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静坐的功德(宣化)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3

静坐的功德 

宣化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人若能静坐,就算很短的一刹那,在这时候他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一切尘劳、妄想杂念皆止,则一切智慧、辩才便生起。这时,认识法的本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明白法的自性本来清净不动,便能返本还原。恒沙七宝塔是有为法,有形有相,静坐,则是无为法,无为而无不为。“净极光通达”,净到极点,智光现前,再不颠倒,这时便行菩提道,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因此,比建造七宝塔更殊胜、更重要、更有用。
  这时,能真布施,真持戒,真忍辱精进,真禅定,真般若,六度齐修,万行俱备。人为何无智慧,因为一天到晚向外驰求,未能回光返照,反求诸己事颠倒,离开自性愈来愈远,不知道回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是世间的海,虽然无边无际,人若懂得回头,便能离苦得乐。
  人在世间上求名求利,心劳力拙,一天比一天愚痴,因为被五欲所牵缠,看不破,放不下,故不自在,跑到外面去。若能看破放下,得到自在,就不向外跑,在本性上不摇不动,不取不舍,无欠无余,无人无我,这时证得无生法忍,回头转身,才知天空地阔。人为什么被六根、六尘、六识所拘?因为把根本忘了,未能放下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即是欲念,总共有五种: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粘粘糊糊,摆脱不开。把财欲摆脱明,色欲就摆脱不开;色欲摆脱开,名欲又摆脱不开;直至财色名食都摆脱了,睡欲还是摆脱不开,每天非睡八小时不可,否则就觉得吃了大亏。为什么觉得吃了亏,因为你执着睡眠,若不执着,就不知自己睡了没有,都无所谓。财色名食的欲,亦复如是。你能放下,轻松活泼,就得到自在。念动事事有,念止事事无。“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你能够不打妄想,就是大富大贵,断绝私欲,才是真正享福,人有一丝毫的私欲,仍然是穷人。你想有福吗?就不要打那么多妄想,不要被五欲所缚,不得自在。

摘自《人生要义》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使人心灵纯美(智海)
下一篇:心开路就开(邹相)
 愚痴的害处(邹相)
 禅定、教育、醒觉(郑石岩)
 投子义青(心印)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 一行和尚(李豫川)
 闲坐春风(刘南陔)
 太虚大师与民国汉传佛教的重建(李尚全)
 走在学佛的路上(常耘)
 关于“爱见大悲”(奉心)
 我的榜样就是阿弥陀佛(王君伟)
 面对现世世界的思考(惟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8[栏目:创古仁波切]
 20、对于基的所诠空性义的断诤,为什么不单单从基的角度,而需要从基道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昙伦 (死生本空)[栏目:高僧大德的故事]
 经典禅诗 第八章 黄龙宗禅诗 五、自信无求,雄猛奔放[栏目:吴言生教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一百零一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神通,或者超自然力量?(堪珠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弟子品第三 第十三章 维摩诘跟阿那律说真天眼[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论学佛与做人(曹新春)[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陆叁 莫烦他人[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三)衡量见解增长的标准[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