提出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发展社会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的共同理想目标亦完全吻合,也与净土众多信徒所追求的最终归宿——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也是完全一致的。

净土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呢?这里物产丰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鸟语花香,生活极其富足,财宝极其丰盈,没有贫穷,没有争斗,没有灾祸,没有烦恼。其实也就是我们所描绘的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得到极大发展的和谐美满的理想蓝图。

三、净土思想是一种修行的工夫。

净土的念佛修持方法,虽然简易,却贵在坚持,贵在做到。修持的“持”是什么意思呢?“持”就是做到。念佛的“念”是什么意思呢?“念”就是你心上真有。你如果有口无心,就谈不上“念”了,更谈不上“持”了。佛教认为,净土是由诸菩萨所经的累劫愿力及众生的业力感召而成。诸佛菩萨所经的累劫的艰难且不去说它,单说众生的业力能达到感召程度却是不易的事,是需要下很大的苦功夫才达到。这里说的众生业力是指的什么呢?指的是净修。修什么?修净心、净土。《维摩诘经》中有两种解释:一是协调心理情绪,以适应现实的生活;二是将“净心”当作道德化的过程,通过个人道德化,实现大众的道德化,进而改变现实。五祖弘忍所着《修心要论》也是提倡守心。他说:“守我本心,到达彼岸”。也就是净土思想的只有修净心,才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净土。六祖慧能更有意思,他针对“西方净土"的概念,提出一个“东方人”的假设,他说,虽生为东方人,但自净其心就无罪,又何必非要发愿念佛往生西方呢?即使是西方人,如果其心不净也是有罪的,他们也许有的正发愿往生东方呢?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一样需要净心,这种净心,就是佛性。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净土思想有两种:一是上述净土宗以弥陀西方净土信仰为代表的净土思想;二是以禅宗的净土思想静虑为代表的净土思想。禅宗的净土思想因受《维摩诘经》的影响很大,其思想核心所强调的即心是佛。其理论亟具影响力,但它并不排斥普通民众所信仰的西方净土思想。前不久,在无锡和台北相继召开的世界佛教论坛大会,台湾佛光山着名的星云大师用一拳五指的生动比喻,说明佛教各派虽教义不一,目的却是一致,没有谁优谁劣、谁大谁小之分。阐述了人间佛教、利乐众生和对净土、人间净土的概念、思想,作出了全新的诠释。我也认为,所谓净土与现实应是相即不二,我们修持应当比较侧重对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提出新的要求,即可以结合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和佛教教义制定一些新的规范,以完善寺庙的传统戒条,指导信众去践行(修炼)。通过完善自我和改造周围环境来净化心灵,净化社会,推进人间净土的实现。明朝进士袁了凡,用净土思想训诫他的儿子,要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办法,实行行善积德,还要进行种种的效验,来改造自己的命运。人称《了凡四训》。这是一种十分了得的功夫,须花大力气方能做到。

四、净土思想完全可以与现代社会和谐相适应。

当今社会,是经济社会、资讯社会,高风险,快节奏是社会生活的特点。由于一些人精神脆弱产生的空虚,追求财富带来的烦恼,激烈竞争使人性遭到疏离和扭曲,都会给社会和谐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净土法门以教化世人、公益服务为宗旨,没有“钱”、“权”之欲,没有利禄之求。它所代表的是人性良知和社会公义,它的持名念佛、超脱世俗、净化心灵,开创净土的思想,恰是遏制贪欲、解除烦恼、稳定人心的一方良药。净土和禅一样,都是大觉悟、大智慧的佛法,如果我们修一点净土和禅,就能得到智慧,就能逐渐觉悟,就能不断地破除迷惑和邪念,断除烦恼,进入一种清凉、安乐、寂静的空灵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净土思想完全可以与现代社会和谐相适应。

当然,真正修净心、净土,没有诚心和发愿,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狠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理想之目的。黄梅四祖山门前有一座灵润桥,桥头上醒目地书写“放下着”三个大字。它告诉我们,不管你是修净土、修禅或修其它宗派,一无例外地要有这个“放下”的思想,这也是一切修行人的基本功。净土和禅都能帮助人放松头脑,放松身心,把一切私心杂念统统放下。让大家多一点谦让,少一点争斗;多一点善心,少一点邪念;多一点谅解,少一点猜疑;多一点施舍,少一点索取。这样,就能促进人民团结、社会和谐。

当前,由于我国信仰自由政策的宽松,佛教发展十分快捷。为适应世界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和谐发展,必须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改革,在教义和修持方式等各个方面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改变和完善,使净土思想更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使之在普及社会公德、净化社风气、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争取世界永久和平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返回 净土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念佛法门的现实利益(李大萱 龙昂)
下一篇:昙鸾法师净土思想探微——依《往生论注》为主线(释菩云)
 念佛问答(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福建的净土信仰概述(禅慧)
 《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的重要启示(释明灯集述)
 念佛度亡(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一封普遍答复的信(一函遍复 语译)
 龙树净土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持念)
 火焰化红莲(果煜法师)
 现生证得念佛三昧
 《阿弥陀经》论要(文定法师)
 论庐山慧远法师的念佛禅观(业露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修行求觉悟[栏目:传喜法师]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一卷[栏目:净界法师]
 我们需要的土地有多大(唐汶)[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禅法的面目与演变[栏目:宏印法师]
 人间佛教 法水长流——访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栏目:人间佛教]
 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大寂比丘尼)[栏目:忏悔业障]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七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肇论中的般若思维[栏目:杜保瑞教授]
 积小恶就成大恶[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降伏其心 一 静坐中出现自发功的原因[栏目:万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