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偶感
 
{返回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6

偶感
释知恩

  人生一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遇到这些不如意时,我们应如何面对呢?逆来顺受,以前这个词的定义是消极颓废,而现在却似乎有了一种新的体验。
  通常,我们遇到逆境时的第一反应是忧愁哀叹、怨天尤人:“唉,真倒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等等。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无始以来,我们在六道中轮转,是不是曾做过伤害他人的事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我们没有宿命通,不能了知前生乃至无数的前生所做的事,但佛语不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因果丝毫不爽。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改变一下心态,以欢喜心来安忍?既偿遇了宿业,又消除了佛行路上的障碍、“无偿一身轻”,能轻装上阵熟路归家,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庆幸之余,更应恳切地忏悔。向一切我们曾有意或无意慯害过的众生忏悔,并时时警策三业,莫再造新殃。如果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则所遇到的逆境不但不会成为障碍,反而会增上我们继续向前的信心和勇气。
  逆境来时,还比较容易觉察,在顺境中,我们却会迷失了自己。所以,还应进一步学会随遇而安。“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我们对于外界一切人、事物的认知大多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以“我”为出发点,我们给一切的人、事物贴上标签,又依这些标签作出判断、付诸行动。如果在对人处事时,能常保持清醒的观照:“一切法因缘而生,如梦幻泡影”。看清“我”的伎俩,不被它欺骗。久而久之,就能做到“随遇而安”了,试着去消融心中善恶、美丑、顺逆等种种的对立,在平静中体味那淡浃的愉悦,更能将这份愉悦带给周遭的人。虽然“三界无安”,但甘露法雨的滋润,却可以化火宅为清凉池。,
  不必期盼未来的成功,也不要惦念过去的失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返回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恩
下一篇:念佛是因果法
 令众生欢喜
 学习 佛说盂兰盆经(节录)
 诗二则
 努力修道
 大念处经(节录)
 戒律与华藏世界
 生态现象与因缘生灭
 持名念佛
 以慈心化解冤仇
 演讲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只有接受,一切才有开始[栏目:寂静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七册 思考题 第八品 117~134[栏目:入行论学习]
 关于报恩供[栏目:仁焕法师]
 清静的因才得清静的果[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大悲水 恶犬驯服[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全事即理[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妙法妙药治众病[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栏目:杜保瑞教授]
 读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随记[栏目:楼宇烈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