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舌尖上的禅(马明博)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8

舌尖上的禅

马明博

吃饭与禅,在我看来,是沾不上边的两件事,怎么现在变成了一回事?净慧老和尚说,能否从吃饭体验到禅,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是否能够觉照自己当下的一举一动。如果去掉吃饭时的“百种须索”,不去分别取舍,那么吃饭不但是滋养色身,也是用心修行之处。

学习吃饭,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禅。

第一次走进柏林禅寺的斋堂用餐,我的心里充满了敬畏。

斋堂里,一排排枣红色的条桌上,摆着一对对镶了两道蓝边的大白瓷碗,一只盛满了白白的米饭,另一个盛了一些菜。筷子枕在一张餐巾纸上,横放在靠条凳这一侧,筷子尾在右手边。桌凳很普通,但平整、干净。

斋堂,又称“香积楼”,在柏林禅寺客堂所在的会贤楼后面,是寺内僧众用餐之地。

香积一词,出自《维摩经》中的“香积佛品”,本是众香世界的佛名。《维摩经?香积佛品》中介绍,“众香世界里有一尊佛,名叫香积佛。那个佛国,楼阁建筑、土地、花园等,都散发着香气。饭食时,香积佛用香钵盛满香饭,供养大众。”

香积楼,是柏林禅寺的斋堂、厨房所在地。大概取意这里如同香积世界,为大众提供香饭之意。

柏林禅寺的斋堂,能容纳近千人一同进餐。

斋堂有三个门,中间是僧人们排队进出的门,两侧分别是男众、女众进出的门。早课结束之后,云板响起,我跟随上早课的僧侣们,来斋堂过堂(吃饭)。进得门来,鱼贯而行,依序走到座位前,向上问讯后,入座。起得早,此时有些饿了。在条凳上坐稳之后,以为可以吃饭了。刚要伸手拿筷子,一看左右,人们都安安静静地坐着,又把手缩了回来。

此时,有僧人击打法器,领众诵经。

所有进餐的人都合掌胸前。身边的人会念,正跟着念;我不会念,跟着大家一起合起掌来,静静地听。隐约听出,僧人们念诵的是“供养诸佛和诸尊菩萨”。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时,僧人再度提醒自己,不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后来,大家齐诵一声“阿弥陀佛”后,开始进餐。此时,要先将菜碗移近自己,拿起筷子,再端起粥碗。进餐时,要挺直腰板,不能趴在餐桌上。

进餐期间,端着菜盆、饭盆,或提着粥桶的僧人沿着桌子间的夹道巡视着。这些在他人进餐期间服务的人,禅门称为“行堂”。如果你想加菜,不用说话,也无须举手,只要把菜碗推到桌边,行堂的僧人看到后,就走过来,给你盛菜。如果欲添粥,可将粥碗推至桌边。

在寺院里吃饭,不能剩。添饭添菜时,如果吃不了一整碗,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用筷子在碗中比划一下自己要多少,这样便于行堂的人按你的需要来盛。

在社会上,坐在饭桌前时,我们已经习惯了推杯换盏,吆三喝四,言谈嬉笑。在寺院里,进餐时,要学会保持安静,静默地进食。

饭毕,看左右的人将两个碗摞好,推至桌边,筷子顺在碗的右边。也学着做。

以为吃饱了可以走了,再看左右,人们都坐着不动,我也静静地坐着。

此时,我得以观察整个斋堂。斋堂像个大教室,中间高的那一块,像个讲坛。寺里的方丈明海法师巍然端坐,两侧的僧人和在家信众都面向中间对坐。

明海法师在不急不缓、行云流水般吃饭、吃菜、喝汤。后来,他环顾左右,可能是看到大家几乎都吃完了,他才放下手里的碗筷。

领诵经文的法师,看到明海法师进餐毕,又开始领众诵经。

饭后诵经时,那些没有吃完的人,也停下了碗筷,和大众一起合掌诵经。

诵经结束后,众人起立,双手合掌,依僧人先、在家信众后的次序离开斋堂。

寺院里的饭,吃得意趣盎然。翻阅佛经,才发现,吃饭这件事,例来是佛教的修行用功处。

《华严经?净行品》说:“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维摩经?方便品》说:“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

《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说,学法与修禅,都是人的精神食粮,能资益人身。佛教徒的食物有两种,一种是法喜食,一种是禅悦食。法喜食,指人闻法欢喜,增长善根,资益慧命,如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禅悦食,指人修习禅定,得寂静之乐,心身怡悦,安乐自在。

禅无处不在。一颗觉照的心,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禅相契合。以禅悦为食,生活会因为禅而充满欢喜。

这份禅悦,就在我们的舌尖上。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摩诃萨”的七种意思(宣化上人)
下一篇:以因缘因果为依据的佛教道德观(马明博)
 无常(贤一)
 我的学佛历程(释平象)
 放生三施俱全
 凡圣两忘
 欧阳竟无与佛学(吴雨)
 简单心过生活(游乾桂)
 人生问题之解决(太虚大师)
 谈百八法门
 如何不后悔(禅光法师)
 善待蜘蛛(肖利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八[栏目:贤清法师]
 一念光明就是佛[栏目:宣化上人]
 怎样调试佛教与经济世俗性的平衡?[栏目:周齐教授]
 A harmonious World Begins in the Mind[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第三十五 萨遮迦小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十章 般若波罗蜜法门[栏目:印顺法师]
 禅林风雨 8.真宝与假宝[栏目:果煜法师]
 人本佛教是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栏目:王志远教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五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一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