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建设人间佛教(星云)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1

建设人间佛教 

星云

  在佛教界,一向很不喜欢谈钱,谈财富的。如果说某某人很有钱,那么,往往就有人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或者看到某一个人欢喜钱,或是赚钱,就要鄙视他,其实,有钱不是罪过,在这里我要稍加说明:
  (一)黄金非毒蛇,净财作道粮 佛经中常把黄金比做毒蛇,黄金有时是毒蛇,但是有时也是办道的资粮。钱财本来是中性的,变好变坏全看人用之有道或无道。如果是分内的钱,不是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就是净财,这种钱财多了有什么不好呢?净财可以做为求道与弘法利生的资粮,要修行办道、布施救济,这些都需要钱财来做助缘。举个例子说,如果有个年轻人,发愿深入经藏、穷研佛学,但是他没有钱买《大藏经》,因为一部《大藏经》要新台币四、五万元,一部《卍续藏》又要四、五万元,贫寒的学子怎么买得起呢?所以,读书也需要金钱来作助缘的。至于其它社会事业,更不用说了。
  所以,佛教徒并不是不可以发财。一个佛教徒在社会上或家庭里,应该是钱财越多越好,重要的是钱财多了要会用;很多有钱人,一生一世做个守财奴,不能善用金钱。所以我主张佛教徒大家来发财,但是不只要注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要“用之有道”。其次,我要说明,比世间的金钱更好的东西还是心灵上的财富。
  (二)外财固然好,内财更微妙 身外之财当然需要,心内之财更要庄严。身外之财,我们不容易有,如果你想到台南市中正路买一块十坪地,就要一百万,钱要从哪里来呢?可见向心外求财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向心内求财就容易得多了。心内的财富又在哪里呢?只要有般若智能,心眼开了就有了。譬如我们欣赏天上高悬的月亮,好圆好明好美;满天的星斗、银河,遍满整个虚空,如果你要欣赏,谁又会与你争呢?假如,你懂得的话,太阳、山、海、树木、花草、空中飞鸟,花是为我而开,鸟为我而叫,平坦的柏油路都是为我们做的,宇宙之大,一切都是属于我们的,又何止是中正路区区的小土地?所以真正的财富是在自己的心中,心里若知足,宇宙三千都是我们的;你如果不满足,一味地贪财好利,就是拥有再多,也是觉得不够的。
  (三)求财要有道,莫取非分财
  非分的金银财宝,我们不要,什么是非分之财呢?下列七点就是非分之财:
  1.窃取财物:别人东西,私下拿用。2.抵赖债务:欠人之钱,硬要赖帐。
  3.挪用寄存:寄存之物,从中挪用。4.吞没共财:共同经营,非法多得。
  5.因便侵占:趁机得利,侵占存用。6.藉势苟得:滥用权势,获得钱财。
  7.经营非法:私造毒品,不合国规。
  各位都听过《阿弥陀经》中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里面可以说是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地下是黄金铺地,栏杆雕梁都是七宝所成。谁说佛教不重视富有呢?因此,我们不要以为佛教叫我们不要有钱,佛教希望人人要有钱,但非法的财富不要,若有外财后,更要有心内的财富。

摘自《晋城佛教》2008年第2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移民的终极目标
下一篇:救人与放生
 太虚大师与民国汉传佛教的重建(李尚全)
 “和合”从寒山、拾得祖师说起(阿莲)
 信仰的选择(白云禅师)
 如何正确发心(济群)
 十分福气 三分享受(弘一)
 结合佛教谈谈《奥义书》中的轮回思想(真诚)
 中国佛教美术漫谈(常任侠)
 临济高僧圆悟克勤大师(李豫川)
 学佛者的苦闷
 用佛教智慧经营人生(龚西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栏目:历史源流]
 前行讲记 第一百四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因果不虚-所断之不善[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生死大事比什么都重要[栏目:仁焕法师]
 《金刚经》系列开示 74[栏目:常福法师]
 楞严经‘五十阴魔’[栏目:宣化上人]
 首届:赵县朱存柱县长在开营式上的讲话(朱存柱)[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十品 回向 第一百九十九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愿为王剃须喻’读后感——我对愚痴见的理解[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请师父开示如何超度附在身上的众生,让它早日往生净土?[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修心八颂》第二颂[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