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界唯心(依昱)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8

三界唯心

依昱

  古德云: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容貌,则马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乌实德之病。

  星云大师说:“尽管时序上有春、夏、秋、冬的递嬗更替;人有东西南北的奔波离异,如果能将一切万缘放下,心中坦荡无物,自有一番自在,自有一方潇洒优游的境界。”

  我们时常忘记心中的主人翁,忘记自心的清净佛性,非常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于是处处受牵制,放不开来,因此连鬼都会找上门来,以下有二个例子可作说明。四川黄书云的《觉园笔记》记载说:“自流井(四川的食盐产地)的街道很窄,有些人家常常在屋后临河的水面,搭起木板,建一层楼住在上面,把窗户打开就可以俯视河水。每一家的房子都是这样。”一眼看去没有两样有一个做篾器的工人,夜里做工,听到两个鬼在水上讲话,有一个说:“我明天就能得到替身,脱离水难了。”另一个鬼说:“真为你高兴!那个人是谁呢?”

  这个鬼说:“午后有个挑煤的人,把煤卖完,在街上喝酒。喝醉了,会到河边来喝水。我就把他拉下水,他就可以代替我了。”篾工细听之后,第二天午后,打开窗户对着河,坐着编东西。他时时往宙外看,果然看到一个人踉踉跄跄来了,带着一股酒气;这个人把担子放下来,蹲在河边,身体微微向前倾,几乎要掉到河里去了。他在河边捧着水拼命地喝,一面说“好喝!好喝!”然后,一面掬水,一面喝,喝罢,连念“阿弥陀佛”。结果也没出什么纰漏,竟然挑着担子走了。夜里有又听到那个鬼对同伴说:“你的代替人没有到吗?”那同伴说  “来了,我趁他捧水时拉他,他几乎掉下来了。想不到水喝了不少,却直念阿弥陀佛,我倒退三丈之外;我再到岸边,他又喝水,又念佛号,我吓得直后退,眼冒金星不能动,而他老兄已经挑着担子走远了。”第二天吕仙岩佛教会的会员来店里休息,听到篾工讲这番话,回家之后,就把它照实记下来!

  总之,一个人自己做不得主,鬼就会找上门来,这是一定的道理;但如果能洞彻世事真相,心中有佛,常思天下如意的事少,不如意的事多,那么遇到逆境自然不会产生悲愤心理,不会自怨自艾,心里自然会安泰,邪鬼也就迷不住了,况且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有修持者,纵遇险境亦能逢凶化吉。

  袁子才先生说:杭州北关门外,有一栋房子,经常闹鬼,人不敢住,再门深锁。有个姓蔡的读书人要买这栋房子,别人都认为不吉利,蔡某不听。等到买卖契约画了押,家人又不肯搬进去。蔡某自己跑去把门打开,点着烛一个人住在这栋房子里。夜将过半,看到一个年轻女子轻飘地从户外走来,头上围着细绸巾,向蔡某行跪拜礼。一方面又拿一根绳子挂在屋梁上,把头伸进去,作上吊的样子,蔡某面无惧色。那女子再挂一条绳,向蔡一招手,蔡把一只脚弯着伸进她做的绳结里,那女子说 “你弄错了!”蔡说:“你错了才有今天,我没有错!”那女鬼大哭,一面仆在地上礼拜,然后隐去。自此这栋房子里闹鬼的事,便没有了,蔡某不久就中了进士。

  以上所述是在说明要想使众生获利乐,其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正解。“正解”就像罗盘或指南针一样,能指导迷途的人或航行中的船舶不致触礁或迷失方向。同样道理,一个人对法有正确见解,知道“一切唯心造”、“一切法无我”,其在修行过程中,即不会退转或误入歧途而迷失方向。星云大师说:“对世间上的一切不要去计较、分别,这种作风并非傻瓜,而正是使自己进入无住生活的境界,内心就会开阔如宇宙虚空。”

摘自《佛缘》2004年7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随想(圣智)
下一篇:参禅要以悟为期(虚云)
 烦恼即菩提——谈《心经》的四谛法门(慧闻)
 隆印方丈语录
 空性与现代性:从京都学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诠释学(林镇国)
 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李豫川)
 谈百八法门
 潮音示现入涅槃——深切哀悼恩师惟贤长老(正根)
 
 略谈佛教之“腊”(通德)
 切勿轻谤佛法(宋智明)
 在中国显化之地藏(心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编序[栏目:佛经概说·白话文]
 吃亏上当,我们甘心情愿[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对牛头禅衰落的思考[栏目:蔡日新居士]
 般舟行法及护法之体会(释演弘)[栏目: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虚云和尚语录[栏目:禅宗文集]
 止观大意[栏目:妙境法师]
 对网络弘法的开示[栏目:弘法护法·净空法师问答]
 般若净宗学苑·答疑解惑第003期[栏目:疑问解答]
 与心对话 第三章 舍与得 4 因为舍,得到了真正的快乐[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最幸福的人[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