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 三、无明盖、爱结系、生死轮回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61

三、 无明盖、爱结系、生死轮回

<<杂阿含经>>

50(267)经(上p7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诸比丘!譬如狗,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如是凡愚众生,于色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于色,随色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如是受、想、行、识,随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受、想、行)识。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是故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诸比丘!长夜心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当知!汝见嗟兰那鸟种种杂色不」?答言:「曾见,世尊」!佛告比丘:「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瞋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如是比丘!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于色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色;乐着色故,复生未来诸色。如是凡愚,不如实知受……。想……。行……。(不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识;乐着识故,复生未来诸识。当生未来色、受、想、行、识故,于色不解脱,受、想、行、识不解脱,我说彼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有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乐着于色;以不乐着故,不生未来色。如实知受……。想……。行……。(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故,不乐着于识;不乐着故,不生未来诸识。不乐着于色、受,想、行、识故,于色得解脱,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等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图二:【缘起的流转与还灭】


<<佛法概论>>

【无明与爱】

有情为蕴、处、界和合者,以四食的资益而延续者。在这和合的、相续生死流中,有情无法解脱此苦迫,可以说有情即是苦迫究竟有情成为苦聚症结何在?

略有二事,如说:「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杂含卷一0‧二六六经)。无明二者,对于有情的生死流转无先后无所轻重的。如生死以此二为因解脱即成心解脱慧解脱但从迷悟的特点来说,迷情情爱系缚根本觉者智慧──解脱根本

但所说生死的二本不是说同样的生死从不同根源而来。佛法是缘起论者,即众缘相依共成者生死即由此二和合而成所以经中说:「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共成此有情的苦命儿

古德或以无明前际生死根本后际生死根本;或说无明发业爱能润生:都是偏约二者的特点而说。

【我见与识】

经中又有以萨迦耶见──即身见我见为生死根本我见无明的内容之一。无明即不明,但不止于无所明,是有碍于智慧的迷蒙

无明属于,是与正智相反。从所知的不正说,即邪见我见等。『杂含』(卷一二‧二九八经)解释无明说:「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这是从有情的缘起而论到一切的无知

无知最根本的,即为不能理解缘起的法性──无常性、无我性、寂灭性。从不知无常说,即常见、断见;从不知无我说,即我见、我所见;从不知寂灭说,即有见、无见

且以人类来说:自我认识,含有非常的谬误有情念念生灭,自少到老,却常是直觉自己为没有变化的。就是意味到变化,也似乎仅是形式的而非内在的。有情展转相依,却常是直觉自己为独存的,与自然、社会无关有情和合相续假我,却常是直觉自己为实在的。由此而作为理论的说明,即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我见,如上面所说的三见,即是「分别」所生的。

佛法以有情为本,所以无明虽遍于一切而起迷蒙大乘学者虽为此而广观一切法无我一切法空解脱生死的真慧,还要在反观自身,从离我我所见中去完成。

又有以识为生死本的,此识为「有取识」,是执取有情身心自体的,扩展四谛为佛的根本敎义,说生死苦因集谛爱。

舍利弗摩词拘絺罗说:「黑牛白牛,亦非白牛黑牛,然于中间,若系鞅者是彼系缚。如是……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杂含卷九.二五0经)。这说明了自己──六处环境间的系缚,即由于;「欲贪」即内容之一爱为系缚的根本,也即现生、未来一切苦迫不自在主因

五蕴身心苦聚,经说「五蕴炽盛苦」,此炽然大苦的五蕴,不但是五蕴,而是「五取蕴所以身心本非系缚本不因生死而成为苦迫问题即在于

的含义极深如胶漆一样粘连而不易摆脱。虽以对象种种不同,而有种种形态的爱染,主要为对于自己──身心自体的染着又不仅为粘缚,而且是热烈的,迫切的,紧张的,所以称为「渴爱」、「欲爱」等

染爱自体说,即生存意欲的根源;有此,所以称为有情有情爱情识,是这样的情爱。由此而紧紧把握、追求,即名为这样的「有取识」,约执取名色自体而说为生死本,即等于为系缚的说明。

有情由于情爱特性,所以对过去,总是恋恋不舍,随时执着。此顾恋过去,不是一般的记忆,而是恋恋不舍难以放下的。对未来,却另是一样,即时时向前追求,总觉得未来是怎样的好;总是不满于固有要求新的,并且是无限的欲求一面回恋过去的旧,一面又拚命追求未来的新这二者是一大矛盾不承受过去不能创开未来;要开拓未来,又必然要超越过去有情老是在这恋恋不舍顾念跃跃欲试前进中。

过去幻灭了,未来还在梦中现在就是这样的瞥尔过去爱染不舍,到底什么自己?什么是自己所有?由于情爱恋着于无常流变的现实顾此执彼,所以构成大矛盾

情爱表现于时间活动中,虽顾恋过去,欣求未来,染着现在,由于时间的必然倾向,多少侧重于未来的无限欲求爱在三世漩流的活动中,一直向前奔放,所以经中有时特重从现在到未来,如「四爱」所说

有人说:人类的一切爱,都是以男女间性爱为根本。爱儿女、父母、爱朋友等,不过是性爱的另一姿态然以佛法说,这是不尽然的。有情是可以没有性欲欲界以上;即如一类下等动物,也仅依自体的分裂而繁殖。所以论到情爱的根本,应为「自体爱」。

自体爱是对于色心和合有情自体自觉不自觉爱着他,即深潜生存意欲自体爱又名我爱;这不独人类如此,即最低级的有情也有。有了我是「主宰」,即自由支配者,所以我爱的活动,又必然爱着于境界,即我所爱。对于与自我关涉而从属于自我欲求贪着──我所爱,或称之为「境界爱

境界爱自体爱,严密的说,有此必有彼相对分别为二(我所也如此),是相依共存的。

有情存在于时间中,故发现为过现未三世爱染自体爱与境界爱,可说为有情的存在空间中爱着有情自体,而自体必有相对环境,所以即以我爱为中心而不断向外扩展

有我即有我所,这本为缘起依存现实。由于情爱的爱着,想自主想宰他,想使与自我有关一切从属于我

不知我所关涉的愈多自我所受的牵制愈甚。想占有外界以完成自我,结果反成为外界奴隶。或者由于痛感我所拘缚,想离弃我所得自在那知没有我所即成为毫无内容幻想从何能得自由

爱染出发,不能理解物我、自他、心境缘起性,不能契合缘起事相,偏于自我偏于外境,造成极端神秘离世,与庸俗徇物

不过这二者中,自体爱更强。在某种情形下,可以放弃外在的一切,力求自我的存在。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是觉得这是更于自我有意义的。

自体爱境界爱,如约现在、未来二世说,即四爱后有爱贪喜俱行爱彼彼喜乐爱。前二为自体爱,后二为境界爱。第一、为染着现在有的自体爱;第二、是渴求未来永存自体爱;第三、是现在已得境界爱;第四、是未来欲得境界爱四爱,即自体爱境界爱而表现于现在、未来的形式中

平常以为爱着只是占有的恋着,实则意义极深。不但是如此的。经中常说有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

「欲」即五欲──色、声、香、味、触欲;对此五尘贪爱和追求,是欲爱贪着物质境界的美好,如饮食要求滋味形式贪求美观,乃至男女的性爱,也是欲爱之一,这是属于境界爱的。

」即存在,佛法以有情为本,所以每称有情的存在为有。如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有爱,即于有情自体起爱,即自体爱

无有,此「无有」极难解,近人所以或解说为繁荣欲。这仍应依古代的解说,即否定自我的爱凡是缘起的存在,必有他相对的矛盾性,情爱也不能例外对于贪爱的五欲久之生厌恶;对于自己身心的存在,有时觉得可爱热恋他,有时又觉得讨厌这如印度的一般外道,大都如此,觉得生活的苦恼身心难以调治,因此企图摆脱而求出离。中国的老子,也有「吾有大患,为吾有身」的见解。这还是爱的变相,还是以爱为动力这样的出世观,还是自缚不能彻底的解脱三爱,经中又曾说为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梵行求,即是修远离行,以图否定存在爱求

佛法说了生死,说无生,也是如此。一般的人生爱染是他的特性,是不完善情本的有情,含有不可避免的痛苦,有不可调治的缺陷故应透视他,超脱他佛法体察有情无我无我所,不但离有爱,也要无有爱所以佛法说无生,不是自杀,不是消灭人生,是彻底洗革染爱为本人生改造正智为本无缺陷人生。如佛与阿罗汉等,即是实现了情爱的超越,得到自由解脱的无生者。

<<杂阿含经>>

49(266)经(上p68)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诸比丘:「(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有时长久不雨,地之所生,百谷、草木,皆悉枯干。诸比丘!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诸比丘!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须弥山王皆悉崩落。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此大地悉皆败坏,而众生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如是比丘!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不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受、想、行、)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故,不随色转)。如实知受……。想……。行……。(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故,不随识转。不随转故,脱于色,晚于受、想、行、识,我说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5(294)经(中p31)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彼于我所修诸梵行者,有何差别」?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 四、何谓无明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 二、法 法界常住
 那先比丘经 第十七问 地狱中人经万年为何不清亡?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3集
 从五分作法到三支立量看印度因明的发展
 阿摩昼经第二十
 星云法师序
 五支三喻:因明发展趋向之一(陈雅谦)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七六)
 中部26经 陷阱堆经
 《集量论》略解 六
 中部96经 耶苏葛力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金刚经》系列开示 10[栏目:常福法师]
 五爪鸡[栏目:观清法师]
 赵朴初诗词中的人间佛教思想(王卫国)[栏目:人间佛教]
 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栏目:徐文明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八九)[栏目:杂阿含经]
 大般若经要解——毕竟净义[栏目:白云禅师]
 16.问曰:云何是诸法实相?[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关注人间生活,践行人间佛教(田乃越)[栏目:人间佛教]
 9 五根[栏目: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