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涅槃学派--弘传《涅槃经》而得名(林子青)
 
{返回 涅槃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0

涅槃学派--弘传《涅槃经》而得名

林子青

中国佛教党派。亦称涅槃宗。以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简称《涅槃经》)而得名。其学者称涅槃师。《涅槃经》的中心教义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涅槃师的学说即以阐发这一教义为宗要,并由此形成关于佛性的种种见解。

法显在中印度华氏城写得《大般涅槃经》初分的梵本。返国后,于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在建康和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题名《大般泥洹经》,凡六卷,世称“六卷泥洹”。同时,昙无谶于北凉玄始三年(414),在北凉译出自己从东印度带来的《大涅槃经》初分十卷;玄始十年又译出在于阗寻得的中、后分,共成四十卷十三品,世称“大本涅槃”。北凉译本于南朝宋元嘉(424~453)年间传到江南,宋文帝令义学名僧慧严、慧观及文学家谢灵运等依“六卷泥洹”增加品目、修改文字,删订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世称“南本涅槃”,而以北凉原译四十卷本为“北本涅槃”。

在大本涅槃还没有传到江南以前,“六卷泥洹”先行流布。经中说,除一阐提皆有佛性。彭城道生剖析经旨,判定其意未尽,因而即倡“一阐提皆得成佛”说。后大本涅槃传至江南,证明其所倡不谬即在庐山精舍讲说,是为南方最初的涅槃。道生又尝校阅真俗典籍,研思因果理致,着《泥洹义疏》立“善不受报”及“顿悟成佛”义。与他同出鸠摩罗什门正气慧观,则主张渐悟。和道生并为涅槃学派中两大系。

道生、慧观以后,南方出了不少涅槃师,其中属于道生系统的,宋有宝林、法宝、道猷(又作道攸)、道慈、僧瑾、法瑗,齐有僧宗,梁有法朗等。直接受传北方之学的涅槃经师,宋有慧静、法瑶、昙斌、僧镜、超进,齐有僧钟、法安,梁有宝亮、法云、僧迁等。此外,学系不明年涅槃师,宋有僧含、僧庄、昙济齐有昙纤、道盛、僧慧,梁有智秀、智顺、僧旻、法会、智藏、慧皎,陈有慧勇、警韶、宝琼等。当时《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和《成实论》的学者,几科都兼善涅槃学。宝亮等所撰《大般涅槃经集解》,就是集宋、齐梁间涅槃学说的大成,其中所收的作品、作家,沙为僧传所未载,可见其时南方对《涅槃经》研究的盛况。

在北方,慧嵩、道朗曾列席昙无谶的译场,笔受《涅槃经》,并分别作义记、义疏,阐发《涅槃经》的玄旨,是为中国北方最初的涅槃师。此后从北魏中叶到隋初,以涅槃学知名的有慧静、道凭、昙准、道登、昙度、昙无最、圆通、宝彖、僧妙、道安、昙延、慧藏、慧海等。当时在北地兴起的地论学者,大半兼善涅槃学。地论南道系的创始者慧光,曾为《华严经》、《涅槃经》、《维摩经》、《十地经论》、《地持经》等作疏注。慧光的弟子和涅槃学有关系的,有僧范、慧顺、道凭、灵询、法上、道慎等。

隋代统一中国后,就当时的佛教义学立为“五众”(即五个佛学研究集团),而涅槃学居五众的第一位,并先后以法慈、童真、善胄为涅槃众主。入唐以后,直北涅槃师遽尔衰落,不复有以独讲一经名世的涅槃师。

涅槃师关于涅槃佛性的解释,有种种不同的见解。三论学者寺藏所撰《大乘玄论》卷三将其归纳人11家:①依经说“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而以“众生”为正因佛性;②说佛性者,“不即六法(六法即五阴及假人),不离六法”,以“六法”为正因佛性;③说“凡有心者必定当得无上菩提”,以“心”为正因佛性;④说以“冥传不朽”为正因佛性,意谓神识有冥传不朽之性,故说为正因;⑤说“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以“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⑥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以“”真神为正因佛性;⑦说以“阿梨耶识自性清净心”为正因佛性;⑧说是以“当果”(另作“当有”)为正因佛性,意谓众生皆当得佛,说为正因;⑨说以“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意谓众生均有得佛之理,故说此理为正因;⑩说以“真谛”为正因佛性;(11)说“佛性者名第一义空”,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

中国佛教中的教相判释,从现存文献看,可说是创始于早期的涅槃师。慧观曾就汉末译出的教典,立二教五时的教判,把释迦如来一代的教法大别作顿、渐二教,以《华严经》为顿教,以从鹿野苑到鹄林所说诸经为渐教。更把渐教开作五时,以说三乘行因得果没的经为第一时三乘别教,以《般若经》为第二时三北通教,以维摩、思益等经为第三时抑扬教,以《妙法莲华经》为第四时同归教,以《涅槃经》为第五时常住教(一说慧观于顿、渐二教外立不定教成为三教)。后来僧亮、僧宗都配合“涅槃五味”,来区分如来一代教法。刘虬更综合各说把如亚代教法大别作顿、渐二教,更于渐教中立五时七阶。此外,虎丘山籍师、宗爱法师,虽事迹不详,然而他们的教判都以《涅槃经》阐明法身常住为渐教的究竟,可以推定也是涅槃师。


{返回 涅槃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涅槃传译与中国涅槃宗的形成(杨惠宇)
下一篇:昙无谶与《大般涅槃经》
 胜鬘经 1 如来真实义功德章
 佛说罪福报应经
 佛经概说 九、佛说鬼子母经
 杂宝藏经白话 比丘补寺壁孔获命延报缘第六十八
 安般守意经 解说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二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一九九)
 摄大乘论 入所知相分第四
 因明与中国文化(王克喜)
 三聚经第十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中的宝藏[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认识生命——做快乐人[栏目:仁焕法师]
 正念的奇迹 第七章 三个绝妙的答案[栏目:一行禅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四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相应5经 迦摩浮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1.质多相应]
 《入菩萨行论》讲记(二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