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静坐的功德(宣化)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0

静坐的功德 

宣化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人若能静坐,就算很短的一刹那,在这时候他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一切尘劳、妄想杂念皆止,则一切智慧、辩才便生起。这时,认识法的本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明白法的自性本来清净不动,便能返本还原。恒沙七宝塔是有为法,有形有相,静坐,则是无为法,无为而无不为。“净极光通达”,净到极点,智光现前,再不颠倒,这时便行菩提道,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因此,比建造七宝塔更殊胜、更重要、更有用。
  这时,能真布施,真持戒,真忍辱精进,真禅定,真般若,六度齐修,万行俱备。人为何无智慧,因为一天到晚向外驰求,未能回光返照,反求诸己事颠倒,离开自性愈来愈远,不知道回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是世间的海,虽然无边无际,人若懂得回头,便能离苦得乐。
  人在世间上求名求利,心劳力拙,一天比一天愚痴,因为被五欲所牵缠,看不破,放不下,故不自在,跑到外面去。若能看破放下,得到自在,就不向外跑,在本性上不摇不动,不取不舍,无欠无余,无人无我,这时证得无生法忍,回头转身,才知天空地阔。人为什么被六根、六尘、六识所拘?因为把根本忘了,未能放下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即是欲念,总共有五种: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粘粘糊糊,摆脱不开。把财欲摆脱明,色欲就摆脱不开;色欲摆脱开,名欲又摆脱不开;直至财色名食都摆脱了,睡欲还是摆脱不开,每天非睡八小时不可,否则就觉得吃了大亏。为什么觉得吃了亏,因为你执着睡眠,若不执着,就不知自己睡了没有,都无所谓。财色名食的欲,亦复如是。你能放下,轻松活泼,就得到自在。念动事事有,念止事事无。“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你能够不打妄想,就是大富大贵,断绝私欲,才是真正享福,人有一丝毫的私欲,仍然是穷人。你想有福吗?就不要打那么多妄想,不要被五欲所缚,不得自在。

摘自《人生要义》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使人心灵纯美(智海)
下一篇:心开路就开(邹相)
 苦—解脱:古代印度宗教思想模式(唐秀连)
 劝君常存“不动心”(黄总舜)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印顺法师)
 人若无心处处闲(张家提)
 从心理健康谈素食(傅益永)
 从容生活(安小悦)
 十者普皆回向(圣一)
 浅谈梵呗的发展及其影响(净德)
 剔除心中的杂草(心律)
 一句话的启示(释得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格萨尔王传 第57回 岭军挥师远征伽地魔军受挫连折五将[栏目:格萨尔王]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之实践——以妙心寺为例(上)[栏目:人间佛教]
 优波离(持戒第一) 行化中的遭遇[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云破月来花弄影[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二十四 不求名闻及利养[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十一划之一[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佛法弘扬必仗大德僧伽之力[栏目:传喜法师]
 参访台北念佛会有感[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心甘情愿 要争气,不要生气[栏目:往事百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