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日常修行(星云)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33

日常修行 

星云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无染着,自然就能放下身心挂碍的世界。念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念到自己佛性出来,那就达到念佛的目的了。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要对治妄念,可以用念佛法门;对治散乱,则可用数息的方式。  《六妙法门》云:“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数息就是数自己的息,呼气、吸气,这一呼一吸称做一息。呼吸要长短出入皆分明,缓慢的一进一出。调至呼吸平稳,气息不粗喘,慢慢的,平常生活、诗人处事中,也就能不慌不忙,气定神闲了。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常怀感恩心,是做人处事重要的修行。感恩是美德,感恩是富有。因为感恩,所以能懂得惜福爱物,不致浪费。匮乏的人,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富有的人,却是心存感谢,寸寸想要施与别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东西要能与人共有共享,才能共荣共存。能够懂得感恩、惜福爱物,分享布施的人,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者。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好比陷入错误的泥潭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或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愈陷愈深,终致灭顶。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当无明烦恼生起现行时,只要察觉并懂得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个人常常忏悔,言行就会进步;人人都有惭愧忏悔的心,人我之间就没有争执,这个社会就会“共生吉祥”。

  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有修行才有福德,人生也才会圆满。

  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摘自《佛学精选》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教诫(阿姜·查)
下一篇:不要放弃等待(阿莲)
 修行心得(佛禅)
 吃饭就是修行(圆智)
 觉察与现观(辜隐)
 哲学家和佛陀(祥慧本悟)
 谈修行与度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紫虚)
 虚云禅师礼五台(岱松)
 烦恼即菩提——谈《心经》的四谛法门(慧闻)
 修心法语--护口恶行偈语
 相随心转(思齐)
 行善积德10个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转心四思惟·第四项修行的警醒:轮回过患 辞汇[栏目:创古仁波切]
 79 祭牛[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你[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弟子如何供养才是对上师三宝最殊胜的供养?[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是佛是魔一念间(达真堪布)[栏目:忍辱]
 33句改变你的思想的佛教名人名言[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谈[栏目:杨笑天教授]
 弥勒菩萨的象征意义(慎言)[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有些修行人夫妻关系处理不好,过不下去还离不了,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
 成汤解网[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