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举起与放下(张永祥)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8

举起与放下

张永祥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举起是很吃力的,因为举得时间长了就会臂膀酸困,眼冒金星,站立不稳。这时候谁又能想到放下呢?人们大都喜欢高举再高举,于是就用尽毕生精力,生命不息,高举不已,辛劳一生。

生活中,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心想让子女出人头地,考重点学校,考名牌大学,考研出国留学。于是父母就全身心为子女服务,学业上不让子女有多余的休闲空间,学生回到家稍有空闲,父母脱口而出就是:“写字去,做作业去”。而家务劳动什么的是一点也不让孩子插手,唯恐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父母对子女期望越高,就把子女抬举得越高。这样一路下来,父母毕其一生都在为子女服务,耗尽心血。但是,这样最后得到的是什么结果呢?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学奴”、“多少“小皇帝”,我们就会明白一切。现实生活中,父母都是在为子女活着,都是在高举着子女一路走来。太多的关爱、太多的牵挂造成了无数的唠叨父母,儿女的心都让父母操完了,可是能有多少父母如愿以偿呢?又有多少子女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各种新闻报道吧,今天有学生弑母弑父,明天又是子女殴打父母致残,这是何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啊!而细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大多子女都嫌父母管束太严,给予自己自由活动的空间太少,于是就对父母心生怨恨,以致终酿悲剧。

其实,父母不必强求子女太多。现实中,人才的界定也不限于此。社会是一个多元体,它兼容并蓄,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既需要尖端科技人才,也需要技术工人;既需要农学家指导农业科技,也需要农民耕作务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十个指头有长短,各有各的功能,谁能分出优劣?各人头上一方天,每只羊嘴里都有一撮草,何必强求一致呢?

佛家讲,贪欲所指,迷途难返是谓痴。因贪痴而生嗔怨,抱怨社会,抱怨子女不成材,追其原因是只知举起而不知放下,只知进而不知退。学会放下,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教育子女,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和独立意识,让其自由发展,这样自己轻松,孩子也轻松。对于放下,不仅是一种解脱,而且是一种智慧。因为拥有的越多,烦恼就越多。就像有些人,由于对子女过分溺爱,总嫌给孩子留得少,千方百计给孩子攒钱买房子、买车子,有的甚至连孙子的钱都攒下,而自己却省吃俭用,如此重负背上,还不完的子女债,何时是个头啊!

举起与放下是辩证统一的,举起是希望,是有为之举。可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个度,该举起时就举起,该放下时就放下,这样才能进退有据、伸展自如。不过,怕就怕在贪痴二字。过分的希望,是贪痴,是只知进而不知退,是只知举起不知放下。如果这样,那就适得其反了,事与愿违,于是烦恼丛生,产生嗔怨之心。举起是积极入世行为,放下是圣贤清醒智慧;有为功德是举起,顺其自然是放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就是以如此平常心来对待举起和放下。与其举起苦苦挣扎还不如放下海阔天宽,能放下,才能显示清醒和智慧。凡事不可强求,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一切都在随缘。因此,举起是缘,放下也是缘,关键就看你如何修缘。

在人生旅途上,我们要放弃沉重的欲望,放下过度的需求,舍弃不必要的执着,还自己一片纯净的天空。我们常说“放心”,就是要把心放下,轻松上路,这样眼前才会现出一片晴朗的天空,才能看见多姿多彩的世界。“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叫抛弃人我,放下善恶念头,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

勇于舍得放下贪欲之心,将获得的是意外的幸福。这种幸福就是如释重负,一身轻松,心灵得到救治。放下过去的一切,卸下心头的包袱,只有知足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要你能感觉到幸福,你就是最幸福的。

摘自《禅露》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有多长(乃心斋)
下一篇:茶海渊香 禅味人生 法喜禅悦(张翔)
 佛教心理学(周宏)
 学会忘却(达亮)
 如何处贫居富(星云)
 唐寅诗词中的佛教思想(远尘)
 健讹多的因果启示(水莲)
 重申般若空义(王永元)
 佛陀的现实观(惟贤)
 放弃是一种睿智(本悟)
 略谈破除执着(净月)
 境由心生(莫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