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至净土(贺圣迪)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4

念佛至净土 

贺圣迪
  
  法性常住的神不灭论还是慧远企望往生西方净土的理论基石。慧远的形神说与道家著作有血肉关系。他吸取《庄子·大宗师》的生死之论,又承传《文子》的“形有靡而神不化”说,提出“形尽神不灭”的命题,宣扬神不受生死牵累化尽而至于冥的思想。其极至也就是涅槃。其所处的境界为神界,即是西方净土。
  慧远及其弟子生活的庐山虽清净足以息心,然而山外的凌虐,残害、杀戮、吞噬,或因灾祸殃及,或因自己不慎,随时可能侵入,而使山中变色易境。每念及此,慧远总有一种莫名的苦楚。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七月的一天,慧远与僧侣诸弟子在精舍中聚谈,说到东晋内乱,社会动荡不安,世间充满贫穷、困窘,苦难和死亡时,人人都露出忧郁、凄惨、悲哀、恐惧和绝望的心情,同时也倾诉他们刻不容缓的愿望:超脱世间痛苦,追求永恒幸福。于是,决定由慧远率弟子一百二十三人,在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这一百二十三人,主要是出家僧人,在俗的居士仅刘遗民、周续之、王齐之、雷次宗数人。他们发愿不想再受轮回之苦,立志要通过事佛的修习,共期往生佛国。又说由于各人的根基功夫高下不等,达到神界时有先后,但无论何人捷足先登,都有提携后进同志共事佛国净土之乐的义务与责任。由于刘程之在誓文中有“藉芙蓉于中流,阴琼柯以咏言”的话,故在中唐以来称之为“白莲结社”。后世的僧人认为这件事标志着中国净土信仰的开始,也就奉慧远为中国净土宗的始祖。
  慧远写有《念佛三昧诗集序》,陈述净土宗强调念佛的修习方法。念佛有观相念佛和口称念佛二种。前者在修持禅定中思念阿弥陀佛的形像和西方净土境界。后者是诵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慧远一派的念佛是观相思念,历久之后,有时会在眼前突兀出现佛及净土景像,更多的时候则是梦中忽到净土见到佛身。日夜沉思寂想佛及净土,不仅被慧远认为是达到神通变化的手段,而且还看作为成就佛教智慧的途径。他说通过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界分别观、因缘观等五门禅的修习,便能领悟世界万物及其生灭都是幻化不实的虚景。由此可达到八禅九关,超越耐怨害忍,安受苦忍、无生法忍,而使世俗情识全都在无生中息灭下来,而神也就从累赘中得到最后解脱,进入照寂的境界。
慧远在庐山弘大了佛法,于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去世。浔阳太守阮侃为他建造坟墓,谢灵运撰写碑文,宗炳立碑于寺门,供后人瞻仰凭吊。
  慧远融会般若、中观、毗昙、戒律、禅法、净土等大小乘佛教学说,又吸取儒、道、玄等家学说,缔造以法性常住为核心的佛学体系。这一体系因使中国传统的神学观念与佛教的法性、涅槃观念相等同,因受道家影响而丰富了其形神学说,因吸取儒家礼学而具有礼法化特征,结果使佛教全面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结,形成血肉一体的关系。它使佛教在形式上胜利的同时又发生内容上的屈从,在中国化的历程上迈开了一大步,从而能够满足南朝士族的需要,也适应于一般民众的要求。这便是慧远在中国佛教史上建立的功勋,使他具有里程碑般的地位。

摘自《大雄睿智》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三昧,即是真禅家(藕益)
下一篇:那里能找到佛陀(佛使比丘)
 古寺千年伴诗韵(张君年)
 当下是美(黄靖雅)
 空花落影(马明博)
 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圣严法师)
 肇事逃逸的果报(西门柳)
 净慧禅语(净慧)
 五戒与现代社会(净莲)
 怨恨的本质——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水莲)
 正法与外道(盛噶仁波切)
 明天我就要死了(刘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新春祝愿[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福德日记11月13日─不断学习、精进闻思修[栏目:福德日记]
 五时不应礼[栏目:永海法师]
 解脱才是大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B 第274经(弃舍经)[栏目:界定法师]
 附录一《大圆满心性休息》中引用北传佛经与藏译佛经(不含密续)A[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以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和平世界[栏目:太虚法师]
 176.三梦六祖来召 Seeing the Sixth Patriarch arrive three..[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永信法师否认少林寺上市传闻[栏目:永信法师]
 不可思议[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