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道缘起说
 
{返回 华方田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1

中道缘起说

华方田

所谓缘起,就是一切事物所赖以生起的原因、条件。佛教缘起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也就是“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

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于说明因果现象,即所谓缘起的道理。在原始佛教时期,缘起说是对人生现象的解释,原始佛教的“四谛”等基本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随着佛教的发展,缘起说也从单纯对人生现象的解释扩大到宇宙一切现象。这样,原始佛教关于“生灭无常”等人生价值判断的缘起理论已显出其局限性。

到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内部产生了两种极端的观点:说一切有部认为,主体之外的一切客观现象都是因缘而生的,是有条件的,所以是实有的,甚至有“法体实有”、“三世恒有”之说。与此对立的是方广部,主张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不实在的,这种观点正是对有部实有说的反动。龙树认为,方广部虽然纠正了有部执持“有”的极端,却又陷入了“空”的偏见。为了批判这种偏执有和执持空的邪见,解释事物生起的因果联系及事物的真相,龙树提出了新的缘起理论——中道缘起说。

所谓中道缘起,是以否定有无、生灭等各种对立的两个极端,用不偏不倚的观点解释万物的缘起,说明世界的现象。龙树认为,佛教的缘起论是全面的,不是单纯说有或说无,而是有无的统一。如果从因果关系上说有无,所能推论出来的无非是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现象,这些都是从时空上因果相望而讲的。真正的缘起说是对所有这些方面都予以否定,以此来反显事物的真实。《中论·观因缘品》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八不缘起”是龙树对各种可能的自性见所作的正反双边否定,任何对于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的执着,都是自性偏见,都是戏论。只有否定一切自性见,才能得到对现象实在的认识,悟解究竟实相。

在龙树看来,宇宙间一切现象,无论从时间的绵延上看,还是从空间的组合上看,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而在“一切法缘起”这一前提中,必然蕴含着“一切法性空”的命题。因为事物既然因缘而生,即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性空。

然而,如果说龙树的“中道观”是破除正反两边偏见而执持中道之说,也不符合龙树本意。龙树虽然说一切法没有自性,但并不执着一切法之空性。他的“诸法自性空”的理论本身,不是一个玄学意见,他只是不主张任何这样或那样的意见,正如他所说的有把空也空掉的必要。

龙树认为,真正的宇宙实相,超越了人的语言概念,佛教经典的言说,只是为了教化众生的方便法门。要显示诸法的究竟实相,只能通过否定一切偏见的方法以反显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实。据此,龙树主张佛用二谛为众生说法,于世俗谛说一切法有,于胜义谛说一切法空。为胜义谛而说世俗谛,以世俗谛来显示胜义谛。如不能正确理解二谛,就不能理解佛法的真义。必须将二谛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偏于俗,也不偏于真,真俗一如,即为中道。

出自: 《竞争力 》 2007年10期


{返回 华方田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祖师禅
 中国佛教宗派——唯识宗
 东晋十六国佛教
 隋朝的弥勒信仰
 佛法东来汉魏西晋佛教
 试论中国佛教禅定的特质
 中道缘起说
 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
 漫谈“般若”
 永明延寿与禅教会通
 般若与禅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四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快乐当中[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入灭,能作一切义。”意思是佛陀..[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33.大师就说调伏欲贪[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九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学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栏目:心律法师]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金刚乘灌顶[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先吃苦,后尝甜[栏目:看开]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纲要[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最无能胜慈氏菩萨赞(圣地法师)[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