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二 重重诲勉
 
{返回 陈义孝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6
(四十二) 重重诲勉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①,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这是总示佛的本意)
   佛告诉弥勒菩萨:娑婆世界的众生,大都造作上面所说的十种恶,在佛平等的大悲心中,无分彼此,都哀愍他们、欲度他们。佛来人间成佛,即欲以佛法之威神力,摧灭一切众生的恶因恶果,悉令成就善因善果。
   修行佛法的人要注意,在奉持佛所说之经,或受持佛所制之戒,以及在自行化他之时,务必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应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要做到无住生心,那才符合佛法之真义!如能这样修行佛法,没有任何的违背和失误的话,就肯定可以了生死、出三界,和证得佛所说的大涅槃境界。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
   (这是佛教诫世人要以闻思修三慧来止恶行善)
   佛说:今天你们三界诸天的人民,以及一切后世的人,已经得到了佛所说的经语(这是闻慧),应当详细思惟其义理(这是思慧),然后依经教之行法,去端心正行(这是修慧)。以闻思修三慧,去止一切恶,行一切善。
附记:经文说要“端心正行”。所谓“端心”,即远离意业的贪、瞋、痴、邪见及妄想、分别、执著;所谓“正行”,即远离身业的杀生、偷盗、邪淫,和口业的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所以“端心正行”四个字,已包括了修十善和断十恶。

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
   (这是说要做到上行下效)
   社会各阶层的领袖人物,应以其特殊身份,以身作则,止恶行善,如此必能表率其下属,使他们亦止恶行善。这样上行下效的结果,人人端心正行,远离十恶,奉行十善,则人民和乐、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矣!

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当离三涂无量忧怖苦痛之道。
   (这是说共遵十善的功效)
   人人都要尊重圣贤(包括佛菩萨和出家僧众),敬爱一切之善知识,以仁慈博爱的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与此同时,要对佛的教诲,如教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的指示,决定依教奉行,并立志要在此生中,了生死、离轮迴、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这样便能拔断轮迴六道生死之根本,也是永离堕落三途备受众苦之道。

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②,勿犯道禁③,忍辱精进④,一心智慧⑤,转相教化,为德立善
   (这是佛劝以十善为本进修六度)
   你们在娑婆世界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够修行十善业,即是广泛地培植世出世间的善根和功德。有了十善业作基础,应该更进一步地修行六度中之布施度,布施恩惠给人家,和不可违背道理,勿犯禁戒的持戒度,以及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四度。像这样的以十善为根本,六度为枝叶,最后你们必能证得无上菩提之华果。并要自行化他,辗转互相教化有缘的人,以便大家共同为积集无量功德和实现一个尽善尽美之人生而努力。

正心正意,斋戒清净⑥,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髮之恶
   (这是说要以清净心来奉持斋戒)
   在这样充满诱惑和恶劣的环境里,一个人若能正心诚意地以清净心来奉持斋戒,修行一日一夜,其功德就胜过在极乐世界修行100年。为什么呢?因为无量寿佛的国土,一切都是称性自然而有的,人人都积德修善,根本就没有造恶的因缘。此即显示,在五浊恶世修行十善,那是非常地难能可贵!

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
   又在此娑婆五浊恶世中,修善十日十夜,胜过在他方诸佛国土中修善1000年。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方佛国,修善的机会很多,作恶的机会很少,大家福德自然,根本就没有造恶的地方。

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⑦,饮苦食毒⑧,如是恶务,未尝宁息⑨。
   (这是说此土众生作恶不休)
   唯有我们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恶,因为一切都不是自然而有的,逼得大家都很辛苦地去追求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在追求当中,互相你欺我诈,弄得人人身心交瘁,简直有如饮苦(饮三苦、八苦)食毒(食贪、瞋、痴三毒)一样,每天都在罪恶之中打滚,从来没有止息过。

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⑩。在意所愿,皆令得道
   (这是勉励世人要修善才能得道)
   我哀愍你们这些天上和人间的人,而特地到人间来成佛,讲经说法,苦口婆心地教诲你们,更以种种的方便作譬喻,教导你们务必修善,并随着各人的根性而作最适宜的开导。我所授予你们的经法,无一不切实际,都可以承当受用。只要你们愿意依教奉行,人人都可以了生脱生,共同证得无上之菩提道果。
附记1:释迦佛这次来人间成佛,说了49年的法,他观机施教,随宜开导,授与众生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经法。法虽有五乘,可都是教令众生以断十恶修十善为基本。后因见所说之法,不能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故说《本经》,作苦海慈航,普度众生,盍本经所说之念佛法门,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凡有遇者,皆度生死。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如十方虚空,万象总含。普令圣凡,现生成办道业,所以末法过后,尚留此经住世百年,以度有缘之人,足见本经正如经文所说:“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
附记2: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同样的,人虽有佛性,若不修行,便不能得道,也永远不能成佛。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皆可成佛,为何我们至今不能成佛呢?因为人人本具的佛性,于无始即染无明(如妄想分别执著是),使它本来具足的德能被障蔽了,不能显现。为何佛性于无始即染无明呢?这与矿金于无始即与泥沙混杂一处,一无二致。矿金汰去泥沙,便能成器;佛性也是一样,只要我们涤尽无明,便能显露。我们若去一分无明,便可显一分德能;去十分无明,可显十分德能。此即人人虽具佛性,但要修道,断尽无明,才能成佛的原因。
◎注释
①弃捐所思 是说修行佛法,不可执著,应无住生心。
②布恩施惠 布施恩惠给人家,也就是六度中之布施。
③勿犯道禁 不违背道理,不犯禁戒。
④忍辱精进 指六度中之忍辱和精进。
⑤一心智慧 “一心”这里是指六度之中禅定;“智慧”也是指六度中之般若。
⑥斋戒清净 以清净心受持斋戒。一般而言,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因此“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又斋戒亦指八关斋戒,又名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简称八戒。一、不杀生,不杀有生命的动物;二、 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三、 不非梵行,不作男女之媾合;四、 不虚诳语,不说不符事实的话;五、 不饮酒,不饮一切的酒类;六、 不涂饰鬘舞歌观听,即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蹈听歌曲;七、 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即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八、 不非时食,即不食非时之食,亦即过午不食。离上述八种之非法为八戒,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
⑦心劳身困 身心交瘁。
⑧饮苦食毒 譬喻人们每天造作恶业,犹如饮三苦、八苦,食贪、瞋、痴三毒。
⑨未尝宁息 从来没有止息过。
⑩莫不承用 无不承当受用。

佛所游履①,国邑丘聚②,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③,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④,务修礼让
   (这是勉人皈敬三宝)
   佛在世间,所到之处,和所教化过的地方,大如一个国家、都市,小至乡镇、村落,所有的人无不蒙佛的感化而改恶向善。故此,天下太平,人民和睦,日月清明,风调雨顺,灾害不起、瘟疫不行等等。再者,一个有佛法的国家,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当然就不会有动乱和战争;加上人人皈依三宝,崇尚道德,修行十善,彼此以仁义相待,互相谦敬礼让,这样的社会必定朝着和谐、文明的方向迈进!
附记:尊崇佛法之处,国泰民安,兹举二个历史实例: (一) 宋太宗崇尚佛法,坐享太平,后徽宗排佛,遂有靖康之难,成一强烈对照,令人嗟叹不已。(二) 清朝时代,最初的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下旨每月初一、十五,在宫内万善殿,集合文武百官,共同虔诵《佛说无量寿经》。于此期间,国泰民安,被称为清朝盛世。之后废止不诵,帝运遂日渐衰落,乃至灭亡。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
   (这是佛劝勉世人要离恶灭苦)
   佛说:我怜悯关怀你们这些天上人间的人的心,超过了一切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关爱。我在此世界示现作佛,目的就是要帮助世人降伏化除五恶的业因,以消除现世花报之五痛,和杜绝堕落三途果报之五烧,所以我教导大家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因为唯有这样才能把生死的痛苦连根拔除。
附记1:佛来人间作佛,教导世人“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到底生死有什么苦呢?就以人为例:人之出生,在胎如处牢狱,出胎如钻穴隙,嫩肤一遇空气,痛如刀割,所以初生之婴儿,无不呱呱大哭;有生必有死,人之死苦,比生之苦更加剧烈,人将欲死,四大分散,痛如五马分尸,其苦实非笔墨所能形容。生也苦,死也苦,所以佛来人间成佛,目的就是要教导世人如何了生脱死。
附记2:佛教所说的“了生死”,即了生脱死,亦即把无量劫来的生死彻底了断,划上休止符。用现代的话来说,了生死就是“超越生死”。凡是人,有生必有死,欲要不死,唯有不生,不生才是永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了生死”或“涅槃”境界。然而,欲了生死,非常困难,必须断尽“见思惑”才能办到,而见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我们连其中之一品都断不了,如何能了生死呢?如今知道了有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只要一心念佛,发愿生西,临终佛来接引,便能往生佛国,一往生即证无生,永远超越生死,寿与佛齐!

令获五德⑤,升无为之安⑥。
   (这是佛劝世人往生极乐)
   我要令所有世人都获得五种的善德,由此不断地提升自己,最终便能出离三界,往生极乐,证得无为之涅槃、安乐。
附记1:经文说“升无为之安”,那是佛劝世人,要自强不息,尽量地提升自己,使人性获得无限的升华,达到全真、尽美、至善之境界,此境界即是圣人清净无为、涅槃寂静的境界。“安”即安乐,此安乐即是涅槃境界之常、乐、我、净。宇宙之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涅槃之常、乐、我、净更加安乐的了。
附记2:“五德”乃指做人应有的五种道德: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儒家强调做人要有仁义礼智信,不杀生即是仁,不偷盗即是义,不邪淫即是礼,不妄语即是信,不饮酒神智清明即是智。具备五德,向上提升,念佛求生西方,仗着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必能往生极乐,安住于无为之大涅槃,灭除诸苦,永享妙乐!”

吾去世后,经道渐灭⑦,人民谄伪⑧,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佛语弥勒: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这是说世尊预先悬记)
   我入灭之后,以前所说的经(教法)道(证法),将逐渐在此世间消失。那个时候,世人复再谄曲和虚伪,你欺我诈,自私自利,造作犹如前面所说之五恶。这种现象将愈演愈烈,久后小恶转成大恶,小苦变成大苦,其痛苦难以尽述,前面为你们所说的五痛和五烧,那只是简略地说说而已。
   佛告诉弥勒菩萨和后世的众生:你们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要怎样才能自度度人呢?你们今天有缘遇到这部《无量寿经》,和知道了离苦得乐的方法之后,就应该辗转相告,大家都要按照本经所说的方法去修,那就是:在断恶修善的同时,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的名号,以及至心发愿,求生西方。关于这一点,大家都不得有任何的违背和毁犯。
附记1:佛法在世间,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合共一万二千年。正法时期,正者证也,佛住世及佛灭度不久,法仪未改,有行,有证果者,故名正法;像法时期,像者似也,此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已转为微末,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证果之人了。现在正是末法时期,所以佛经有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大师也说:“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丑劣,非仗佛力,决难解脱。”
附记2: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佛法也不例外,所以世尊在世时,就预先作悬记:随顺因缘,佛灭法衰,经道渐灭。经是指教法,道是指证法,自从佛涅槃之后,信受奉持教法的人,一日比一日减少,如教修行的人,更是越来越少,这就是“经道渐灭”的现象。虽说现代的印刷术发达,佛经佛书,可以大量出版流通,问题是有几人肯下功夫精研经典?又有几人肯依教修持?佛法有等于无,每念及此,委实令人仰天浩叹!
附记3:如何把念佛法门“转相教诫”呢?最好就是把宋时延寿大师的话告诉大家。他老人家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我们能够做到“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那敢情好;若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那已经满我们往生之愿了,自古以来,单凭一句佛号而往生者,比比皆是啊!

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受佛重诲⑨,不敢违失
   (这是说弥勒菩萨代众宣说如教奉行)
   这时弥勒菩萨合掌向佛禀白:佛之所说太好了!世人确实无知愚昧,不停地造作五恶之恶因,以致招感五痛和五烧之果报,个个都是可怜悯者。
   今天听到佛说净土念佛法门,这是如来用以普度众生、慈悲哀愍众生,及欲令一切众生一生成佛的无上大法。我们衷心接受佛如此深重的教诲,也绝对不敢违背和忘失这么弥足珍贵的法门。
◎注释
①佛所遊履 指佛所教化的地方。
②国邑丘聚 国家、都市、乡镇、村落。
③日月清明 日月天体的运转很正常。
④崇德兴仁 崇尚道德,兴隆仁义。
⑤五德 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种善德。
⑥升无为之安 提升自己的性灵,使之进入圣人涅槃之常乐我净的境界。
⑦经道渐灭 “经”指教法;“道”指证法;“经道渐灭”是说末法时期,深入经藏的人少,证道的人更少,佛法逐渐在世上消失。
⑧谄伪 “谄”是委曲自己奉承他人;“伪”是虚伪、欺诈。
⑨受佛重诲 接受佛深重的教诲。


{返回 陈义孝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三 礼佛现光
下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一 劝修十善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往生极乐的三种福业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三 八相成道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八 化周现瑞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译经人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画~卅三画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 三祇修证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七 闻法发心
 佛学常见辞汇 十三画~十五画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一、一个简单的念佛仪式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一 法会圣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妙法莲华经》与天台宗[栏目:天台宗文集]
 妄心是真心的同胞兄弟[栏目:雪漠]
 无明生惑空担忧 极乐清净知根由[栏目:传喜法师]
 行出幸福的蓝图[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生命的真义[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观音圣像[栏目:行者随笔]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讲 观察缘起[栏目:林崇安教授]
 信心铭-禅解 前言 本题之意 论者生平 禅解方式[栏目:达观法师]
 百喻经 37 杀群牛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大乘廿僧”释义[栏目:五部大论专集·现证庄严论·参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