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念佛法门的现实利益(李大萱 龙昂)
 
{返回 净土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7

净土念佛法门的现实利益

李大萱 龙昂

善导大师(613-681)在长安光明寺创立中国净土宗,倡导净土念佛法门,以信愿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极乐净土,是当生脱离六道轮回,了生死,成佛道的唯一法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为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只要依仗阿弥陀佛本愿大力,信愿真切,老实念佛,必定临终蒙佛接引,往生极乐,高登九品莲台,即为不退转菩萨,一生必至补处,究竟成佛。

有人认为净土法门只是讲死亡、度亡灵的法门,对现实人生和社会没有裨益。这是对净土法门的误解。

印光大师指出:净土法门“不独于格物致知,穷理尽性,觉世牖民,治国安邦者有大裨益,即士农工商欲发展事业,老幼男女欲消灭其疾苦者,无不随感而应,遂心满愿。”[续·净业社年刊序]

一、穷尽真理明心见性之妙法

凡夫众生智浅障深,不知宇宙人生之真谛,故颠倒迷惑,痴暗无明。净土法门却能“格物致知,穷理尽性”。格物致知就是从事物的现象得到感性认识,进而解悟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穷理尽性就是追求究竟真实的义理,认识自心本性。佛教称为明心见性。佛法修行就是为了明了自心,彻见本性,究竟成佛,普度众生。

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极乐就是“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无上妙法。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就是“实相”。阿弥陀佛就是一切无量: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福德、无量神通、无量普度众生……以无量光、无量寿来统摄一切无量。阿弥陀佛名号就是一切事物的本体实相,含摄了包罗万象的万事万物。阿弥陀佛是众生心中本具的佛即自性弥陀,也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众生是阿弥陀佛心中本具的众生。故《华严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 世亲菩萨在《往生论》中云:阿弥陀佛这一法句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昙鸾大师 在《往生论注》中指出:“略中一句,莫非实相也。”众生追求真理实相,就是佛教讲的明心见性。明什么心?要明白一切众生的真心就是阿弥陀佛;见什么性?就是要亲见亲证无量光、无量寿的佛性也就是众生的本性。


释迦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开示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都是为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明心见性。《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永明延寿大师指出:“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净土法门直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就是直指心性、了悟真心的最圆钝、最方便、最究竟的明心见性的无上妙法。

二、教化人民净化世间之妙法

《观无量寿佛经》云:“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者,称为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既是信愿念佛人求生极乐的基础,也是教化人民,净化世间的纲领。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世间福德,称为世福,又叫世善。行世间善就是“众善奉行”,是做人的人伦道德。若不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失去了作人的资格。慈心不杀就是和谐共存。修十善业:不杀、不盗、不邪淫(三身业清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四口业清净),不贪、不嗔、不痴(三意业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就必能从自心作起,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间净土的实现。

“受持三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具足众戒(居士守五戒、八关斋戒、居士菩萨戒,僧人守具足戒),不犯威仪”,称为戒福,又叫戒善,就是“诸恶莫作”。人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心自然良善,社会必定和谐安乐。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称为行福,又叫大乘善。大乘佛法的特色是发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发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深信因果,知道种善因必得善报,种恶因必受恶报,则能从自心弃恶兴善;读诵大乘能了悟宇宙人生真谛;劝进行者就是以佛之正知正见作弘法利生的事业。

净业三福是净土法门的基石。以净业三福“觉世牖民”,教化民众,必能净化世间,则和谐社会必能变为现实。所以净土法门对“治国安邦者有大裨益”。

三、发展事业消灭疾苦之妙法

世间人民,无论当官作领导者还是务农作工经商的一切平民,都有自己的事业。净土法门是人们发展事业,消灭疾苦的妙法。

净土法门要求行善积德,无私奉献,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奋斗,也就是鼓励人们学好本领,爱国爱教。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要求人人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就是要做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菩萨。所以《观无量寿佛经》云:念佛人是人间“芬陀利花”,是人间最美丽最芳香的白莲花。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说念佛人是人中“大好人”,是人中“上上人”,是人间最优秀的楷模。这样的人,当官、作事是成功人士,其事业必定如日中天,备受大众敬爱仰慕。总之,依教奉行修净业,人生完美事业兴,利国利民积善德,人间楷模人人敬。

人生有无尽苦难,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极乐净土,就是最佳的消灭疾苦的妙法。释迦世尊金口开示念佛,现世必得无尽殊胜功德利益。念佛人有天神、菩萨及诸佛昼夜护念,当然能消灭一切苦厄危难,必定能吉祥安乐,万事如意。经云“因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往昔罪恶业障,就会重罪轻报,乃至不起现行。这并不是说念佛人就不会生病了,而是将应入地狱之重罪,化现为生一次重病的轻报,即可消除业障。念佛人有四十里身光,一切恶鬼,冤家债主都不能看见,故不会来扰恼。由于念佛回向,冤家债主早己超度入善道。所以真正的念佛人不会有冤家债主索债或附身之事。修习净土法门,老实念佛,不但能消灾免难,而且心常清净喜悦,精力充沛,身心康健,所作皆顺利成功。不求健康,自然健康,不求长寿,自然长寿,不求升官,自然升官,不求发财,自然发财……一切皆会遂心满愿。所以说净土法门是消灭疾苦,离苦得乐之妙法。

四、完美人生了生脱死之妙法

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是三藏十二部佛典之浓缩。《阿弥陀经根本秘密神咒经》云:“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也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经,    三字之中是具足。”

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能治愈世间一切众生的身心疾病,能满众生一切善愿,能除众生一切苦厄,是完美人生的究竟法宝。修学净土法门,老实念佛就能当生往生极乐净土,必定成佛,真正完美自己的人生而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很。

人生最大的迷惑就是“生从何处来?死到何处去?”净土法门的解答十分简捷明白:生由无明造业,由业力牵引,因缘和合而来;死后应该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去成佛度众生。

实际上一切信愿念佛人,在临命终时,都是由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慈悲接引瞬间往生极乐七宝池中莲华化生的。往生时不进入中阴身,而是活着直接出三界轮回,进入不生不灭的佛净土的。往生即是不生,永离生死;往生后都是无量寿,都是永不退转的菩萨,即是不灭的。往生后不会退入凡夫位,不会退入二乘行,念念入佛智大海。一往生就已彻底了生脱死。往生不是生死而是证入究竟涅槃寂静胜境的过程。所以净土法门不是死亡的法门而是了生脱死的妙法。

有的念佛人信愿不足,可能在临命终后会进入中阴身。只要有净土善知识开导及莲友亲人念佛助念,也能帮助他往生极乐而不再入六道中投生轮回,也就能了脱生死。所以助念就是送一个人去极乐世界成佛,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助念不是送死,而是在送“生”,送一个人获得无量寿命,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而得以永生。所以净土法门不是一般的超度亡灵入善道的超度送死的法门。

有的年青人对净土法门有迷惑,他们说:“净土法门多讲往生,容易产生厌世情结。我们还有几十年的寿命,哪里能天天念佛求往生呢?”

这里有一个譬喻,一个旅行者或出差的人,到了一个远离家庭的地方,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先找到旅店,订好房间,放下行李,才好心身轻快地去游览或办事。我们找到了人生的最终归宿极乐世界,心里就踏实了,再去做我们应该作的事情就心无挂碍,自在快乐。

我们这些人生的过客,应该知道三界如火宅,娑婆是危屋,不是我们应该久留之地。我们应该知道,极乐世界才是本有的家乡。常言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极乐易生”。我们有幸得到人身,就应该利用这有限的短暂的生命,先将自己的生死问题的解决,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我们的最终归宿在哪里?怎样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看破了生死,放下了贪嗔痴执著,才能自由自在地在人世间愉快生活,真正完美自己的人生。

我们学习了净土法门,知道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就必能在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成就佛道。就可以坦然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自在生活。

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入世生活的原则是:“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净土行人在找到了终极归宿在极乐世界,坚信老实信愿念佛必能往生成佛之后,就可以在坚持每天念佛的同时,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积极融入社会,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奉献。


{返回 净土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袁宏道净土归趣略析(周齐)
下一篇: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吴洪激)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
 《弥陀经》中所体现的往生方法
 念佛人的“主心骨”(空慧)
 念佛的十大益处
 道绰净土思想研究(业露华)
 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惟贤长老)
 龙舒净土文
 念佛三昧摸象记 解行法要(许大至 著)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南亭老和尚)
 净土宗的念力成就(耀旸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广论讲记(五)(上士道一)[栏目:智敏上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廿五[栏目:本源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0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五节 东西的交通[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满难得(四)[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