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孝亲—一 海涛 辑
1.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者,父母恩;二者,众生恩;三者,国王恩;四者,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2.(佛)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在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五分律》
3.尔时世尊告诸比五:「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增壹阿含经》
4.能令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恩重于亲乳哺之养、无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佛说孝子经》
5.在家及出家者,皆以孝行而为其先。 《菩萨本生鬘论》
6.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末罗王经》
7.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四十二章经》
8.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大集经》
9.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毁戒,劝令住戒;父母悭贪,劝令住舍。《大宝积经.三律仪会》
10.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我今略说于少分,犹如蚊虻饮大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11.父母视子有五事:一当念令去恶就善,二当教计书疏,三当教持经戒,四当早与娶妇,五家中所有当给与之。《六方礼经》
12.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但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杂宝藏经》
慈悲孝亲—二 海涛 辑
1.佛问诸沙门,亲之生子,怀抱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既生之后,推燥卧湿,精诚之至,血化为乳,摩拭澡浴,衣食教诏,礼赂师友,奉贡君长,子颜和悦,亲亦欣豫,子设惨戚,亲心焦枯。出门爱念,入则存之。心怀惕惕,惧其不善。亲恩如此,当何以报。《孝子经》
2.父母生养,劬劳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长养教诲,艰忧备尽,冀其成立,才艺过人;又望出家,度脱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难报。《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
3.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中阿含经》
4.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梵网经》
5.善之极者,莫大于孝;恶之大者,其唯害亲乎!《佛说未生冤经》
6.若以种种饮食及诸珍宝种种供养,非报父母恩;若能引噵令向正法,乃名报恩。《不思议光经》
7.佛言:唯有道德,可以久保。吾前世时,亦更为人偿债,奴婢儿子父母,不可称数,皆有一时之缘,难可免脱,至今得道。现我父母,皆先世道德之缘,不由偿债,父母世世放舍,使我学道,累劫精进,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一堕失人种,累劫不复。《佛说分别经》
8.供养父母、和尚、尊师及世间中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供养。何以故?以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9.奇哉!我母受大苦恼:满足十月,怀抱我身;既生之后,推干去湿,除去不净,大小便利,乳哺长养,将护我身。以是义故,我当报恩,色养侍卫,随顺供养。《大般涅槃经》
10.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本事经》
慈悲孝亲—三 海涛 辑
1.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
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长阿含经》
2.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能者,令起智能。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3.子事父母有五事:念思惟报家事,唯修债负,唯解勑戒,唯从供养,唯欢父母。《善生子经》
4.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
5.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6.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
7.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能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8.乌答摩纳至佛问讯而作是言:瞿昙,我如法乞财,供养父母,又以正理使得乐处,正理供给,得大福不?佛言:如是供养实得大福。佛言:摩纳,不限汝也。一切如法乞财,又以正理供养父母,正理使乐,正理供给,获无量福。《杂阿含经》
9.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俟用。《优婆塞戒经》
10.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慈悲孝亲—四 海涛 辑
1.有四种恩,甚为难报。何等为四?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来,四者说法法师。若有供养此四种人,得无量福。现在为人之所赞叹,于未来世能得菩提。《正法念处经》
2.于师僧父母,心为卑下,用少功力,获大深法。随所记念,法入心耳。若贡高我慢,不伏师僧父母,当知是人已被魔钩之所钩着。《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3.如来出现世时,必当为五事。云何为五?《增壹阿含经》
一者,当转*轮;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之人,立于信地;四者,未发菩萨意,使发菩萨心;
五者,当授将来佛决。若如来出现世时,当为此五事。
4.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贤愚经》
5.世尊往昔为四事故,舍离生命:
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
三者,为自除坏贪着身故;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6.菩萨摩诃萨于昔无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诸师上座长老。于无量劫常为众生而行布施,坚持禁戒,修习忍辱,勤行精进、禅定、智能,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之身。《大般涅槃经》
7.欲生彼国(西方极乐国土)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观无量寿佛经》
8.佛告阿难:「父母、众僧,是一切众生二种福田。所谓人、天、泥洹、解脱、妙果,因之得成。」《大方便佛报恩经》
慈悲孝亲—五 海涛 辑
1.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观佛三昧海经》
2.如来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辈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能,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报恩经》
3.父母、众僧,宜应赞叹软语,常念其恩。众僧者,出三界之福田;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何以故?众僧之中,有四双、八辈、十二贤士,供之得福,进可成道。父母者,十月怀抱,推干去湿,乳哺长大,教诲技艺,随时将养。及其出家,修得解脱,度生死海,自利兼利一切众生。
4.众生知恩欲报德者,尔时菩萨令修善,不须世间财利酬报。报之大者,当供养父母,乃至持戒。求报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萨报恩巧方便。菩萨为主于父母尊重,种种方便勤修善法,随时供养,知恩报恩。《菩萨地持经》
5.饭诸贤圣,不如孝事其亲。孝者,尽真心,无外私。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六度集经》
6.佛言:若人于父母所,作少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罪亦无量。《杂宝藏经》
7.佛告诸比丘言:有八种人,应决定施,不复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杂宝藏经》
8.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当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佛说盂兰盆经》
9.使我疾成无上正真道者,皆由孝德也。《睒子经》
慈悲孝亲—六 海涛 辑
1.文殊师利白佛言: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其谁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报生长与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从师学,开发知见,次恩大也。夫出家者,舍于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师之力也。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能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舍利弗问经》
2.菩萨世世喜燃灯于佛寺,及师父母前。菩萨世世随时熟果及好香华,持上佛比丘僧师父母。
3.菩萨世世事师父母,若见卧睡不数惊觉,若欲使觉,当持音乐。若持好语,诵经往觉之。菩萨世世有奇异美饭食终不独食。
4.若师父母有饭食,不灭损而食之。菩萨世世持善意视佛,见怨家,见父母,心正等无有异。《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5.施三种人,果报无尽:一病人、二父母、三如来。《大般涅槃经》
6.是诸众生所作十恶,五无间业,诽谤三宝,不孝父母及沙门婆罗门,轻慢尊长,应堕地狱饿鬼畜生。《合部金光明经》
7.佛告诸比丘: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阎罗王五使经》
8.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9.普贤菩萨告德藏菩萨言:佛子若欲证得此三昧者,先应修福,集诸善根,谓常供养佛法僧众,及以父母,所有一切贫穷苦恼,无救无归,可悲愍者,摄取不舍。乃至身肉,无所悋惜。何以故?
10.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
11.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能,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修舍摩他毘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如是悉名为正精进。《优婆塞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