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直心是道场(净宗)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8

直心是道场  

净宗 

   一个人学佛法,有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一看他的心就非常清楚了。他的心非常单纯,这样的人就容易入道。很简单,不复杂。他内心越复杂,这样的人不容易入道。所以经中讲:“直心是道场。”“直”就是笔直的道路,不拐弯。很多人的心像肠子一样弯来弯去,太复杂了,想得太多了,杂草丛生,“邪见稠林”,像树林一样,密密麻麻,而自以为有聪明智慧、有见解。我们学佛就是要把这些邪知邪见的枝叶通通删除掉,到最后单单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它东西都不存在,都无所谓,心非常单纯。

  净土法门为什么难信呢?因为凡夫的心都非常复杂,就喜欢听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说,有的人学念佛,你讲念佛一定往生,他反而不记在心里;一听说:“佛珠捻到佛头的地方不能过,如果过了有得罪哎!”这句话,他马上记住了,他回来就跟人家讲了:我这次朝了什么名山,得到了一个佛教知识:佛珠这里不能过。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打开经典,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关于念佛往生呢,他却认为太简单了,太单纯了,他要搞复杂的东西,诵经啊,持咒啊,搞得很复杂,他觉得这样才是学佛法。

  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很委屈的啊,一开始也给你搞复杂的,因为你的心复杂啊,那就讲复杂的,慢慢诱导,慢慢把你的心磨平,把你复杂的心引导到单纯化。比如说,我们平时都复杂化,如果现在各位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这个时候,人家跟你讲:某某人哪,我来为你诵《金刚经》、《心经》、什么咒、什么忏……你心里面愿意吗?你心里面这个时候就单纯化了,“哎,我不要了,你就给我念佛好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最重要的东西就显示出来了,平时啊,你把生死放在一边,没有这个观念,生死心不切,无常感不深,所以就希求名利,要搞一些其它的修行,搞得很复杂,到快死的时候,你复杂也复杂不了,就单纯化了。

  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讲到下辈三品,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复杂的,论他的根机,十恶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他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他什么都拿不出来讲,他的心只有单纯,而且,他已经到了临死的时候了,如果活得好好的,我还能去复杂一下,学学别的,到临死了,不可能不单纯了。所以,引导我们众生到这个地步,那你就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部《观经》最后叫“花落莲成”,花的叶瓣是很复杂的,很多很多片,“啪啪”会掉落的,莲蓬就显现出来了,单纯起来了。

  我们念佛的人,心中要空空荡荡,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世间的事,就随缘而过,不要心中想很多,“这样能不能,那样能不能?”只要念佛,无不往生。

摘自《唯说念佛》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祖师如何运用公案(李元松)
下一篇:漫谈惜福(常耘)
 努力使宗教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果明)
 读《济公活佛圣训》有感(陆忠培)
 感情、欲望、意志(明真)
 《蜀中广记》里的僧传(国威)
 经忏佛事的利与弊(常静)
 唐代的“香水度僧”及其性质特点(明远)
 古寺千年伴诗韵(张君年)
 病中杂话
 打坐与禅修(无庄)
 净化(印顺导师法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坛经众生平等与解行相应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及意义(黄连忠)[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九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漫说《长阿含》(卷十七)~D 布咤婆楼经[栏目:界定法师]
 寂静法师:信心的力量 Master Jijing: The power of faith[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如何是禅[栏目:东初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栏目:慧僧法师]
 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第[栏目:成观法师]
 完美的感觉[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无量寿经讲记 如贫得宝 第三七[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