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健全的人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2

佛缘 

水 云

  山自寂静,水自喧哗,溪边的野姜花正开满了枝头,洁白如雪的花瓣在风中轻轻地摇曳。这一个从来不懂得恨不懂得后悔的快乐男孩,给他的和尚叔叔带到庙里已差不多一个月了。正值十八岁的他,对着一山的寂寞,心里真的有些郁闷。不懂得庙里的人为什么可以在山里过一辈子,这样岂不是变成了传说中的古老人物了?但和尚叔叔不来,他也不能走出山外,人在庙里身不由己。
  如果不是待在庙里的时间太长了,他还是喜欢住在庙里享受那一份安静和悠然自得的快乐。记得刚到庙里,蹲在那放生池边,他看着池中各种各样的鱼游来游去,也可以很开心地玩半天;或者拿一个馒头弄成一小块一小块抛在空中,让那看门的狗跳得高高的,他也会玩得很高兴;还有他喜欢一早跑到大殿里给佛菩萨磕上几个响头,不求什么,样会很舒服,然后在师父们诵经前在香炉上点燃几炷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炉中,再跑到佛菩萨跟前 把那些灯烛点亮,让那金黄的灯火映成一片片的辉煌,这样会使他想起快乐的童年。每天一放学就跑到爷爷那里,给和尚爷爷点上几炷香才吃饭。和尚爷爷很爱干净,他吃的米饭掉在桌子上,都要他捡起吃完。但他还是喜欢待在爷爷那里,像爷爷那样坐在佛菩萨身边数着木珠子玩,然后念几声佛号,抬头看看佛菩萨就像对自己笑,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和佛菩萨那么有缘,出生几天就给那当和尚的叔叔抱在怀里打了皈依,还起了一个法名,法名忘了,他只知道有那么一回事。
  人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他不懂,只知道比他大一点的和尚哥哥曾经一本正经地对他说:“出家就是超出生死,跳出轮回。”还有“知道我是谁”。还说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那些话语很有趣也很逗人。他也曾琢磨过自己是谁,从小喜欢跟爷爷吃素念佛,现在长大了要到外面跟别人干活,别人喜欢的他却不怎么喜欢,譬如不喜欢吃肉,不喜欢在碗里剩饭菜,不喜欢晃来晃去地骗人,不喜欢伤害小动物……难道这个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人就是自己?好像没有那么简单吧?还是不太懂。
  想想当和尚的叔叔整天忙来忙去的,忙着救人帮助别人的事情,忙着做佛事,忙着说法教小和尚……但做和尚也不太好玩,每天早早的,太阳还没有出来就要上殿诵经,他还不习惯;念佛还要盘腿静坐他也曾经坐得双脚发痛,也不好玩。念经他能认识字但一看就要一、二个小时,让人感到疲惫瞌睡,也不好受。最难过的是晨钟暮鼓庙里的日子,一天天的好像都一样地平淡,没有什么热闹的事情,把时间拖得很长,长得有时候让他闷得发慌。虽然他也喜欢住在庙里,但时间太长了又想到外面玩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还不想当和尚。
  有一天黄昏,天空下着滂沱大雨,有点郁闷的他跑到庙的外面看着山边哗哗流过清澈的溪水,他忽然想起自己对和尚师父说过的一句笑话:“因为世上伤心的人太多了,所以他们的泪水才变成了海水。”这时他才终于明白,因为海水里有许多伤心人的泪水,所以他的爷爷、叔叔还有认识的哥哥才出家当和尚,而他是谁?也许上辈子也是一个伤心的人,所以今生才一直待在佛菩萨的身边。

摘自《普陀山佛教》2007年冬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谈佛教修养
下一篇:藏传佛教死亡观的主要内容(杨丽)
 学佛之路(华影法师)
 儒、释、道与营造和谐的社会(谦和法师)
 真正的给予(阿姜·查)
 弥陀圣号妙用无穷(陈柏达)
 
 佛无灵(丰子恺)
 怨恨的本质(水莲)
 西方人所寻找的“禅”
 生死事大(陈柏达)
 佛教的宇宙观(慧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十一世纪佛教教育的展望(向学法师)[栏目:佛教与教育]
 清净道论 第二 说头陀支品[栏目:觉音尊者]
 五十世 应庵昙华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损毁的架子[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轻松快乐地积累资粮 明明白白地观察内心[栏目:达真堪布]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三○一)[栏目:杂阿含经]
 三五六 伽蓝第雅青年本生谭[栏目:第五篇]
 坐禅和意识(东郁雄著 陈建华译)[栏目:禅宗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一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福德之人,必有神护[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