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要义 佛陀
 
{返回 陈燕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7

佛法要义

佛陀

(Buddha)

佛教的创始者——佛陀,姓乔达摩,名悉达多(Sid-dhattha Gotama),公元前6世纪(623B.C.—543B.C.)①(①此为根据斯里兰卡的说法,亦为学术界争论后,大多数人的认定。佛教纪元是从佛陀涅槃之日计算,不同于基督纪元。)生于北印度。父亲净饭王(Suddhodana)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罗希尼河(Rohini)的迦毗罗城(Kapila)②(②今尼泊尔境内。)治理释迦族(Sakva)的国家,实行仁政。母后摩耶夫人(Maya)依当时习俗,回娘家分娩途中,在兰毗尼园(Lumbini)生下悉达多之后,第七天去世。悉达多太子是由姨母波阇波提(Pra-japati)抚养长大的,16岁与同龄、美貌忠诚的堂妹耶输陀罗(Yasodhara)公主完婚。在十三年的幸福婚姻中,悉达多太子在皇宫里享受了人世间(loka)随心所欲的荣华富贵③(③《增支部》第1卷第3、4经。)。

之后,由于越是与宫墙外的世界接触,他越相信世间缺少真正的快乐(matgala)。在人世间的现实生活里,人们离不开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人们往往被愤怒、忧虑、贪婪、怨恨、不安、紧张、顽固、悲伤困扰。人们由于污秽的心念、内心的欲火、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失调,生活充满了痛苦不如意。悉达多太子认识到五欲之乐的虚幻短暂,认识到众生浮沉世间执着物欲、色欲、贪欲、爱取的罪恶,认识到离欲才能安稳,更由于对众生痛苦的无限悲悯,他决心舍去一切,舍离世俗生活出家,以更自由、更不受干扰的精神集中,寻求可以究竟解脱世间一切苦难的大道。①(①《中阿含·柔软经》)

就在29岁那年,风华正茂,他毅然放弃具有权力财富的王储地位,别离了娇妻和刚出世不久的爱子罗睺罗(Rahula),带着驭者车匿(Chandara),骑着白马犍步(kan-thaka)离开王城出空做沙门(samana)。乔达摩·悉达多的舍弃所有一争,不是逃避现实,不是吝啬对家庭、对父母妻子的热爱,而是更爱觉悟之道。那是一种勘破家庭自我私欲及占有的染着,是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利益众生的在爱。

在穿过阿那姆河之后,他剃除了发须,脱去华丽的衣饰,交给车匿带回王宫。从此,从尊贵到平凡,除了一只饭钵和一身仅能裹体的袈裟之外,他已一无所有,为了真理与自由,踏上了历史性的旅程。

当时,印度的宗教流行定乐和苦行。他们认为:自我欲乐的放纵可以除瞋恨(vyapada),而自我严厉的苦行可以去除贪爱(tanha)。乔达摩·悉达多参访了许多名师,其中,曾经追随着名的阿罗罗迦罗摩(Arada-kalama)修定(samathabhavana),至第七定的无所有处(akincannayatana)空界禅。以及追随优陀伽罗摩子(Uudaka Ramaputra)修到更进一层的禅定,即第八定的非想非非想处(n’evasanna-n’as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界禅。

这些仅仅导致意识思惟(abhoga)经验玄妙的、较高或最高境界的、暂时禅定的定乐状态,并不能断除潜伏内心深处的根本烦恼。这种全神专注的禅定技巧,内心仍有紧张存在,这种压抑任何经验(如贪瞋等)不让他们生起(samudaya),存有对自我的执取(upadana)爱着,根本无法灭苦(dukkha)。这与悉达多希望追求彻底灭除贪欲(kamacchanda)苦恼(upayaso)的目标,相去甚远。

于是,他转换另一种修行方式,试图以非常自我节制的苦行,来灭除(nirodha)贪爱、净化心灵、摆脱苦恼。他走到摩揭陀国(Magadha),在迦耶城(Gaya)旁的尼连禅河(Nairanjana)的苦行林(Uruvilva),锻炼最严格的苦行与禁食。这使他精疲力尽,瘦骨如柴,血液干涸,濒临死亡。“我修苦行,遵守严格戒律,其严格的程度,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人。我肢体瘦弱,如同清瘦枯萎的芦杆。”①[①《中部》第361经。]他彻底认识到:体能是开发精神智能的重要条件,自我折磨的极端苦修,只是枉费心机,只是削弱人的智能、疲倦人的精神,不能使人达到心灵真正的清净(visudhi),不能使人从身心的枷锁中获得真正的解脱自由(vimutti)。

极端的纵欲与极端的禁欲,这两种极端的修行方法都不是正道,都不彻底,不能由此正觉人生的实相②[②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亦即宇宙人生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法、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不能真正去除贪爱(raga)、瞋恨(dosa)、愚痴(moha),不能免于执着(upadana)和痛苦(dukkha),不能获得宁静开放的心灵,确实与悟道解脱无缘。

既然没有人可以传授满足他所希求的真理之道,他终于放弃了传统两极端的修炼方法而另辟蹊径。他依着自己的决心(adhitthana)和智慧(panna),潜入自己的内心,不再向外寻求帮助。

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洗净身上的污垢,接受一位名为修舍佉(Sujata)牧羊女供养的热乳粥滋养身心,停止了禁食的苦行。由于恢复了正常的饮食,衰弱的身体因而恢复了健康。这时,与悉达多同在林中苦行的憍陈如等五位出家人,以为悉达多已经堕落,便离他而去。

“比丘们!出家人对二种极端不应有,何等为二?即极端纵欲与自我抑制之极端苦行。此二极端均无益处,均无法圆满证得无上菩提之涅槃,必须克服此种极端修习中道。”①[①《毗奈耶》第1卷及《相应部》第5卷。]

在摩揭陀国菩提伽耶的一颗菩提树下,他结跏趺坐,发出坚强的誓愿:“即使筋骨断裂,血肉枯干,若不证道,不离此座。”②[②巴利文《经集·精勤经》。]

孤单的悉达多相信自己的清明和力量,运用正念和正知、智力和悲力,精进地禅修出入息(anapana)的内观(vipassana),持续不断地觉知(satipatthana)当下周遭、身心一切的生灭现象,依次进入初禅至四禅,获得绝对的一心不乱(samadhi),观照觉知万法的实相。由于他的内心洁净、宁静安详、无贪无染、柔和警醒,他的意识直指意念前世,以宿命智(pube-nivasanussatinana)忆念起过去世(第一世、第二世、第一百世、第一万世……)各种身世在众多世界的消亡演变。以天眼神通,观见各类众生依其行为业力(kamma),生死轮回于各类善趣恶趣生生灭灭的苦乐演变。①[ ①《中部》第1品第36经《摩诃萨遮经》。]他以慧眼看到世间的一切都是业力和轮回的作用,众生根据自己的业力,不断地从一个生命形态轮转到另一个生命形态。他详细忆念了前生的生活方式,直指灭尽贪(lobha)、有(bhava)、邪见(miccha-ditthi)、无明(avijja)、烦恼(gotrabhu)的悟解(asavakkhayanana)。

就在一个特别的夜晚,他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的缘起观,②[②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多条件的因缘而生起的,众缘合成的万事万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这就是无分别的般若智慧,就是中道义。]如实(yatha-hata)觉悟到四圣谛:此是苦,此是苦的生起(苦的原因),此是苦的灭除(涅槃),此是灭苦之道(八正道)。此是烦恼(有漏),此是烦恼的生起(烦恼的原因),此是烦恼的灭除(涅槃寂静),此是灭除烦恼之道(八正道)。由于体证四圣谛,他彻底断除了无明烦恼,“轮回(samsara)已断,圣身已证,所作皆办,更无后生。”③ [③《中部》第36经。]

苦战终于结束,乔达摩·悉达多在35岁那年的12月8日黎明,当他仰望晨星时,他的内心光辉灿烂、豁然开悟成佛。他就是后来被佛教僧侣信众称颂的无上正等正觉(anuttam-sammasambodhi)者或不由他觉者的佛陀。“应该了解的都已了解,应该做的都已完成,应该弃除的烦恼都已弃除(patinissagga),所以我被称为佛陀。”①[①巴利文《经集》。]从此,乔达摩?悉达多就以佛陀(Buddha)、如来(Tathagata)、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佛、世尊等名称闻名于世②[②巴利文《律藏大品》第1品。佛有十种的称号:

(1)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

(2)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

(3)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

(4)明行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以及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等五行具足;

(5)善逝:自在入于涅槃;

(6)世间解: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

(7)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

(8)调御丈夫:能调御修行正道的大丈夫;

(9)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

(10)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释尊的正觉,是从三大阿僧只劫③[③阿僧只华译为无央数,劫是计算时代的名称。阿僧只劫即多到没有数目可计算的时代。]的慈悲利他中得来的。在此证悟解脱之前,他多生多劫不惜财物身命为利益众生而施舍(dana),他持戒(sila)、忍辱(khanti)、精进(viriya)、禅修(bhavana),不但重智证,也重悲济。他由己及人而推及世间,彻悟自他心物的中道(hiri),在深彻的慧照中,充满了同情的慈悲。

佛陀是人,既非上帝,也非上帝的化身,更不是什么神秘人物,他是一个非凡的人,是个独特杰出的人。佛陀光明磊落,散发强烈的人性尊严,他没有任何人或神的帮助,他是悲智双运的体现者。佛陀以纯净的心,自我觉悟而圆成佛道,这是一个人以坚强的意志勇气,克服了一切自私心理、一切障碍以后,才能达到的境界。

佛陀出在人间,即人成佛,是净化人性而达到正觉解脱的。佛陀是人,与人一样的生老病死、饮食起居、眼见耳闻,这父母所生身是佛陀的生身。佛陀有超胜一般人的佛性,是正觉缘起法性而解脱的,这是佛陀的法身。“如来就是法身,是真理的具体化,已成为真理,由人转变成真理。”①[①《长阿含》。]释尊是人而佛、佛而人的,由于即人成佛,而佛性是人性的净化究竟,所以人人可以即人成佛。释尊证觉缘起法身而成佛,佛弟子若正觉缘起法,也能证得法身。“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②[②《中阿含》卷7。],甚深微妙法是从悟入缘起而显现出来的。法身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践而定,佛法的不断流行,是有不断的勤行者,才能使法身常在人间而不灭。

经典中,我们看到一位可亲可敬、智慧圆满、慈悲无碍的佛陀,他的一生因追求真理、觉悟真理、奉献真理而究竟完美。他是传授人类解脱大法的无上师,又是医治人生痛苦的大医王。在他身上,人类看到离苦得乐的希望,找到圆满觉悟的大道。然而获证菩提(bodhi),仍需人们自身的努力。

释尊体悟的人生真谛与实践的轨则八正道,在当时印度流行祭祀生天与苦行解脱的思潮中,格格不入。释尊成道后,经过五十七日的思考,过着独善的生活,最后决定以适应时代文明、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事真理的传布工作。①(①释尊体证的诸法实相,本是远离名言,不能假藉言说说明的,但释尊不说,世界即无法,所以释尊只得以言说,相似相近地把它说出来。释尊假藉语文的说明来显示诸法实相的理体,这语文的显示,虽不就是实相的本身,但众生可从这语文的显示中去领会它。释尊体证诸法实相,解脱生死苦轮,而无边的众生仍然沉迷在生死烦恼的深渊,释尊为了悲悯众生,才将自己证悟的实相妙法宣说出来,释尊的说法,纯粹是从悲心激发,利益众生。)

首先,他想对曾经跟随他苦修六年、而且有恩于他的老同修——憍陈如等五位苦行者说法,于是前往他们居住的波罗奈(Baranasi)附近的鹿野苑(Mrgadava)教化他们。他们讥嫌佛陀的受食糜乳,怀疑佛陀的正觉,原想不理佛陀,但在听到佛陀说法之后,即得清净无染的法眼(dham-macakkhu)①(①法眼能清楚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五眼是:

(1)肉眼:凡夫的眼,遇昏暗或阻碍就不能见:

(2)天眼: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

(3)慧眼: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

(4)法眼:菩萨的眼,能彻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

(5)佛眼: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觉悟了缘生缘灭的道理,成为佛陀最初的弟子。而在此阐释四圣谛法的《转*轮经》②(②《中部》第1品。)(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是佛陀所讲的第一部经。这五位弟子分别是憍陈如,跋提,跋波,摩诃男和阿说示。

之后,佛陀又到王舍城(Rajagrha)教化频婆娑罗王(Bimbisara),并以此地做为说法的根据地,致力于救度众生。后来,以舍利弗(Sariputm)及目犍连(Maudgalyayana)二大弟子为首的二千多个弟子,敬仰佛陀,也皈依(sarana)了佛陀。

父王净饭王,养母摩诃波阇波提、以及妻子耶输陀罗为首的释迦族,皆皈依佛陀,成为佛弟子。其他陆续有更多人都成为佛陀的信徒。

从为憍陈如等五位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的那天起,佛陀教导了各种阶层的男女,一视同仁、不存丝毫分别之心。信徒之中,有国王、佃农、婆罗门、贱民、巨富、乞丐、圣徒、盗贼……。佛陀不承认社会上的阶级之分,他讲的道,对准备了解并实行的一切男女,全部公开。

如此,佛陀的传道旅行继续了45年之久,这时他已80高龄了。有一天,当他由王舍城赴舍卫城(Sravasti)的途中,在毗舍离(Vaisali)染病,到达波婆(Pava)时,接受铁匠纯陀(Canda)供养的食物而中毒,病情恶化,但仍忍耐痛苦走到拘尸那揭罗城(Kusinagara)。佛陀走向城外沙罗(sala)树林,在沙罗双树之间,头北面南侧卧,恳切为弟子作最后的教诲,希望弟子从今以后,将佛法辗转宣行,使法身常住不灭。就在80岁的二月十五日中夜,结束了一代教化。

释迦牟尼佛经过45年辛勤地弘法利生,他只教导一件事:苦和苦的止息。在佛陀体证的教法中,并没有永恒(dhuva)的自我,没有上帝创造的灵魂或人的灵魂。佛法的修持(bhavana)是把身心当作不断生灭(uppada vaya)变化的现象来观照明觉(sampajanna)。

释尊成佛后的游化人间,以微妙的法音到处转*轮,他苦口婆心召唤觉悟痛苦中的众生。他教化人类的事实,明白说明释尊出家的真意,不外乎大慈大悲、慈悲为本的佛心。

释尊本着自觉的达摩(法dhamma),适应当时、当地、当机者的性格、智能、希求,加以正确的教导,佛法才流行于人间。释尊的教导,不只言教,还有身教。释尊的日常生活、待人处世,一切的语默动静、来去出入,都以智慧为前导,都与实相(yatha-hbuta)相应。

从达摩(法)而有释尊的自证化他,因佛的化证而有僧伽的内修外弘。释尊时代,佛(Buddha)、法(Dhamma)、僧(Sangha)的三宝(Ti-Ratana)住世,是人间佛教的本源,后代佛教的扩展与延续都由此而来。

释尊灭后的第一年夏天,尊者摩诃迦叶发起在王舍城外的七叶岩,召开结集圣典的大会。结集的方式是推出精通法、律的智者诵出法(dhamma)、律(vinaya),经大众共同审定,然后加以编集。原始结集的圣典,分为经(sut-ta)与律(vinaya)即定慧修持的义理与戒行,类似现存的《杂阿含经》、《戒经》与《杂跋渠》。

佛灭百年后,佛教的东方系与西方系为了戒行的见地不同,又在毗舍离召开第二次结集大会。经典以《杂阿含经》、《相应修多罗》为本,加入佛及弟子的遗言景行,依经文的长短分为《中部》、《长部》,又依增一法,编集为《增一部》。这三部加上原有的相应(杂)教,总名为《四部阿含经》。

第二次结集以后,东西方日见对立,东方系成为大众部,西方系成为上座部(Theravada)。上座部佛教在阿育王的大力护持下,逐渐形成体系完整、传播广远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僧团(sangha)的组织、教理的研究、佛法的实践(asevitabba)来说,都比较传统,早在公元前1世纪,经典就以文字记载下来,以后虽有增减,但基本保持了原始佛教的风貌,为佛教保存了一部完整的部派佛教根本大典。

佛教虽分上座部与大众部,或称小乘(Hinayana)和大乘(Mahayana),两者仍有共同点:

①以释迦牟尼佛为导师(kalyana-mitta);

②尊崇四圣谛(ariya sacca);

③实践八正道(ariya atthangika magga);

④以十二因缘(paticcasamuppada)为基本教义;

⑤反对有超自然的造物者缔造世界、统治世界;

⑥接受诸行无常(anicca)、诸法无我(anatta)、涅槃寂静三法印(ti-lakkhata)及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三学。

在印度1500年的佛教史中,也可以看出有三期的演变:

①初期佛教以出家的声闻僧为中心:释迦牟尼佛自身、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等都现出家相。他们随缘度日,少事少业,灭除烦恼,林野风致,现出清净自在的精神。这初期的佛教是以此出家众的解脱为中心。

在家弟子如给孤独长者、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以及文臣武将、农工商贾、男女老幼都重布施持戒也修定,也能了生死,却不是住持佛教的地位,而是外围的信众。

最外层的是鬼、神,如天、人、阿修罗、乾闼婆、夜叉等,他们偶而也参加法会,却是处于不关重要的地位,佛陀总是劝说他们,不要因自己贪欲暴劣的愤怒而害人害世。

这初期的佛教,以天、人(在家)、声闻(出家)三类为佛教的重心。

②佛灭后五百年,即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以人(天)菩萨为中心:这时期,处于佛教中心的佛与弟子都现在家相,例如文殊、观音、普贤、维摩诘、善财、常啼等菩萨,可说都是在家的。大乘的佛陀为毗卢遮那佛,也是有发髻、戴头冠、身着璎珞庄严的在家相。这以在家为中心的佛菩萨,表现了大悲、大智、大行、大愿的特征,重六波罗蜜、四摄①(①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等法门。

这一期的佛教,从出家移人在家,从人而移向天,是适应当时崇奉天神(deva)的在家婆罗门(brahmana)而发扬起来的。天的倾向发达起来,天神的地位显着起来,所以这是佛教的人间化,也是天化,已经不如初期佛教的朴素,多少曲应了世间的俗习,倾向于唯心及个人的伟大。

③第三期的佛教,约佛灭后1000年,以天(菩萨)为中心:这与初期佛教相比,一切情况可说本末倒置。处于中心的佛菩萨相,现的是夜叉罗刹相,奇形怪状,使人见了惊慌。有的头上安头、手多、武器多。项间或悬着一颗颗贯穿起来的骷髅头,脚下踏着凶恶相的鬼神,而且在极度凶怒的情况下,又男女扭成一堆。这个时期,那些现在家慈和菩萨相的,移到外围。现出家解脱相的,更在最外围,毫无地位。这种境况,从密宗曼陀罗中可以完全看出。由于天神(特别是欲界的、低级的天神)为佛教的中心,所以一切神教的仪式修法,应有尽有的化为佛法的方便法门。

当今,我们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是以人为中心,所以应当摄取印度初、中二期佛教人菩萨的慈悲智慧,从悲起智,而不应取后期佛教的天菩萨法。传到中国汉地的佛法,唐代还是印度后期佛教的开始,所以还不像传于西藏地区的完全天化(天菩萨法)。中国汉地所传的佛教,天神化本来不深,也许声闻的倾向还要浓厚些。人间佛教提倡纯粹的人菩萨法,是由人发菩提心,以悲智普济一切有情,直趣无上正等菩提的。

印度外道重定,佛法的特质重慧。要了生死,必得灭除妄想(vitakka),断尽烦恼,空去我执。依佛法说,内心的妄想分别、痛苦烦恼,是由于不能正见世间一切法的真相而来,若是仅以心力将妄想降伏,也只能离去一部分烦恼得定而已,根本烦恼仍然潜在。要得真解脱,必须将生死的根本——我见断除,必须以般若智慧观察(vimamsa)体悟(adhigama)世间万事万物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空sunnata)的实相,才能根本解决根本烦恼。

通常一般人误会学佛的真义,认为学佛必须出家(pabbajja),所以一味模仿出家的行径,以为这是惟一的修学方法。其实释尊时代的在家弟子中,如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质多长者、梨师达多大将,以及一般士农工商,其中证果的很多。学佛不一定要出家,重要的是正信正解,戒定慧三无漏学。在家弟子,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正信佛法僧三宝,不耽着色、声、香、味、触五欲的享乐,白天国事家事照常的工作,做人间正事,有空或晚间修习慈悲喜舍定,或作无常、无我观,引发真智,如此必能由正戒发正定、得正慧而了生死,得究竟解脱。


{返回 陈燕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要义 重视人间的佛教
下一篇:佛法要义 自序
 佛法要义 三法印
 佛法要义 切莫误解佛教
 佛法要义 佛陀
 佛法要义 自序
 佛法要义 四圣谛
 佛法要义 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
 佛法要义 重视人间的佛教
 佛法要义 附后:解脱的圣者八风不动
 佛法要义 结语
 佛法要义 人类有三特胜可以学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大道[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主要解释]
 善昭~西来意颂诗[栏目:禅诗三百首]
 痛苦磨难是成就的机会[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牛鼓偿罪——僧法爱[栏目:破戒果报故事]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江西邱道玉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没有上师,自己修法行不行?[栏目:四龙吞珠仁波切]
 相应33经 福德之润泽经第三[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栏目:太虚法师]
 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为主[栏目:圣严法师]
 03-061《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